蓝莓吧 关注:65,978贴子:1,369,148
  • 9回复贴,共1

以前总听说蓝莓不用施肥,可以节约成本,原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常常听说蓝莓不用施肥,事实真的如此吗?蓝莓对肥料的需求水平相对较低,即便土壤肥沃且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情况下也不能不施肥,反而需要根据土壤分析和叶片分析结果追施所缺少的某些元素。


IP属地:北京1楼2018-09-17 09:08回复
    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桔属多年生灌木,与苹果、樱桃等果树相比理论上蓝莓树体内N、P、K、Ca、Mg等含量较低,属于寡营养植物。但“寡营养”并不意味着在种植中就可以不施肥或少施肥,蓝莓的“寡营养”特性,反而对施肥量和施肥技术要求更高。另外蓝莓根系分布较浅,施肥不当极易造成根系受损甚至整株死亡。因此必须先了解蓝莓的需肥特点,并根据土壤肥力以及树体的营养状况,再确定施肥种类和施肥量等。
    一、蓝莓的需肥特点
    1、蓝莓喜铵态氮,对铵态氮的吸收利用能力比硝态氮强;
    2、蓝莓忌氯,对氯较敏感,若施入含氯的肥料极易引起氯中毒;
    3、蓝莓忌碱,不能施用碱性肥料;
    4、蓝莓需肥量小:每年每株蓝莓需要矿质元素(纯量)约为:氮30g、磷10g、钾20g。因此每亩(300株树)需要(纯量)氮8-10kg 、磷2-3kg 、钾5-6kg。
    二、蓝莓施肥方法
    1.施肥种类
    施用完全肥料比单一肥料提高产量40%。因此蓝莓施肥中提倡氮、磷、钾配比使用。肥料比例大多趋向于1∶1∶1。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上,氮肥用量减少,氮磷钾比例以1∶2∶3为宜;而在矿质土壤上,磷钾含量高,氮、磷、钾比例以 1∶1∶1或2∶1∶1为宜。蓝莓不仅不易吸收硝态氮,而且硝态氮还造成蓝莓生长不良等伤害。因此,蓝莓以施硫酸铵等铵态氮肥为佳。硫酸铵还有降低土壤Ph值的作用,在Ph值较高的砂质和钙质土壤上尤其适用。另外,蓝莓对氯很敏感,极易引起过量中毒,因此选择肥料种类时不要选用含氯的肥料,如氯化铵、氯化钾等。
    2.方法和时期
    半高丛蓝莓可采用沟施,深度以10~15cm为宜。矮丛蓝莓成园后连成片,以撒施为主。土壤施肥时期一般是在早春萌芽前进行可分2次施入,在浆果转熟期再施1次。植物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缺乏时以叶面喷洒为主,实行上方叶面喷洒追肥时,要严格控制肥液浓度并用清水及时冲洗苗木。
    3.施肥量
    蓝莓过量施肥极易造成树体伤害甚至整株死亡。因此施肥量的确定要慎重,要视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而定。通过叶分析技术和土壤分析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及果园管理状况,对果园树体营养盈亏做出判断,制定施肥方案,从而避免施肥的盲目性。
    三、目前该如何施用萌芽肥?
    初春时节蓝莓芽体开始萌动,此时正是施用萌芽肥的最佳时期。
    1、施用萌芽肥的意义:
    每年采果和修剪要带走树体大量的养分,导致开春萌芽时树体养分不足,只有及时施用萌芽肥补充营养,才能保证花朵质量和新梢生长,为蓝莓的优质、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2、萌芽肥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萌芽肥主要以速效水溶肥为主,且此时对氮的需求量较高,为全年氮肥施用量的70%左右。但在实际生产中还要根据蓝莓树势来确定施肥的种类。树势偏弱的应施高氮型水溶肥,树势较强的应施普通水溶肥,随水施肥或在施肥后及时浇水,以利于养分的快速吸收和利用,促进蓝莓生长、开花、结果。
    蓝莓种植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其中蓝莓不用施肥就是最大的谣言。蓝莓生长的环境和需肥特性与其他果树差异较大,因此蓝莓施肥不可以沿用其他果树的施肥经验。只有掌握到正确的施肥方法和用量才能产出产量高、质量好的蓝莓。


    IP属地:北京2楼2018-09-17 09:15
    回复
      顶顶顶


      IP属地:北京3楼2018-09-17 09:15
      回复
        收藏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9-17 14:02
        回复
          速效复合肥能用吗,大佬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9-17 14:04
          收起回复
            学习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9-17 14:39
            回复

              欢迎各位种植同行交流经验


              IP属地:北京7楼2018-09-17 15:04
              收起回复
                很多复合的都'写着含有态氮,要怎么买复合肥呢?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3-02-20 07: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