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刨析吧 关注:447贴子:70,638
  • 15回复贴,共1

当我们老了 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欢迎大家来畅所欲言想想看再过个四十年我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6-15 11:04回复
    我先来🔒 ,虽然不上2060年,但是是2120年,一百年后。
    在古董鉴定的舞台上,一位年轻人手上拿着一卷发黄的卷轴走上了舞台。
    这次的古董鉴定舞台是由pilipili家族集团赞助的专门鉴定来自二十一世纪初流行的所谓“ACGN”文化的文化附属品产物。
    说起pilipili和ACGN,那可就脱不了干系了。在20世纪末时,从日本而流行起来的“ACGN”文化,也就是 animation comic game 和novel的统称的亚文化传入中国,21世纪初,这四类十分受当时的年轻人青睐,当时上至三十下至十岁,即便不是ACGN的狂热者,但也多多少少听说过ACGN文化。而Pilipili则是当时主打ACGN文化脱颖而出的网站之一。有着许多人拥护,当时大家对pilipili的热爱,就像对ACGN的热爱一样,说起pilipili就想起了ACGN。当时许多人对此的狂热就引申了许多著名的言论,诸如“守护我们最好的噼哩噼哩”等,可见当时人们对此的狂热了。即便后期集团内部为了迎合大众而进行了去二次元化运动失去了原本的“内味儿”。
    时过境迁,在二十二世纪初时,一股怀旧的浪潮又席卷而来。一位年轻人在旧居找到了自己太爷爷留下的字条。探索下,找到了房子里的一间隐秘的隔间。找到了自己太爷爷的曾经埋藏的宝藏……
    而说起这件房子,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太爷爷买下的,他的太爷爷十分幸运,在当时的年代,作为对二次元狂热的人,被那些整天出入酒吧夜店等高档场所的小布尔乔亚视为异端的人却成功的找到了一个同样喜欢二次元并爱自己的伴侣,还用公积金贷款买了一套被放弃的十三线小城市的小房子。虽然如此,但也是十分幸运了,当时年轻人们遭遇着996的工作生活,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多多少少有问题,若不是家底丰厚,更多年轻人在996的同时,还没到退休身体就垮了,黑心的公司没有交五险一金,也没有医保,昂贵的医疗费就这么压垮了一个个的年轻人…
    整整七十年,经过不知道几次的老小区翻修,终于轮到了这里拆迁了。
    正文故事从这里开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6-15 12:02
    回复
      在字条上的文字是一串奇怪的数字字母与斜杠的组合。本身就对旧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上世纪计算机上的UTF-8编码,经过转换后得到了关于书架后的隐藏门的信息。输入密码打开书架后的隐藏门,一股灰尘和说不出来的味道发散出来。房间里没有窗,是一间足足的密室。从这一股味就知道有多少年没有打开这件房间了。打开墙壁上的开关,墙上的射灯打开,灯光照在了围绕整间房间的一个U字形桌子上。上面有着许许多多的东西,但都积了一层厚重的灰,已经看不清到底什么是什么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6-15 12:09
      回复
        年轻人把桌上的东西搬至住处后问其父母,但都不知情,不过也是,再当年的二次元文化浪潮过去后,流行的就是抖音微博一类宣传的消费主义为首的一些东西了,主张享受消费追求时尚什么,当时深入人心的年轻人们为了奢侈品而贷款,为之而亡的也不在少数…
        在年轻人把箱子里的东西擦洗干净后发至怀旧社区时,有人认出来了里面的东西,包括一些画像卷轴、一些纸制品、塑料小人模型、布料制作的玩偶、一些早已淘汰的光盘。里面用的材料目前早已淘汰多年,包括上面都纸质书籍,在电子书早已全面覆盖的今天,早就不使用了,就算是当今收藏用的纸质书籍,也用的是防水防蛀得特殊材料制作,但这里面的纸质书却已泛黄有着泛潮的痕迹。
        其中首先有人认出的就是那个奇怪的布偶,由于之前蒙上了一层灰尘,上面的颜色显得十分的惨淡。布偶用着过去容易吸灰不易清洗的布料,也由于放了不知多少年,一副落魄的模样。勉强还能靠着颜色认出布偶的五官和头发。这个布偶的五官十分抽象,以至于可以说是扭曲了,单色长条状的眼睛,咧开的嘴巴,显得十分诡异,不符合如今的审美,加上沉积了许久的老旧感,显得十分诡异(布偶长这样)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6-15 12:57
        回复
          具知情的网友说,这个是名叫“初音未来”的布偶,曾在自己的爷爷那看到过,在一百多年前是作为一个虚拟偶像歌手而诞生的。即便现在也有虚拟偶像歌手,但效果和长相却和眼前的布偶的样子差异巨大,真是太不符合当前时代的审美了。陆续,桌上的其他东西也被慢慢解密,包括被称为“手办”的塑料模型小人;印着一些夸张的色彩人物的是旧时代的娱乐品“漫画”;装在一个透明的扁盒子的是旧时代的音乐制品“CD”。当然,由于市面上早就没有生产CD机的了,若要去古董市场买一个能用的CD机的话那就是天价了。而且也不知道过了这么久,里面的CD是否还能听,也只能作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6-15 13:08
          回复
