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智勇兼备文武双全,每次临阵必披坚执锐,逐北不置屡立战功。二十一岁,带二十六骑兵奇袭襄阳,擒明朝亲藩襄王。明督师大学士杨嗣昌所储军资十余万,皆为农民军所得。襄阳大捷是张献忠起义军开始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张献忠正式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李定国以战功卓著被封为安西将军,监管十六座军营 。这时李定国才二十四岁,而他身高八尺,相貌英俊,做事有度,在军中以宽容和仁慈而出名。
李定国的部队不仅战斗力强,而且纪律严明。以宽慈著称,(王夫之,《永历实录·卷14》:“长八尺,眉目修阔,躯干洪伟,举动有仪度”,在军中“独以宽慈著”。)攻破城池未尝妄杀,遇士绅百姓必設法保全。明遗老李寄描述说:“定国兵律极严,驻师半载(指在长沙),居民不知有兵,入市输买。定国所将半为罗倮傜佬,虽其士官极难钤束,何定国御之有法也。”
顺治三年(1646),张献忠死后,李定国与孙可望等率部联明抗清。永历六年(1652),进入广西,攻克桂林,乘胜北上,连克永州、衡阳,声震湖湘。
孔有德的败亡,震动了清廷。虽然孔有德是因为犯了分兵的错误而败亡的,但他毕竟是清朝的四大藩王(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吴三桂)之一,拥有赫赫战功,威名卓著,竟然败在了“流寇”的手下,这让清朝觉得,很有必要派宗室亲自出马,即使是大名鼎鼎的勋贵派,也不如自家的宗亲派可靠。于是,敬瑾亲王爱新觉罗尼堪被派往湖南收拾残局。尼堪是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第三子,曾参加过攻打朝鲜、江南和进攻李自成、张献忠、姜瓖的行动,经验极其丰富,是稳定西南局势的最好人选。于是,顺治帝封尼堪为定远大将军,让他率八旗精锐南下。除尼堪外,多罗贝勒巴思哈、屯齐,固山贝子扎喀纳、穆尔祜,镇国公汉岱,一等伯伊尔德等大批八旗精锐也陪同参战。
巴思哈是努尔哈赤的曾孙,父亲是早逝的克勤郡王岳托,从史料中无法看出他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屯齐是努尔哈赤同母弟弟舒尔哈齐的孙子,曾参加过攻打锦州、松山、关中、江南和平定李自成起义的行动,称得上经验丰富,与尼堪也有一定默契,有这样的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配合,就更加保险了;扎喀纳也是努尔哈赤同母弟弟舒尔哈齐的孙子,早年曾入关破济南和天津,并参加过锦州大战,入关后又参加过远征湖广的行动;穆尔祜是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孙子,其父杜度与尼堪是亲兄弟关系,曾参加过攻打松山、蒙古苏尼特部和攻打李自成、姜瓖的行动;汉岱是努尔哈赤异母弟弟穆尔哈齐的第五子,也参加过攻打松山、江南、福建及攻打李自成和陕西回民起义的行动。这些人都是宗室亲贵中的精英,久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
而非宗室的满将伊尔德在清朝入关前曾参与过攻打锦州、宁远、北京、大凌河的行动,入关后则参加过攻打江南、剿灭金声桓和李成栋的行动;满将佟图赖则参加过对大凌河、锦州、松山、江南、湖广的军事行动。可以看出,清朝是精锐尽出,丝毫没有大意。这个安排也在最后关头拯救了清朝的南征部队。而李定国却并不清楚此次大战中敌手的情况。
临行前,顺治帝对尼堪寄予厚望,除赐他御服、佩刀、鞍马外,还在北京南苑亲自为尼堪亲自送行。其他的将领也一一赐予了御物。只是,顺治帝和出征的将领都万万没想到,这一次远行,竟然成了尼堪的最后一战。
李定国七月任命广西巡抚徐天佑守卫桂林后,随即北上攻取永州、祁阳等地。当时在长沙的沈永忠听说后,于八月初六果断弃城跑路,一直跑到岳州。
八月十四日,马宝率领广西降军抵达广东阳山,扎了三个大营包围阳山县城,仅用了三天就收复了阳山。二十二日,他又联合当地的土著,搞定了连州。
进入九月后,原南明军永国公曹志建的余部趁机起兵收复临武。张光萃也在离辰州四十里远的地方屯兵。不过,辰州守将徐勇得知后,不但不回避,反而主动渡江出击,还说:“成败在此一举,若有不测,就不要再过此江!”手下将士于是奋勇杀敌,大败南明军。徐勇本是明军左良玉手下总兵,后降清。此人在镇守黄州、长沙时,曾为清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去年四月冯双礼攻打辰州时,由于徐勇部署严密,南明军无机可乘,战况陷入了胶着状态,冯双礼等人束手无策。可以说,此人很会打仗。
十月三十日,李定国统兵进入衡州。进入十一月后,南明军的反攻力度就更大了。李定国派将军高文贵进入江西,很快就打下了永新、安福、永宁、龙泉,并成功围住了吉安。马宝也收复了广东北部的南雄、韶州、连平。李定国到达衡州后,不但派遣马进忠、冯双礼北取长沙,还让张光萃出宁乡向常德进击,张胜率部攻下湘阴。马进忠的前锋还越过湖南岳州,到达了湖北的嘉鱼、咸宁,一路上所向披靡,形势大好。
就在这时,传来了尼堪大军南下的消息。当时,李定国大军还在衡州休整,马进忠和冯双礼屯兵长沙,前锋部队已经攻占岳州。李定国知道南下清军声势浩大,为了给远道而来的清军一个“惊喜”,他摆出了一副不经打的模样,让马进忠和冯双礼放弃长沙,诱使敌人渡过湘江,随后,马、冯二人悄悄埋伏在衡山西北的白果市。等清兵过衡山,李定国就从蒸水

