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的相对房价基本回到涨价前!
通过跑数据来对比看看怎么证实这句话的
先看看近5年房价的增幅
2015年全威海新房均价为6531元/㎡ ,2020年新房均价为9478元/㎡ ,五年增幅31%

在看下威海主城区近五年新盘开工最多的环翠区与经区数据对比
2015年环翠区新房均价为7395元/㎡ ,2020年新房均价为10761元/㎡ ,五年增幅45%

2015年经区新房均价为7295元/㎡ ,2020年新房均价为11397元/㎡ ,五年增幅56%

可以看到经济发展更好的经区房价五年增速最高,整体新房的房价增速被文登,乳山,荣成等区域给拉低平均数值。这里可以的出来一个小观点,买房增值首选区域,宁买小也要选区域。
再看下近五年威海城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数据
2015年至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4.9%,2020年数据还没有统计公示,按前五年平均增速推演,2020年比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约43.7%

房价增速和收入增速几乎相匹配
那么现在的房价到底贵不贵?
以增速最高的经区为例,按照房价收入比来比较一下2015年和2020年的变化
以家庭单位100平计算
2015年购买100平方需要约73万
2020年购买100平方需要约114万
2015年三口之家两个人的工资年收入约3.6万x2=7.2万
2020年三口之家两个人的工资年收入约5.2万x2=10.4万
2015年房价收入比约为10
2020年房价收入比约为11
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在6-8,也就是威海家庭2个人年收入6-8年能够买一套100平方约110万的房子
大多数人看到这个数据禁不住就要呵呵一下了,这两年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房价翻倍了,收入没变啊,怎么从数据看跟2015年房价没涨之前差不多啊,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不得不扒一下不同产业的发展状况,找出问题,看看是什么人群的收入在原地踏步,什么行业人群收入跟上了房价上涨速度。

看2020年威海统计局的数据发现
第一产业(农业)五年相对平稳,没有增长
第二产业(制造业)五年来产值年年下滑
如此现状试问,这两大产业的从业人员工资会不会增长,工厂效益下滑,你还想涨工资吗?显然这两个产业的公司收入在降低,一般不会给你涨工资。
第三产业(服务业)年年正向增长,那些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多数在这个产业里的人。
比如公务员,教师等工资的增长速度一般按照M2超发的速度以年均10%的复合增速在涨工资,所以普通私营单位的从业者感受不到涨工资的变化,只能单方面感知房价的上涨而产生的错觉。
数据不骗人,我拿事业单位工资收入来比较下


随便选个倒数第二低级别的,十二级岗位工资比较
2015年起执行1220元/月
2019年至2020年是1797元/月
五年总增长47%,年均约10%增长率
这个就印证了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第一第二产业下滑导致一二产业从业人员收入不会有太大变化,从而感觉房价翻倍,买不起房子了。
这里要额外提一下,现在很多人在抨击教师公务员工资高,其实这个群体收入水平仅仅维持了购买力常年不变,并没有因为涨工资而改善了生活,只有那些通过努力工作评到更高级职称以及工龄增长才能获得相对额外的收入。
综合比较看,经过2020年房价的回调,威海目前的房价泡沫有,但不大了,如果再平稳发展两年基本上回到2015年房价收入比的水平了,前提是要保证工资跟上通货膨胀(2020年M2货币超发约11%)的速度。
我们大多数人的工资平稳不涨,实际上购买力一年一年的在下降。现阶段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政策是“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的还是用时间换空间,让通货膨胀磨平房价的泡沫,回归合理区间。
公众号:观威海楼市
解读威海新售楼盘、数据分析、政策解说、买房技巧。
通过跑数据来对比看看怎么证实这句话的
先看看近5年房价的增幅
2015年全威海新房均价为6531元/㎡ ,2020年新房均价为9478元/㎡ ,五年增幅31%

在看下威海主城区近五年新盘开工最多的环翠区与经区数据对比
2015年环翠区新房均价为7395元/㎡ ,2020年新房均价为10761元/㎡ ,五年增幅45%

2015年经区新房均价为7295元/㎡ ,2020年新房均价为11397元/㎡ ,五年增幅56%

可以看到经济发展更好的经区房价五年增速最高,整体新房的房价增速被文登,乳山,荣成等区域给拉低平均数值。这里可以的出来一个小观点,买房增值首选区域,宁买小也要选区域。
再看下近五年威海城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数据
2015年至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4.9%,2020年数据还没有统计公示,按前五年平均增速推演,2020年比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约43.7%

房价增速和收入增速几乎相匹配
那么现在的房价到底贵不贵?
以增速最高的经区为例,按照房价收入比来比较一下2015年和2020年的变化
以家庭单位100平计算
2015年购买100平方需要约73万
2020年购买100平方需要约114万
2015年三口之家两个人的工资年收入约3.6万x2=7.2万
2020年三口之家两个人的工资年收入约5.2万x2=10.4万
2015年房价收入比约为10
2020年房价收入比约为11
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在6-8,也就是威海家庭2个人年收入6-8年能够买一套100平方约110万的房子
大多数人看到这个数据禁不住就要呵呵一下了,这两年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房价翻倍了,收入没变啊,怎么从数据看跟2015年房价没涨之前差不多啊,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不得不扒一下不同产业的发展状况,找出问题,看看是什么人群的收入在原地踏步,什么行业人群收入跟上了房价上涨速度。

看2020年威海统计局的数据发现
第一产业(农业)五年相对平稳,没有增长
第二产业(制造业)五年来产值年年下滑
如此现状试问,这两大产业的从业人员工资会不会增长,工厂效益下滑,你还想涨工资吗?显然这两个产业的公司收入在降低,一般不会给你涨工资。
第三产业(服务业)年年正向增长,那些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多数在这个产业里的人。
比如公务员,教师等工资的增长速度一般按照M2超发的速度以年均10%的复合增速在涨工资,所以普通私营单位的从业者感受不到涨工资的变化,只能单方面感知房价的上涨而产生的错觉。
数据不骗人,我拿事业单位工资收入来比较下


随便选个倒数第二低级别的,十二级岗位工资比较
2015年起执行1220元/月
2019年至2020年是1797元/月
五年总增长47%,年均约10%增长率
这个就印证了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第一第二产业下滑导致一二产业从业人员收入不会有太大变化,从而感觉房价翻倍,买不起房子了。
这里要额外提一下,现在很多人在抨击教师公务员工资高,其实这个群体收入水平仅仅维持了购买力常年不变,并没有因为涨工资而改善了生活,只有那些通过努力工作评到更高级职称以及工龄增长才能获得相对额外的收入。
综合比较看,经过2020年房价的回调,威海目前的房价泡沫有,但不大了,如果再平稳发展两年基本上回到2015年房价收入比的水平了,前提是要保证工资跟上通货膨胀(2020年M2货币超发约11%)的速度。
我们大多数人的工资平稳不涨,实际上购买力一年一年的在下降。现阶段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政策是“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的还是用时间换空间,让通货膨胀磨平房价的泡沫,回归合理区间。
公众号:观威海楼市
解读威海新售楼盘、数据分析、政策解说、买房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