            在这个网友发布内容后,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很快,一股在家找旧时代ACGN相关的物品的风潮随即传播开来。随着大家挖掘旧世界文化的同时,大家逐渐发现当时的人们生活十分的不容易,才会找这些ACGN的东西作为精神寄托,当做理想化的伴侣。即便至今,二八定律生效的同时,大部分底层人民放弃了现代的新型娱乐,转而怀念起了百年前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开始推崇起了包容大家的ACGN人物,甚至还出现了对应的宗教。原本被批判为异端的文化重新被活在底层的年轻人们推崇起来,就像在一百年前那样。当然,成为时下文化的同时,稍有资本的人也开始收藏这些以前的二次元古董了。
            同时早已转做年轻人综合娱乐的噼哩噼哩集团,抓住了这一点,以成立时和初音未来有关,发起了二次元复兴运动,同时也靠着这方面进行盈利。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6-15 13:17
            回复
              由于百年前并不是内个人都买的起正品,而出现了许多仿制品。仿制品与正品差距可以到十倍以上,自然真假的价值也不一样。加上时隔已久,正品生产的数量也不多,现存的当年流行的ACG产品非常少。
              同时,一大批新型职业也兴起了,被称为ACG鉴定师,主要人群为一批老年的ACG狂热爱好者。同时也推进了发展老年再就业的浪潮。由于ACG文化在二十一世纪中就已经不温不火了,而在21世纪中还喜欢二次元的人就更少了,同时也行成了新的职业缺口,包括大学也推出了ACG鉴定专业。主要是通过游玩旧时代主流的游戏和观看动漫小说和分析其次生产产品,包括文化分析路线和古董鉴定路线两个方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6-15 13:27
              回复
                在噼哩噼哩组织的古董鉴定会上,数以百计的人带上了从家中找到的旧时代产物,包括游戏、漫画、手办模型等等。根据市场火热度和生产与现存数量,不同的物品也有不同的价值。
                一位年轻人带着一卷卷轴走了上来。打开卷轴,只看见一个大眼睛的少女的lu防和谐o体印在上面。虽然这是机器印刷制品,但是存世量稀少,加上风格受众广,一般能卖出很高的价格。因为时代已久,卷轴上的图像颜色也变得灰蒙蒙的。而正是如此,坐在专家席几位老者均作出这是赝品的判断,因为当时的正品印刷是用特殊燃料和布料印刷的,是不可能出现时间长久而掉色的,所以说这是一副仿制品。
                即便是仿制品,但是由于有一定的年代感,还是有收藏的价值。
                失落的年轻人拿起卷轴离开了舞台。
                下面上来的是一位70来岁的老年人带着一个塑料的小人来到了舞台上。这个小人脸部扭曲,颜色糊在一块,与其他上台展示制作精良的塑料小人完全不同,可以说一个是精细,一个是无比的粗糙了。据专家分析,这是当时生产量巨大的粗糙仿制品,主要在当时的拼夕夕购物平台发售,被当时的人们称为“邪神”。由于制作粗糙,购买的人数自然很少,多半也只是买了吐槽下,到后来都因为放着坏风景给扔了。所以说存世量相当稀少,当今能卖出非常高的高价。
                老人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6-15 13:48
                回复
                  2.网络考古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6-15 13:50
                  回复
                    2060年,一个新职业出现了,他们被称为网络考古考人。
                    网络考古在曾经并不是没有,比方在20年代的人们去翻找那些00年90年互联网上的内容。由于互联网十分庞大,内容可以见证一个时代的发展,网络考古人出现了。
                    他们主要是负责整理分析,几十年前网络上的帖子,包括预言,有用的信息文章,埋没在互联网下的黑暗和那些怀才不遇的人发布的有用的内容等等等等。
                    他们就像历史学家一样,分析过去互联网的资讯,整理发布。受众人群是那些五六十岁的老年人,整日怀念过去,或者是后来喜欢历史的人。
                    互联网上内容巨大,因互联网出名的人也有很多,市面上已经有许多关于网络考古的书籍出现了。例如《大众电子竞技发展史》,讲述了一个时代的人对电子竞技的各种看法,游戏发展等等;《埋没于海的游戏》也是一本热销的书籍,这是一本编年体形式记录了发布在互联网上的各种独立游戏和同人创作游戏,不仅仅是发布在蒸汽平台上的被许多人知晓的游戏,还有许多发布在小众的互联网论坛、贴吧上的游戏汇总。同样也记录了一个个同人圈子的兴衰。;《互联网预言史》是一本汇聚于互联网上各种知名或成功语言的语言,对此进行汇总分析;
                    当然,还有很多互联网考古人从事的是委托资料汇总的工作,一些人想要找到自己/父亲/母亲曾经在互联网上的活动痕迹,包括发帖记录,玩了什么游戏一类的痕迹,也会委托那些网络考古人们。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6-15 14:14
                    回复
                      @℉查尔克雷特💦 @akeriº @误食硕鼠 @🐭 大家也来说说我们未来老了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6-15 14:17
                      回复
                        可能活不到老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6-16 12: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