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为这种夸张贯穿了整部剧,所以晓雾仔细一想,这种演绎角色的状态和方式,与其说是张一山的个人偏差,倒不如说本来就是导演和主创团队要求的效果,他们本来就不是想拍一部正统武侠,而是想拍一部类似于情景喜剧一般的夸张风格类喜剧,武侠仅仅只是这个风格表达借助的一种题材罢了。
这个猜想,在剧情上尤其体现得明显。
金庸原著,全书五十回,繁多冗杂的故事体系之下,还是用了整整四回,来铺垫和架构韦小宝这个主心骨的人设。

——他聪明、狡诈、义气、算计……这角色身上复杂又暧昧的人味,都在这四回中“韦小宝巧识茅十八,误打误撞被海大富带进宫,和小玄子不打不相识”等故事里搭建起来,这四回可以说是整个故事得以成立的地基。
但这样重头的剧情在新版电视剧里,居然被浓缩成了可怜的三十分钟。
——结识茅十八,打退官兵,遇见海大富,和小玄子打架……这么多的重头戏,需要张一山在三十分钟里就架构完毕,这实在是一道难题,于是,张一山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上顶,所有情节把最高强度的情绪演出完成即可。
也正因如此,在短短五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就看到了太多性格和情绪表演的集中体现
——只有一个镜头表现贪财,只好拼命瞪眼张嘴

——只有一个镜头铺垫聪明机灵,只好努力皱眉转眼珠子

——只有一个镜头展示胆小怕事,只好表情扭曲歪嘴斜眼

当四回文字的厚度,全部挤压在张一山十几分钟的表演上时,表演技巧和人物塑造都只能快速走捷径,不求润物细无声,但求一鸣便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