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节奏问题的根源来自动画组过于磅礴的野心。没错,他们打算做原作三卷的内容,而37除以12的值稍大于3,所以很自然地动画选择了这样的节奏。归根到底单集的节奏问题,来源于整个剧本的节奏问题。
换言之,系构山田由香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上图感谢
@蓝鹰星球的精灵 的制作)
实际上动画还没出来、原作党分析剧情的时候普遍认为,动画会做到同居部分结束或者学姐毕业部分,因为这里可以作为一个很自然的结尾。米拉和苍新婚,学姐离开,正是辞旧迎新之际,按照套路,怎么也得渲染一番感情,催催泪什么的。况且31/12的结果也就比2.5大那么一点点,整体完全可以做个2话/集,个别回做3话,应该赶得上。这样每个单集的节奏也就不会太赶,完完全全可以给动画组时间去抒情。
毕竟,说到天文那就是星空,说到地质那就是大地,说到气象那就是风云,地学这样从大自然直接获取知识和灵感的科学,本就透着一种浪漫气息。这也是原作党以及不少最初关注本作的观众所期待看到的东西。私以为这种浪漫表现得当,会成为芳文社漫改作品里独树一帜的存在。
但既然动画组选择做到三卷结尾,整个主线就必须做出相应的牺牲,于是可以看到,删减、调整、压缩,无所不用其极。这样的结果,使得浪漫气息大打折扣,故事变成了单纯的日常与科普的堆砌,吸引力也大幅下跌。
同时,原作的体裁是四格漫画。这种体裁带来的固有属性之一恰恰是话与话之间存在一定的不连续性。恋星原作这个属性的体现尤为明显。实际上,恋星原作很多话是独立成一个故事的,想把这个故事和整个主线联系起来,需要动画制作组在留白的部分下功夫,很考验系构的功力。比如原作的25话和26话,分别讲了小猪第一次挑战地学奥林匹克和地学部圣诞忘年会的事情。两个故事在原作中并没有体现出关联,但在动画却出现在同一话(第8话),且在这两个故事之间没有做任何处理,就可能使得观感上出现一个很大的跳跃。随后,原作26和27话之间,原作是这样的:

右侧四格顺接随后的搬家线(27话),左侧四格则给这个故事画下一个句号。漫画体裁下这样的处理会不会导致割裂感呢?不会,因为这一话跟下一话之间隔了一个月,观众的情绪波动并不会很大。但动画呢?从苍潸然泪下开始,观众的心情就一定会是:她为何会哭泣呢?这是一处非常适合缓慢叙事拉远镜头到星空开始煽情的片段,随后老师的桥段我觉得甚至可以删除,从而让观众的情绪自然过渡到离别前的悲伤。但动画把这个片段插进来,让情绪始终无法达到饱满,观众也就仿佛置身事外。动画和漫画体裁的最大不同是,漫画的连续性相比动画来的更加薄弱,所以叙事上可以更加跳跃。但这些跳跃的部分对动画观感的影响,处理不好则会导致水土不服。
另一方面,苍搬家的这条伏线。原作23话(动画相应情节在第7话)中,苍感冒的原因恰恰是妈妈跟她说了这件事以后在澡盆里想念即将分离的米拉,才洗了太久的澡。随后的探病剧情中苍的情绪也有些隐隐的不对,被敏锐的小猪发现了。但动画并没有把这条逻辑脉络展现出来,导致苍搬家的这点直到动画第8话正式引爆才出现。

还有很多细节的删减,虽然可以说删掉这些笑点让局部气氛与整体气氛相统一,但要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不缩减喵内(雾)的戏份呢?
另一方面就是原作中多如牛毛的科普。这些科普,经常以示意图形式出现,如何让这些示意图在动画体裁中被合理地表现出来,这一点对演出来说是有一定要求的。但很遗憾的是,从实际表现来看,科普很大部分依然是直接给出一个画面,由角色进行解释。观众在看的时候就会有种在上网课的感觉,从而导致了表现力的折扣。


比如这里,不懂天文学的我是真的没看出来为什么连上米拉指着的那颗星,冬季大钻石就便乘了大"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