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不看什么新闻了,因为天朝的新闻联播就是最好榜样,大家都知道媒体是干啥的。所以我还不知道有件大事,原来天朝的尊孔计划已经浮到台面上来了。
为什么我们一旦批评儒家的时候,那些儒家捍卫者们都要跳出来说是统治者利用儒家。那么我想请问,为什么要利用儒家而不是其他诸子百家?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儒家理论是非常符合专制统治的需求的。
当一个王朝的统治出现问题,又不用改革和变法来修补的时候,就只能用忽悠来解决问题。
孔子其人我多次谈到过,孔子只是千年前一位很平凡的有志向改革的思想家之一,有其他诸子一样有优点有缺点。但为什么历代统治者和屈膝于或者是苟合于统治者的一群儒家们,都要把孔子尊为神一样不可侵犯呢?
大家都知道西方也有很黑暗的时期,那个时期就是以‘神权’掌控着一切,任何违反统治者意志的行为都会被扣上触犯“神”的罪名。
那么在中国在政治不能统治人的时候,必须用‘文化’,来禁锢人的思想,孔子被这些别有用心的人搬出来了,把孔子塑造为神,然后躲在‘神’的背后胡作非为,以“神”的名义来排除反对声音。
西方的上帝讲“博爱”,统治者就把它的反对声音列为‘不和谐’者。同样在中国讲“仁”,只要对统治者不利,它就可以污蔑反抗者为‘不仁’‘不和谐’,霸占着道德大旗。实际上就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中国自古以来的忽悠,其实比西方更盛。西方只有一个上帝。
而中国不一样,中国千年的愚民文化就是“儒释道”三位一体。儒家思想居中,佛教与道教做支撑。
因为这些愚民的人很清楚,儒家一家思想是根本控制不住的,儒家思想其实 很浅薄,只是故意被统治御用文人、媒体‘神化’‘玄化’。
孔子提出‘仁’是为什么?其实他只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的,其中一种解决方案而已,孔子要求统治者主动的对百姓好。相应的,百姓也应该听统治者的话,这样一来大家各安其职,‘双赢’结果。这就是孔子的构想,儒家思想的最基本。
“仁”是什么?‘仁’说直白了,就是让利益给别人。墨家墨子早就指出了儒家的虚伪和片面性。墨子认为“仁”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自己获得更多更大的利益。所以墨子说“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大家相互敬爱,相互帮助,这样做大家都有‘好处’可得。
其实儒家的‘仁’也就是这个目的,但是儒家要装高尚,死不承认帮助别人是为了自己更好。而是一味片面的要求所有人对别人“仁义”,这就已经违反了人性。
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所以当儒家忽悠不下去的时候,就把道教帮出来了。
这里我们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道教与先秦道家思想是不同的。道教继承了道家的清静无为、淡泊名利等思想,但是不能等同。因为儒家搬用道教来忽悠时,是故意混淆道教与道家的。道家思想里很重要的一点,被儒家抹杀了。道家任何一位思想家都强调,每个人都有说‘不’的权利。
先秦诸子百家里有人权思想的只有两家,一是墨家,墨家强调每个人的人格平等,无论是出生富贵贫贱,残疾或是完好之人。所有人的人格是平等的,没有差别。儒家强调的是等级尊卑制度,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子,都不可逾越。
墨家墨子说到了人格平等,而道家杨朱讲到了人权自由!杨朱的思想是每个人都有不可侵犯的自由。不能强迫任何人做不愿意的事。儒家有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大家又被儒家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家都很清楚,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听起来多伟大啊。
可是,儒家就是最爱侵犯人自由的思想,儒家思想是‘己所有欲必施于人’,儒家干的是什么事?儒家它自己认为是对的,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就会强迫别人也去遵从它。这就是儒家的毛病。一旦你不遵从儒家的思想,那么立刻一个没有‘道德’的帽子就扣下来了。说中国人表面是礼仪之邦,而背地里大家切身都有体会!为什么?因为一直有儒家思想在作怪,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没有道德的帽子去扣别人。
如今不是又有那个官员在说,要把“子女节假日回家陪父母”立为法律吗?这其实就是一种道德强迫。不顾别人的具体生存环境,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强迫别人。
比如有很多年轻人为了生存在外地打工,实在抽不出时间来陪父母,怎么办?
儒家有办法,儒家说:“哎呀,钱财身外之物,少赚点钱,多关爱一下家庭!”这是什么思想?这就是道家里面的淡薄名利思想被断章取义了。道家的最基本原则是保住每个人自愿作为前提,要每个人设身处地的从自己角度考虑出发。而儒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站在自己的角度胡乱的用这种道德强迫。如果你反对它儒家,它就可以说你贪图名利,钱财。家庭都不要了,父母都不管了。一堆帽子扣下来。
中国文化里,道教的地位其实一直不如佛教高是有原因的,原因也就是因为道教里有很多道家思想,而道家思想里有“人权自由”部分,儒家是不需要这种‘人权自由’的,所以自由当儒家需要拿出来忽悠的时候,才把道教搬出来,儒家自身无内涵。
然后佛教呢?我们要知道,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