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战争之神
留守了十来天,大部队回来了,团长政委一听说来了20多个新排长高兴坏了,再一看我们的档案直皱眉——炮兵专业的连一半都不到!俩人一合计,集训吧!于是我们这些新排长就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专业集训。这次集训主要就是学习炮兵专业,找了一个全团最厉害的连长教我们,白天学习,晚上回各自连队睡觉。
军事学里有句话叫“炮兵是战争之神”,这句话反映出了炮兵对战争胜负的重要影响。所以我们团经常自称“战神部队”,每次举办什么比赛都叫“战神杯”。
除去特殊兵种不说,陆军常规部队里,训练最苦最累的是步兵,因为战斗全靠两条腿一支枪。其他兵种分队训练没有那么累,作风要求也没有那么严,部队有句老话“紧步兵、松炮兵、稀里哗啦坦克兵”。并不是说兵种部队不好,而是因为不同的训练要求导致不同结果。就拿我们炮兵来说吧,我们主要的装备是152加榴炮,这种炮能打十多公里,一发炮弹重80斤左右。行军时候火炮由卡车拖着走,炮兵战士就坐在车厢里,到了阵地上,六七个战士一起把炮从车上推下来,展开成战斗状态。射击的时候,炮手徒手装填炮弹,打一发装一发。举个例子,步兵战士有的可能比较瘦,体重不到60公斤,俯卧撑能做一百个,跑起来飞快,战斗中动作灵活,这绝对是个好兵;但他要是当了炮兵还真不一定是个好兵,毕竟体重在那里,没劲儿推不动炮,装填炮弹装两发就不行了。当炮兵首先还得有劲,所以炮兵分队经常能看见很多小胖子,他们还真不一定就是孬兵。
再说一个,步兵一个连90多人,每个班可能就班长是士官,全连的士官也就不到15个,大部分都是下士——这是因为步兵对技术和经验要求不高,对体能要求比较高,所以不需要岁数大的,更需要年轻小伙子多一些。我们炮兵一个连也是90多人,每个班至少有三四个士官,全连的士官数量超过四十个,下士、中士根本不能算老资格,上士、军士长都有好几个——这是因为炮兵科目多技术难,需要丰富的经验,只有老士官老班长才能胜任,义务兵也就只配搬炮弹。一个连队老兵多了,精气神就没那么高昂。在管理上就不能那么简单粗暴,得讲究艺术,硬性要求少一些,人情世故多一些,所以炮兵分队自然作风就松散一些。
炮兵其实是一个用脑子多过用身体的兵种,训练起来不像步兵、装甲兵那么生龙活虎。尤其是专业训练阶段,整个操场上静悄悄的。炮这种武器能打十几公里远,显然不可能是直接瞄准的,都是间接瞄准——在敌人看不见地方发射,打自己看不见的敌人。这就需要侦察兵通过测量,给出目标的坐标,炮兵再通过各种参数计算出炮应该朝向的方向和高度等等。一句话概括,炮兵所有射击的本质,就是数学里的三角函数!当然还得考虑到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等等各种因素。
综上所述,炮兵训练就是不停的算数学题,使用一种简易的计算器,叫做计算盘——这东西是个白色的圆盘子,据说是毛子发明的,上面有各种刻度,可以迅速计算正弦、余弦、正切、余切。虽然精度不是特别高,但是计算速度快,能够第一时间算出射击诸元。侦察兵的训练就是使用计算盘,俗称“拉盘子”;无线兵主要就是背记密语,把明语翻译成加密的,再把密语翻译成明语,反反复复;炮手就更没劲了,就举炮弹练臂力;唯一热闹点的是电话兵,背着线轴放电话线、收电话线、爬杆。只有到了班组协同的时候,大家推炮、用炮,才稍微有点热火朝天的氛围。
我们干部训练的内容和侦察兵差不多,稍微复杂一点点。一般来说,干部没有侦察兵算的快,侦察兵没有干部算的难,这是根据不同的战斗职责决定的。我们新排长专业集训的内容,也基本就是这个东西。一共就有那么几种题型,原理虽然简单,但是影响射击精度的各种因素非常多,计算起来极其繁琐,稍不留心就会出错。而且对时间要求高,比如计算某个数据,如果给15分钟的话,那基本可以不慌不忙,并且保证准确,但就是要求5分钟必须算完——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比敌人算得快就能赢!
我们好歹都是大学生,这些计算其实有个十天八天就学得差不多了。但是要想在规定时间内算完,并且还算对,那得有几年的功底。白天训练还不算,到了晚上熄灯之后,连长把几个排长叫到办公室,组织大家继续加班训练。一道题,连长5分钟算完了,我们10分钟还没完事,好不容易算完了,答案还是错的。连长说过,炮兵专业没有什么捷径,就是熟能生巧,不停的算,算到不需要考虑下一步怎么做,自动的就那么做了,就算练成了。
一个月的集训很快就结束了,我们这帮人学了个一知半解,都各自回连队继续深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