张献忠正式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李定国以战功卓著被封为安西将军,监管十六座军营 。这时李定国才二十四岁,而他身高八尺,相貌英俊,做事有度,在军中以宽容和仁慈而出名。
李定国的部队不仅战斗力强,而且纪律严明。以宽慈著称,(王夫之,《永历实录·卷14》:“长八尺,眉目修阔,躯干洪伟,举动有仪度”,在军中“独以宽慈著”。)攻破城池未尝妄杀,遇士绅百姓必設法保全。明遗老李寄描述说:“定国兵律极严,驻师半载(指在长沙),居民不知有兵,入市输买。定国所将半为罗倮傜佬,虽其士官极难钤束,何定国御之有法也。”
顺治三年(1646),张献忠死后,李定国与孙可望等率部联明抗清。永历六年(1652),进入广西,攻克桂林,乘胜北上,连克永州、衡阳,声震湖湘。
孔有德的败亡,震动了清廷。虽然孔有德是因为犯了分兵的错误而败亡的,但他毕竟是清朝的四大藩王(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吴三桂)之一,拥有赫赫战功,威名卓著,竟然败在了“流寇”的手下,这让清朝觉得,很有必要派宗室亲自出马,即使是大名鼎鼎的勋贵派,也不如自家的宗亲派可靠。于是,敬瑾亲王爱新觉罗尼堪被派往湖南收拾残局。尼堪是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第三子,曾参加过攻打朝鲜、江南和进攻李自成、张献忠、姜瓖的行动,经验极其丰富,是稳定西南局势的最好人选。于是,顺治帝封尼堪为定远大将军,让他率八旗精锐南下。除尼堪外,多罗贝勒巴思哈、屯齐,固山贝子扎喀纳、穆尔祜,镇国公汉岱,一等伯伊尔德等大批八旗精锐也陪同参战。
巴思哈是努尔哈赤的曾孙,父亲是早逝的克勤郡王岳托,从史料中无法看出他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屯齐是努尔哈赤同母弟弟舒尔哈齐的孙子,曾参加过攻打锦州、松山、关中、江南和平定李自成起义的行动,称得上经验丰富,与尼堪也有一定默契,有这样的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配合,就更加保险了;扎喀纳也是努尔哈赤同母弟弟舒尔哈齐的孙子,早年曾入关破济南和天津,并参加过锦州大战,入关后又参加过远征湖广的行动;穆尔祜是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孙子,其父杜度与尼堪是亲兄弟关系,曾参加过攻打松山、蒙古苏尼特部和攻打李自成、姜瓖的行动;汉岱是努尔哈赤异母弟弟穆尔哈齐的第五子,也参加过攻打松山、江南、福建及攻打李自成和陕西回民起义的行动。这些人都是宗室亲贵中的精英,久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
而非宗室的满将伊尔德在清朝入关前曾参与过攻打锦州、宁远、北京、大凌河的行动,入关后则参加过攻打江南、剿灭金声桓和李成栋的行动;满将佟图赖则参加过对大凌河、锦州、松山、江南、湖广的军事行动。可以看出,清朝是精锐尽出,丝毫没有大意。这个安排也在最后关头拯救了清朝的南征部队。而李定国却并不清楚此次大战中敌手的情况。
临行前,顺治帝对尼堪寄予厚望,除赐他御服、佩刀、鞍马外,还在北京南苑亲自为尼堪亲自送行。其他的将领也一一赐予了御物。只是,顺治帝和出征的将领都万万没想到,这一次远行,竟然成了尼堪的最后一战。
李定国七月任命广西巡抚徐天佑守卫桂林后,随即北上攻取永州、祁阳等地。当时在长沙的沈永忠听说后,于八月初六果断弃城跑路,一直跑到岳州。
八月十四日,马宝率领广西降军抵达广东阳山,扎了三个大营包围阳山县城,仅用了三天就收复了阳山。二十二日,他又联合当地的土著,搞定了连州。
进入九月后,原南明军永国公曹志建的余部趁机起兵收复临武。张光萃也在离辰州四十里远的地方屯兵。不过,辰州守将徐勇得知后,不但不回避,反而主动渡江出击,还说:“成败在此一举,若有不测,就不要再过此江!”手下将士于是奋勇杀敌,大败南明军。徐勇本是明军左良玉手下总兵,后降清。此人在镇守黄州、长沙时,曾为清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去年四月冯双礼攻打辰州时,由于徐勇部署严密,南明军无机可乘,战况陷入了胶着状态,冯双礼等人束手无策。可以说,此人很会打仗。
十月三十日,李定国统兵进入衡州。进入十一月后,南明军的反攻力度就更大了。李定国派将军高文贵进入江西,很快就打下了永新、安福、永宁、龙泉,并成功围住了吉安。马宝也收复了广东北部的南雄、韶州、连平。李定国到达衡州后,不但派遣马进忠、冯双礼北取长沙,还让张光萃出宁乡向常德进击,张胜率部攻下湘阴。马进忠的前锋还越过湖南岳州,到达了湖北的嘉鱼、咸宁,一路上所向披靡,形势大好。
就在这时,传来了尼堪大军南下的消息。当时,李定国大军还在衡州休整,马进忠和冯双礼屯兵长沙,前锋部队已经攻占岳州。李定国知道南下清军声势浩大,为了给远道而来的清军一个“惊喜”,他摆出了一副不经打的模样,让马进忠和冯双礼放弃长沙,诱使敌人渡过湘江,随后,马、冯二人悄悄埋伏在衡山西北的白果市。等清兵过衡山,李定国就从蒸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