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地址: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2054549541648844.html茶在民间婚俗中历来是“春节、鉴定、多子多福”的象征。
《茶疏》中说:“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结婚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古人认为,茶树只能以种子萌芽成株,而不能移植,故历代都将“茶”视为“至性不移”的象征。
因“茶性最洁”,可示爱情“冰清玉洁”;“茶不移本”可示爱情“坚贞不移”;“茶树多籽”可示爱情“绵延繁盛”;“茶树又四季常青”可示爱情“永世常青”,祝福新人“相敬如宾”“白头偕老”。故世代流传民间男女订婚,要以茶为礼,茶礼成为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茶成了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礼,称“下茶”“定茶”,而女方受茶礼,则称为“受茶”“吃茶”,即成为合法婚姻。如女子再受聘他人,会被世人斥为“吃两家茶”,为世俗所不齿。
聘礼的百度百科:
原帖地址: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1%98%E7%A4%BC/10491363?fr=aladdin到了宋代,茶叶被列为聘礼中的重要礼物,几乎成为不可或缺之物。从此,民间即称送聘礼为“下茶”、“行茶礼”或“茶礼”;女子受聘,谓之“吃茶”或“受茶”;所谓“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洞房里的“合茶”。据宋胡纳《见闻录》载:“通常订婚,以茶为礼。故称乾宅致送坤宅之聘金曰‘茶金’,亦称‘茶礼’,又曰‘代茶’。女家受聘曰'受茶'。”吴自牧《东京梦梁录·嫁娶》也谈到了宋代婚嫁中的用茶:“道日方行送聘之礼,且论聘礼,富家当备三金送之,……加以花茶、果物、团圆饼、羊酒等物,又送官会银铤,谓之'下财礼'。”吴自牧记载说,即使是贫穷人家,聘礼中茶饼也是少不了的,甚至连女家的回礼也多使用“茶饼果物”、“鹅酒茶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