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贴近实战 一切为了打赢
本文略冗长,阅读需耐心,剖析失利原因在前,勾画备考重点在后。在职零基础法学小白的备考经历,无论怎样,持之以恒+正确方法+实战训练=通过!
虽平凡一生,但不忘努力奔跑
小时候我觉得自己梦想蛮多的,虽然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目标和理想人物,高中毕业,顺从父母的心愿进入军校,本科毕业顺利读研,毕业奔赴大美新疆,先进基层摸爬滚打再入机关锻炼升华直至转业回石。转业之初,终于过了一段没有加班、没有报件、没有人管的日子,每天陪陪孩子,陪陪爱人,甚是惬意。大约两个月之后,发现这种天天过年的日子好像也不是我内心的追求。2018年因为参加单位组织的进高校培训,选修法学课初识法学,当时也没有什么远大理想,每天早上送完孩子,骑着自行车去大学,刚开始还象征性的听听课,后来直接放弃了听天书,直接去图书馆泡馆学习,此处省略1000字。。。。。
误打误撞接触法考
幸有一帮友人陪伴,日子过得也不孤单。铁哥们中有位老大哥已经参考了2次法考,彼时他正在备考,遂经常在小酌之后给我们讲解其中的精要和酸爽。其实在离队之前,单位友人已过司考,当时闻听信息让我很是崇拜。无奈回石之后,参加军转考试、安置爱人工作、装修房子。。。老大哥的邀请让我误打误撞燃起了精神,当时也有炫耀的成分、有跟风的成分、有赌气的成分,心里想咱也是高中的学霸级人物(虽然学校整体升学率较低),咱也是直研的人(虽然大一大二还挂了几科)带着点沾沾自喜和盲目自信,加入了法考的大军。
首站失利
我没有盲目的开始买书、做题,而是利用两天时间扎扎实实的看了一些帖子,之后利用快捷的网络购物,买了一箱子书(PS书是一位小姐姐2017年司考通过后转卖的)。这些2017版的旧书给我的启示或者说带给我的法考知识不是很多,但是它们是我的启蒙,通过快速浏览这些书,我找到了一个规律,就是老师一定要选合适自己的,不然看书真会困得。自此我踏上了寻找各路大神的路子,广泛读帖,看过来人对老师的评价和听课感受,当然有一些老师是业界公认的大神,基本上不用纠结,节省了很多时间去选择。这其中我也走了一些弯路,有两个科目第一遍和第二遍跟的导师不相同让我浪费了一些时间。一开始接触学习,因为看了很多帖子,对复习顺序大致有了一个思路。但是我犯了两个错误:①虽然很多前辈讲过合理分配时间,无奈还是求全心切在刑法和民法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以致后面的科目尤其是商经完全没有时间去好好复习,三国本来打算后期花时间突击一下,但是临近考试会发现无论哪科都没有什么把握,都有很多地方需要花时间去补充,满眼都是考试重点。②我将大部分时间和经历放在了看讲义和听音频上,不客气的说邢、民和诉讼法音频我听了很多遍,甚至一些老师的段子我都了熟于心,但是我没有认真做题,只是把真题草草过了一遍,现在想想非法学,缺乏考场上案例和知识点的一一映射,看见一个案例不知道在考察什么。于是第一次考试我就这么慌慌张张的上场了,虽然坚持着考下来了,但是我心里明白,没戏了。结果如我所料。
总结教训,在职再战客观
失利一次,来年四月,我重新开始,在职备考。我给自己制定了较为严格的时间表,每个科目大致多少天,到考试之前至少完成三轮的复习。这次复习一是严格时间,二是力求全面,三是做题为主。大体上第一遍讲义和做题各占50%,晚上利用整体时间听讲义,白天上班利用点滴时间刷对应章节的题目(知识点题和真题),遇到错题记录在本子上,记录一句话就行,其实这就是你比较生疏或者没有看过的知识点,第一遍特别耗时,比较慢也比较痛苦,错误率较高。这一次除了三国,其他科目我都完整了过了一遍,虽然正确率不高,但是还是给自己提升了信心。第二遍采取看讲义+刷题的模式,浏览讲义,然后刷题,这一遍的重点是全面在第一遍题目的基础上+学科交叉题,依旧采取记录在错题本的模式。这样的好处是一句话记录的知识点,可以迅速浏览,识别记忆。另外反复的错题都收集在APP上,题目很多可以很方便的帮你分类,整理。经过三轮的高质量复习,我的客观题200+通过了。
