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轨道交通
威海轨道交通,即威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
2016年12月17日至2017年1月10日,威海市开展了全市交通综合调查,针对轨道交通向市民征求意见、了解居民的出行特征等。[1]
2017年7月11日山东省住建厅在威海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威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通过专家组评审。根据《线网规划》,威海市城市轨道交通包括4条主线1条支线,线网总长206.4公里。[2]
《线网规划》分为远期线网方案(2020年)、2030年线网方案、远景年线网方案三个阶段。其中,远期线网方案(2020年)由两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分别为1号线和2号线一期,线路全长约69.1km。[2]
中文名
威海轨道交通
外文名
WeiHai Rail Transit
规划里程
206.4公里
线路数量
4主1支
一期方案
2020年线网方案
威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期线网方案由两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分别为1号线和2号线一期,线网全长约69.1km。
1号线
1号线为串联高区、环翠老城区、经区、临港区、文登区的骨干线路。线路西起高区管委,经威高广场,南至文登汽车站,主要沿文化路、新威路、青岛路、威青公路、世纪大道敷设,线路全长约51.9km。
2号线
2号线为串联双岛湾和环翠老中心的东西向骨干线。一期线路西起双岛湾科技园,东至威高广场,主要沿沈阳南路、火炬路、世昌大道、新威路敷设,线路全长约17.2km。
二期方案
2030年线网方案
威海市城市轨道交通2030年线网方案包括4条线,分别为1号线、1号线支线一期、2号线和3号线。其中,2号线在一期的基础上延长了10.8km,沿和兴路、新初张路敷设至威高工业园;1号线支线和3号线为新增线路。线网全长约140.2km。
1号线支线
1号线支线串联了威海站、崮山镇、泊于镇,加强中心城区与东部滨海新城的联系。一期线路西起威海站,东至泊于镇,主要沿齐鲁大道、S302省道敷设,线路全长约21.8km。
3号线
3号线为连接文登中心城区和南海新区的市域线,北起文登汽车站,南至南海新区,主要沿S204省道、龙海路、现代路、金海路敷设,线路全长38.5km。


威海轨道交通,即威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
2016年12月17日至2017年1月10日,威海市开展了全市交通综合调查,针对轨道交通向市民征求意见、了解居民的出行特征等。[1]
2017年7月11日山东省住建厅在威海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威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通过专家组评审。根据《线网规划》,威海市城市轨道交通包括4条主线1条支线,线网总长206.4公里。[2]
《线网规划》分为远期线网方案(2020年)、2030年线网方案、远景年线网方案三个阶段。其中,远期线网方案(2020年)由两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分别为1号线和2号线一期,线路全长约69.1km。[2]
中文名
威海轨道交通
外文名
WeiHai Rail Transit
规划里程
206.4公里
线路数量
4主1支
一期方案
2020年线网方案
威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期线网方案由两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分别为1号线和2号线一期,线网全长约69.1km。
1号线
1号线为串联高区、环翠老城区、经区、临港区、文登区的骨干线路。线路西起高区管委,经威高广场,南至文登汽车站,主要沿文化路、新威路、青岛路、威青公路、世纪大道敷设,线路全长约51.9km。
2号线
2号线为串联双岛湾和环翠老中心的东西向骨干线。一期线路西起双岛湾科技园,东至威高广场,主要沿沈阳南路、火炬路、世昌大道、新威路敷设,线路全长约17.2km。
二期方案
2030年线网方案
威海市城市轨道交通2030年线网方案包括4条线,分别为1号线、1号线支线一期、2号线和3号线。其中,2号线在一期的基础上延长了10.8km,沿和兴路、新初张路敷设至威高工业园;1号线支线和3号线为新增线路。线网全长约140.2km。
1号线支线
1号线支线串联了威海站、崮山镇、泊于镇,加强中心城区与东部滨海新城的联系。一期线路西起威海站,东至泊于镇,主要沿齐鲁大道、S302省道敷设,线路全长约21.8km。
3号线
3号线为连接文登中心城区和南海新区的市域线,北起文登汽车站,南至南海新区,主要沿S204省道、龙海路、现代路、金海路敷设,线路全长38.5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