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吧 关注:736,639贴子:11,392,729

我觉得现在这种医学不算差专业的情况下,贵交对待有北医血统的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觉得现在这种医学不算差专业的情况下,贵交对待有北医血统的医学是不是也太坏了点。省内是被西京压不错,但是拿着那可怜的保研率,把自己的五年制保研名额分出来给所谓的侯班。让自己的学生跟湘雅一样各种出走,是对学生负责吗?有些人还要开除自己临床的学生学籍?真是可笑到爆。跟着贵校金融在一个校区,拿着两个政策,真是贵交的好手段?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7-14 20:48回复
    看分数看的起劲,就看不到临五的学生就不是自己的学生吗?能把管院和工科一半的政策拿过来给医学,也不至于崩成那样,还一度是调剂专业。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7-14 20:5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挺好的啊,西交和武大都是名校,总体实力也大体相当,现在医学都为B,正好嘛,势均力敌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7-14 20:52
      收起回复
        看看郑大的进步,再看看这几年一附院和二附院的排名掉到哪里了。当初合并了就要负责任,以自己c9的**,就这么狭隘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7-14 20:53
        收起回复
          这点蜗壳还是做的很到位的,医学院那一大堆药学、中西医结合、预防公卫、基础医学、公共卫生管理之流每年100%垫底的专业从来都带着,只把实在带不动的护理专业单独拿出来招生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7-14 20:55
          收起回复
            所谓北医血统都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事了,那时候北医既不是国立重点,也没有教会血缘(后两种学校出了多少院士,北医还在吃鸭蛋),就是个二流医学院。
            西安医的北医血缘份与解放后重点发展声誉鹊起的新北医半毛钱关系没有。
            旧社会的北医能有什么资源留给西安医?
            就戴这么高的帽子然后损一通?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7-14 21:21
            收起回复
              贬损交医谈不上,我最好的朋友西交的,我比较好的同学西交的,但是我朋友由于那个该死的15%保研率真的失去了人生很多机遇,我知道他能力,至少在我科绝对保研中中等偏上的。善意的提醒下贵交的人,如果能有直达那四个教学楼中间行政楼里面的人,奉劝,善待下东区医学院的人,别把他们不当人,然后也请贵交的正视下自己羞于放一批专业的医学生。话又说出来了,提高医学重视水平,是个好生意。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7-14 21:36
              回复
                说到点上了,我是交大的也觉得交大有点太不重视医学院了。虽然比不了华西,湘雅,中山之类的,但好歹也算二档次的排头兵了。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7-14 21:4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西交医真心一般般,
                  生源也一般般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7-14 22:03
                  收起回复
                    西交我觉得是玩杂了,其实西安医科大学的底子并不差的,也是卫生部直属的,现在搞成这样,已经是3流医学院真的是让人惊讶,同理还有吉林大学白求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7-14 22:53
                    收起回复
                      把合并医学院盘活的:上交浙大武大郑大,都是省属辣鸡医学院,现在混得都还很不错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07-14 23:06
                      收起回复
                        本人有考究病。
                        无事温了一通西交医与北医的校史,并据此写了几段字。
                        出处可以随便查到,就不一一标注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7-15 04:30
                        收起回复
                          考证三点以再次澄清事实
                          1、西交医与北医源流考
                          所谓西交医的北医血统,存在巨大的误会,很多人都以为西交医源于北大医学,包括西交医的人都有一部分没分清楚。
                          事实上西交医前身与北大本身毫无关系,只是二者拥有共同的前身北京医专(后为北京医大)。
                          北京大学从京师大学堂起半个世纪内都没有办过医科,只设文、理、法3个学院,直至1946年才在原北京医原址上创办北京大学医学院。
                          至此,北大始有医学,并溯源至北京医大→北京医专。
                          而彼时,原北京医大已于1927年加入北平大学系统(类似加州大学系统)。ps:北大亦加入一年多复又独立。
                          1929~1937年北平大学与北京大学并存于北平,北大仍设文、理、法3个学院。原北医为平大医学院,简称平医。
                          1937年北大清华南开迁昆明建西南联大名扬四海,平医部分师生随平大迁陕西建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不在一个频道),平医更名为西北医(即西安医前身,西交医追溯校史从来都是说北平大学,一句都没提过北大)。
                          平医另一部分师生仍留北平,1946年北大回到北平,在北医原址的基础上创办北大医学院,方为今日我们说的北大医学之始。
                          而北京医专是前身,前身是一个与北大当时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学校,西交医只与前身有关,与北大本身无关。
                          以上,自始至终,北大与创办西交医前身的那批人都没有交集。这与老交大跟西交的关系完全不一样。
                          所以北大高贵血统流淌在西交医前身上,不存在的,这是个巨大的误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7-15 04:31
                          收起回复
                            2、北大医与西交医共同前身北京医专的成色
                            1912年,汤尔和创办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37年北平沦陷后汤尔和变节为汉奸)
                            10名教授、5名教员,基本为土教授或留学彼时新兴国家日本者(与发达的美、德无缘),无一人后来成为院士。
                            至1937年,北医/平医共培养4年制学生363人,6年制本科生(预科2年)259人,有数十人返校执教,亦无一人于后来当选院士。
                            师资和人才培养明显不如同时代的协和、圣约翰(二医)、央医(上医)、同济、湘雅、华西这些。
                            原北医由腐朽的北洋政府创办,南京国民政府时更被冷落,一直是师资二流、教学二流,除了落后还是落后,虽然硬件还不算差但大学非大楼之谓。
                            培养人才更是重数量轻质量,没一个人后来能成为院士,也鲜有成名家的,连校长都成了汉奸。
                            1946前与北大也没关系。
                            民国时的北医真不知从哪儿能看出高贵。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7-15 04:3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3、北京大学医学崛起
                              1946年,北京大学在原北医校址上创办医学院,为北大有医学之始,并溯源至北京医专。
                              49年新中国成立,50年代开始启动一次又一次重点高校建设,从54年全国6所重点开始,北医一直开挂,是唯一一个次次不落的。
                              北医位于新首都,又是中国自己办的医学院。
                              自然得到那些“站起来了”的民族主义者领导人,开国元勋们的天大关怀,每一次高校重点工程建设都点名北医。
                              而原来比北医强的医学院,除了同为中国人办的上医外,教会背景的都无一例外受到了相当长时间的冷落压制,最狂热时协和还被一度停办。
                              几十年,多轮重点建设下来,北医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与后面的拉开了差距。
                              几十年河东,几十年河西。
                              北医民国时还是弱鸡,崛起主要归功于新中国多年重点扶持是毫无疑问的。
                              北医应该感谢新中国让它重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7-15 04: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