虽然通过了,但是我真心不建议朋友们(尤其是在职零基础)完全自己复习,一是心里寂寞,二是身体劳累。复习过程中因为长时间单一坐姿,导致我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又犯了,采取各种姿势(带上护腰,在凳子上用枕头顶着,将椅背靠前趴在上面)都没有缓解,十分痛苦。加上复习辛苦,因为做的比较但是我告诉自己要坚持,五一和十一都没有回家。而且没有老师指点,遇到一个简单的知识点扭住了,因为没有懂学科原理+学科知识得专业的老师给你解答,有时候可能折腾半天或者一天,还没有想明白,特别浪费时间。
实战训练,桑磊助力过主观
因为有了客观题的心酸和苦楚,所以在客观题备考后期我就决定主观题报班了(前提是在通过的情况下了)。考完客观,第一时间上网搜索,不得不说各个机构的宣传力度真的挺大,各种班次让人眼花缭乱。在此感谢陆导,现在检察机关任职,去年参加桑磊高分通过。经他介绍,我没有任何疑虑的报了冲刺班,实践证明选择是对的。相信战友、相信桑磊、相信对的人。一开始接触桑磊就特别踏实,因为还没有出客观成绩,桑磊承诺,假如客观题没过全额退款,全程完成80%以上的学习任务,如果没有通过主观题全额退款。这次备考的过程就比较轻松了,完全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就OK了,首先班次上会给你发一张课程表,每天的课程和学习任务一目了然。授课阵容强大,各科老师都是精挑细选的,最后助力我120+通过(两道题还是眼瞎式的错了!!!该打)。
桑老师的班会,会让你对整个考试考点、学科特点、答题难点、高分亮点、自身痛点、目标终点有一个客观、全面、准确的认识,让你给自己、给整个考试有个清晰合理的定位、不再心浮气躁、不再整天幻想、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去看考试的重点。
祁春轶老师的中特思维导图和法治理论关键词,让我彻底颠覆了中特的“小作文、不拉分”的看法,认真听完祁老师的课,我用他的思维导图为主,串起来科目去背诵。
行政法闫尔宝老师,踏实、稳重、抓得住重点。
商法任启明老师的,体系性原理性特别强,不过强烈建议听两遍,特别是每个考点之后的知识点汇总,是我见过最赞的。
刑诉颜飞南方口音稍微浓厚。授课认真、对知识点掌握透彻,对难点把握通透,经过讲解一审、二审、审监程序等等比较通透了。
民法刘家安老师,温文尔雅,知识渊博、风度翩翩绝对是长期战斗在一线的教学名师,他总是能准确地知道你的薄弱知识点,对症给你讲解。
民诉吴志伟老师,兼职学习过程中的心灵导师,对命题方向把握非常精准,东北人的豪气在授课过程了淋漓尽致,条理清晰、风趣幽默。
刑法方军老师,和我同龄,真的是认真,至今记得鱼刺卡脖坚持上课的情景,有些同学可能不接受他的上课方法,见仁见智吧,我觉得写作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讲课深入浅出、富于启迪。
给桑磊的建议:2020年客观题后主观题复习时间太短,建议后面采取先听课,后做题的方式,这样更有针对性,像我这样的直接上手做题,容易心态崩,而且知识点掌握不好。
小贴士:在最后桑磊反复叮嘱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特点,我做了自己的答题小计划。6道题我是按照234561的顺序来的,即2分钟浏览一下中特题目,开始刑法答题,最后是中特答题。一是因为长期接触公文,有一定的写作功底,对答题构架有一定把握;二是本人心里素质不佳,我感觉最后20分钟让我答这种知识点题目的话,我有可能大脑一片空白。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奏效的,答题结束后考场里的抱怨声四起,有很童鞋多说没答完题,虽然当时我不确定自己能通过考试,但是起码我做完了,我冷静思考了(虽然行政法那道题我自己眼瞎式错误)。
选择桑磊,我不后悔。
本文略冗长,阅读需耐心,剖析失利原因在前,勾画备考重点在后。在职零基础法学小白的备考经历,无论怎样,持之以恒+正确方法+实战训练=通过!
