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久没有写点什么了,而今的环境似乎也有些陌生,很多熟悉的吧友业已许久未曾见到。虽说没有发帖,但隔三差五依旧会来看看。
自己的生活多年如一日,每晚要泡壶茶,读读诗文,写写感悟心得什么的。书未读万卷,札记却早过万言,有些是当时所想,有些是拾人牙慧,想到什么便随手记下。
想想现在很多人喜欢争,如简繁体、方言与普通话。有争馆阁体之不入流,六书是否全为造字等,以前每年举办《文心雕龙》的学术讨论会还会为刘勰籍贯争上几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今晚读诗,就想到关于李杜的争论,作为诗歌史的巅峰,自然人们也想在其中分个高低。其实也很简单,熟读李杜作品的朋友不难发现,杜之五律、七律胜于李白,而五绝、七绝和乐府诗是不如李白的。而我个人对于古代文学作品最佩服的莫过于杜诗、韩文、颜书、左史。
虽说不喜争论,但好的文化之争总还堂堂正正,即使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总还不至于混淆黑白,指鹿为马。
听了不同的曲子,最终还是发现中正平和之音最为舒心。

自己的生活多年如一日,每晚要泡壶茶,读读诗文,写写感悟心得什么的。书未读万卷,札记却早过万言,有些是当时所想,有些是拾人牙慧,想到什么便随手记下。
想想现在很多人喜欢争,如简繁体、方言与普通话。有争馆阁体之不入流,六书是否全为造字等,以前每年举办《文心雕龙》的学术讨论会还会为刘勰籍贯争上几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今晚读诗,就想到关于李杜的争论,作为诗歌史的巅峰,自然人们也想在其中分个高低。其实也很简单,熟读李杜作品的朋友不难发现,杜之五律、七律胜于李白,而五绝、七绝和乐府诗是不如李白的。而我个人对于古代文学作品最佩服的莫过于杜诗、韩文、颜书、左史。
虽说不喜争论,但好的文化之争总还堂堂正正,即使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总还不至于混淆黑白,指鹿为马。
听了不同的曲子,最终还是发现中正平和之音最为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