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吧吧 关注:9,423贴子:319,996
  • 0回复贴,共1

来源:易简读书(ID:yijiandushu)最近,有个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源:易简读书(ID:yijiandushu)
最近,有个叫“繁殖欲”的词很火。
它的意思是,世界上总有一类父母,总想着生孩子,但把孩子生下来的目的不是好好的养育他们,而是指望随便把孩子养大,然后让孩子规规矩矩地给他们养老。
但这类人并不知道,养儿防老,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不信,你去看看下面说的这四个故事,就知道了。
01
前段时间,从亲戚那儿听到一个令人心酸的事情:
亲戚有个保姆姓杨,我们都叫她杨婶。杨婶是农村人,家里非常穷,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父亲早逝,她是家里的老大,底下有三个弟弟:大弟和二弟都在农村,务农为生;最小的弟弟条件好一些,在深圳一家公司做经理。
今年年初,杨婶70岁的老母亲突然中风,被送进ICU后捡回了一条命,却从此落下了半身不遂的毛病,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
杨婶一听到消息就连夜赶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她越想越难受——老人家独自一人把他们几个拉扯大,好不容易可以闲下来,结果没享几年福,就这样了。
加上杨婶的丈夫走得早,她的一双儿女都是杨婶母亲带大的,所以在四姐弟里,杨婶跟母亲也更加亲厚。
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杨婶面前——母亲患病了,谁来照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杨婶和弟弟们在一起商量了很久。
杨婶想自己照顾妈妈,但这一看就不现实,因为只要杨婶不工作,就断了经济来源。她之前的存款,都拿去给儿子娶媳妇了,母亲生病后垫付了医药费,这下更是没剩几个钱。
让杨婶的大弟弟来照顾,也不现实,因为大弟媳患了癌症,本来就需要人照顾。
加上大弟弟的儿子要高考,家里水深火热的,要大弟弟来照顾不太可能。
杨婶的二弟弟倒是肯,但杨婶的二弟患有小儿**症,行动不便。照顾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本身就特别吃力;杨婶的小弟弟更加不可能,因为他在深圳上班,老婆刚生了二胎,家里还有房贷没还完。
讨论来讨论去,也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最后杨婶说,要不大家一起平摊出钱请个护工,然后让在农村的大弟和二弟常去照看一下母亲吧。
一说到出钱,大家都不吭声了。几分钟后,弟弟们开始一个个倒苦水:
先是大弟弟,他的理由令人无法反驳——妻子患癌,儿子高考,哪哪都需要钱;
二弟更不用说,每个月靠低保过活,也拿不出剩余的钱;
小弟倒不是不愿意出,是觉得杨婶应该多出一点,毕竟杨婶的一双儿女是母亲带大的。而且这几年自己压力确实也大,除去房贷,老婆还没有工作,孩子要念书,也是哪都需要钱。
最后杨婶妥协了——在当地,请一个护工要2500块,杨婶出1500,小弟出1000,大弟二弟负责常常去母亲那里照看一下,这事就算办妥了。
杨婶在老家待了大半个月,和护工一起照料母亲。杨婶母亲虽然话说的不利索,但意识还是清醒的;新来的护工人也老实耐心,杨婶观察了几天,渐渐放下心来。
半个月后,杨婶回到了广州继续工作。可她怎么也没想到,她回广州不到三个月,便传来了母亲喝农药自杀的消息。
至于为什么要自杀,没有比最了解母亲的杨婶更清楚——老人家一定是觉得请护工太贵,孩子们自己都过不好,自己这样反而拖累了儿女,不如一了百了。
后面的事,亲戚没有再说下去了。但她重复了杨婶说的一句话,听起来非常扎心。
杨婶是这样说的:
“我们农村老说,养儿防老,可是我妈辛辛苦苦带大四个孩子,老了还是这样。姐啊,我心里太难受了,你说养儿防老到底防了啥?”
02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也让我第一次认真的想探讨“养儿防老”这个话题。
在很多中国人的心中,“养儿防老”这个观念是根植于内心的。这个观念,在农村更为普遍。
大家的思想也很简单,即,作为父母,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了,那么我老了,你自然也要尽到赡养我的义务。
但这个观念在现代社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为,有时候不是你不去赡养老人,而是你自己都自顾不暇,又如何去赡养老人呢?
就拿杨婶母亲去世这件事来说。纵观整件事,你会发现,杨婶和她的弟弟们,其实都没有做错,因为他们没有一个不想去照顾自己的母亲。
可现实又非常残酷——杨婶大弟媳患癌,侄子高考;杨婶二弟本身照顾自己都很困难,杨婶三弟也要养家糊口,肩上的担子并不轻。
就连杨婶自己,也有难处——老公走的早,小孩自己都顾不上,她也只能自己养自己。
所以,她必须要工作,才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才能不让自己拖累孩子。 她的安排,其实已经是最妥当的了——请个护工来照顾老母亲。可老母亲却觉得,瘫痪的自己成了儿女们的累赘。
所以她宁愿死,也不想拖累自己的孩子。 这件事令人痛心之余,也反应了一个事实: 养儿防老,已经成为了一个伪命题。
而在农村,这个命题往往显得更加残酷——因为在农村人眼里,比起年老,他们更害怕生病;比起死亡,他们更怕给子女添麻烦。
刘燕舞教授曾在《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中,讲过一件事。 一个留守老人病危,临死前,想见儿子一面。儿子知道后,请了一周丧假,回了老家。
本以为父亲不久于人世,不料两三天过去,父亲迟迟没断气的迹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8-21 11: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