虽平凡一生,但不忘努力奔跑
小时候我觉得自己梦想蛮多的,虽然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目标和理想人物,高中毕业,顺从父母的心愿进入军校,本科毕业顺利读研,毕业奔赴大美新疆,先进基层摸爬滚打再入机关锻炼升华直至转业回石。转业之初,终于过了一段没有加班、没有报件、没有人管的日子,每天陪陪孩子,陪陪爱人,甚是惬意。大约两个月之后,发现这种天天过年的日子好像也不是我内心的追求。2018年因为参加单位组织的进高校培训,选修法学课初识法学,当时也没有什么远大理想,每天早上送完孩子,骑着自行车去大学,刚开始还象征性的听听课,后来直接放弃了听天书,直接去图书馆泡馆学习,此处省略1000字。。。。。
误打误撞接触法考
幸有一帮友人陪伴,日子过得也不孤单。铁哥们中有位老大哥已经参考了2次法考,彼时他正在备考,遂经常在小酌之后给我们讲解其中的精要和酸爽。其实在离队之前,单位友人已过司考,当时闻听信息让我很是崇拜。无奈回石之后,参加军转考试、安置爱人工作、装修房子。。。老大哥的邀请让我误打误撞燃起了精神,当时也有炫耀的成分、有跟风的成分、有赌气的成分,心里想咱也是高中的学霸级人物(虽然学校整体升学率较低),咱也是直研的人(虽然大一大二还挂了几科)带着点沾沾自喜和盲目自信,加入了法考的大军。
首站失利
我没有盲目的开始买书、做题,而是利用两天时间扎扎实实的看了一些帖子,之后利用快捷的网络购物,买了一箱子书(PS书是一位小姐姐2017年司考通过后转卖的)。这些2017版的旧书给我的启示或者说带给我的法考知识不是很多,但是它们是我的启蒙,通过快速浏览这些书,我找到了一个规律,就是老师一定要选合适自己的,不然看书真会困得。自此我踏上了寻找各路大神的路子,广泛读帖,看过来人对老师的评价和听课感受,当然有一些老师是业界公认的大神,基本上不用纠结,节省了很多时间去选择。这其中我也走了一些弯路,有两个科目第一遍和第二遍跟的导师不相同让我浪费了一些时间。一开始接触学习,因为看了很多帖子,对复习顺序大致有了一个思路。但是我犯了两个错误:①虽然很多前辈讲过合理分配时间,无奈还是求全心切在刑法和民法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以致后面的科目尤其是商经完全没有时间去好好复习,三国本来打算后期花时间突击一下,但是临近考试会发现无论哪科都没有什么把握,都有很多地方需要花时间去补充,满眼都是考试重点。②我将大部分时间和经历放在了看讲义和听音频上,不客气的说邢、民和诉讼法音频我听了很多遍,甚至一些老师的段子我都了熟于心,但是我没有认真做题,只是把真题草草过了一遍,现在想想非法学,缺乏考场上案例和知识点的一一映射,看见一个案例不知道在考察什么。于是第一次考试我就这么慌慌张张的上场了,虽然坚持着考下来了,但是我心里明白,没戏了。结果如我所料。
总结教训,在职再战客观
失利一次,来年四月,我重新开始,在职备考。我给自己制定了较为严格的时间表,每个科目大致多少天,到考试之前至少完成三轮的复习。这次复习一是严格时间,二是力求全面,三是做题为主。大体上第一遍讲义和做题各占50%,晚上利用整体时间听讲义,白天上班利用点滴时间刷对应章节的题目(知识点题和真题),遇到错题记录在本子上,记录一句话就行,其实这就是你比较生疏或者没有看过的知识点,第一遍特别耗时,比较慢也比较痛苦,错误率较高。这一次除了三国,其他科目我都完整了过了一遍,虽然正确率不高,但是还是给自己提升了信心。第二遍采取看讲义+刷题的模式,浏览讲义,然后刷题,这一遍的重点是全面在第一遍题目的基础上+学科交叉题,依旧采取记录在错题本的模式。这样的好处是一句话记录的知识点,可以迅速浏览,识别记忆。另外反复的错题都收集在APP上,题目很多可以很方便的帮你分类,整理。经过三轮的高质量复习,我的客观题200+通过了。
