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力生洞悉这一点,便集中以一己之长应变,十方步穷想象之极,由他施来奇招百出,让修木每每将其逼至险境又一招落错,平白失去时机。只见他此时点地起身,一棵偌大的槐树被刀劲从中破开,短短盏茶间已是第十一次渡过性命攸关。
可修木也只剩下最后一招,黎力生方才调息转身,猛然见到那柄刀以决然不能的角度方位刺来,刹那之间,风眠惊呼一声心室骤紧,闭眼不忍看。良久才敢睁开,却见修木径自退后一步,静立调息。原来那迅雷掩耳的刹那间他刀刺在了数只重叠纸鹤上,势若千钧的刀劲被纸鹤附着的“浩然正气”层层化解,竟然让修木半分不能再前。
其实“水蜘蛛”中的算学本无破绽,只是实际临敌不能天衣无缝。黎力在最后片刻找到了修木攻势的死角,避过那关键一刀,并用纸鹤挡住刀身。他的浩然正气内力加上巽部武学总纲“巽之道”中奥妙,即使以隐脉武功的霸道也不能逮。
“巽部纸锡之术果然厉害。”修木语气愤恨得紧,调子里却大透着佩服。“先生承让。”黎力生这一句带着淡淡敬意,“你七岛武功果然刚猛强沛,隐脉书之妙易筋换骨让人好不佩服。只可惜,终究是小道而已。梁思禽祖师在世时,曾与前辈勒苏论及天下武功,说要胜过七岛武者,关键只在一句。先生可想知道?”
修木见他侃侃而谈,知他未尽全力,不由暗自吃惊。他年三十有六,修炼隐脉书二十多年,即使在七岛之内,自认除却左归元、乐毅再无内力远强自己的高手。然而眼前这位青年貌不足而立,修为上竟比自己只高不低,当真骇人。他冷哼一声,凝神并用“破沧浪”刀中另一式“转蓬”,出刀个中奥秘几已入天下刀法绝境,除开那日开阳岛刺客的刀法外再无匹敌。
煞那间,旧庭空中似出现白色飞蓬无数,辗转落下,俱都是刀芒所致。黎力生也知这一招厉害,丝毫不敢掉以轻心,顿时发足闪避。散落的刀芒布局用上“水蜘蛛”的算学,在地面石板留下深细若不可见的缝隙。招数一多,缝隙便相互连接在一起,绘出八卦之意。黎力生与修木俱都隐去了身形,庭内只听见刀刃破风斩至的细声与刀芒破开土石的裂响。此情此景令风眠想起颜弼与左归元的一战。双眼再被刀光一照,他似看见了什么,嘴上喃喃道:“是黎大哥更快啊……”
盏茶过后,修木再次完成了“水蜘蛛”。他心中隐隐不安,刚才每次出刀都自认将欲得手,可最后俱也输失毫厘。修木只觉黎力生仿佛仍有余力,所以这一合他势在必得,绝计不容差池。修木觑准时机,定睛截住黎力生动向,施出雷霆般的迅猛一刀。“着!”他大喝一声,眼见那刀自黎力生肩头落下,便要削断他颈骨。
可须臾之间,那身影骤然挪转到不可思议的方位上。修木削开的不是敌手,而是一只纸鹤!他猛然回头,只见黎力生在其背后缓缓站定,这一避远比上次轻巧。“尔时勒苏问曰:‘吾师,七岛武学形合天下之长,髓出隐脉书之奥,招式不拘威力万钧,如何能挡?’”黎力生语气慢条斯理,声调如同老人,却是乾部主瞿仙谪的口吻。瞿仙谪在乾部所开的授课上曾对八部杰出弟子讲习《梁世家传》中典故,便有提及这一段。
修木反身拔刀,施出“化点”式袭去,刀路如同繁星般突刺,黎力生步伐从容避过,声音却平稳不乱:“思禽祖师侃侃而谈:‘天下之数,唯三者耳。勒苏你可知之?’”这些话文辞绉绉,修木一时听得大概,略一细想,刀上的攻势又慢下半拍。《梁世家传》虽然言辞生僻,记录的昆仑祖师言行却非虚妄,故对练武之人有颇多裨益,由不得他不分心。
“‘弟子知晓。一者思心,二者时势,三者天道。’”黎力生提足避过一刀突刺,一掌挪开修木臂膀,口中不停:“梁祖师赞许之:‘是。于武道中,思心为末,如攻守运用之奇拙;时势为中,如实力布署之强弱;天道为上,法用万物之势力,得之无匹。’”修木听到这一句心上一凛,招式瞬间滞缓,倏然联系起当下境况。论招式之奥内力之强自己都不在逆势,为何战胜不了这少年?
黎力生只贴身迎战,也不紧逼,淡淡讲至最后一句:“‘七岛武学重器而轻道,孰不知一人纵有易山伟力,在天道前亦不过渺若蜉蝣。若有明了天道,师法万物,当尽破之。花镜圆心智上乘,明悉此理本是不难,却偏要另辟蹊径置道于不顾,徒然遗毒武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