虽然通过了,但是我真心不建议朋友们(尤其是在职零基础)完全自己复习,一是心里寂寞,二是身体劳累。复习过程中因为长时间单一坐姿,导致我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又犯了,采取各种姿势(带上护腰,在凳子上用枕头顶着,将椅背靠前趴在上面)都没有缓解,十分痛苦。加上复习辛苦,因为做的比较但是我告诉自己要坚持,五一和十一都没有回家。而且没有老师指点,遇到一个简单的知识点扭住了,因为没有懂学科原理+学科知识得专业的老师给你解答,有时候可能折腾半天或者一天,还没有想明白,特别浪费时间。
实战训练,桑磊助力过主观
因为有了客观题的心酸和苦楚,所以在客观题备考后期我就决定主观题报班了(前提是在通过的情况下了)。考完客观,第一时间上网搜索,不得不说各个机构的宣传力度真的挺大,各种班次让人眼花缭乱。在此感谢陆导,现在检察机关任职,去年参加桑磊高分通过。经他介绍,我没有任何疑虑的报了冲刺班,实践证明选择是对的。相信战友、相信桑磊、相信对的人。一开始接触桑磊就特别踏实,因为还没有出客观成绩,桑磊承诺,假如客观题没过全额退款,全程完成80%以上的学习任务,如果没有通过主观题全额退款。这次备考的过程就比较轻松了,完全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就OK了,首先班次上会给你发一张课程表,每天的课程和学习任务一目了然。授课阵容强大,各科老师都是精挑细选的,最后助力我120+通过(两道题还是眼瞎式的错了!!!该打)。
桑老师的班会,会让你对整个考试考点、学科特点、答题难点、高分亮点、自身痛点、目标终点有一个客观、全面、准确的认识,让你给自己、给整个考试有个清晰合理的定位、不再心浮气躁、不再整天幻想、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去看考试的重点。
祁春轶老师的中特思维导图和法治理论关键词,让我彻底颠覆了中特的“小作文、不拉分”的看法,认真听完祁老师的课,我用他的思维导图为主,串起来科目去背诵。
行政法闫尔宝老师,踏实、稳重、抓得住重点。
商法任启明老师的,体系性原理性特别强,不过强烈建议听两遍,特别是每个考点之后的知识点汇总,是我见过最赞的。
刑诉颜飞南方口音稍微浓厚。授课认真、对知识点掌握透彻,对难点把握通透,经过讲解一审、二审、审监程序等等比较通透了。
民法刘家安老师,温文尔雅,知识渊博、风度翩翩绝对是长期战斗在一线的教学名师,他总是能准确地知道你的薄弱知识点,对症给你讲解。
民诉吴志伟老师,兼职学习过程中的心灵导师,对命题方向把握非常精准,东北人的豪气在授课过程了淋漓尽致,条理清晰、风趣幽默。
刑法方军老师,和我同龄,真的是认真,至今记得鱼刺卡脖坚持上课的情景,有些同学可能不接受他的上课方法,见仁见智吧,我觉得写作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讲课深入浅出、富于启迪。
给桑磊的建议:2020年客观题后主观题复习时间太短,建议后面采取先听课,后做题的方式,这样更有针对性,像我这样的直接上手做题,容易心态崩,而且知识点掌握不好。
小贴士:在最后桑磊反复叮嘱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特点,我做了自己的答题小计划。6道题我是按照234561的顺序来的,即2分钟浏览一下中特题目,开始刑法答题,最后是中特答题。一是因为长期接触公文,有一定的写作功底,对答题构架有一定把握;二是本人心里素质不佳,我感觉最后20分钟让我答这种知识点题目的话,我有可能大脑一片空白。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奏效的,答题结束后考场里的抱怨声四起,有很童鞋多说没答完题,虽然当时我不确定自己能通过考试,但是起码我做完了,我冷静思考了(虽然行政法那道题我自己眼瞎式错误)。
选择桑磊,我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