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吧 关注:1,225贴子:113,293

千圣亦不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药山在石头会下坐次,石头问云:子作个什么?答云:一物也不为。
石头云:与么则閒坐也?药云:閒坐即为也。
石头云:子道不为,又不为个什么?云:千圣亦不识。


1楼2021-12-07 11:25回复
    从来共住不知名 ,任运相将只么行。
    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


    2楼2021-12-07 11:26
    回复
      2025-05-12 01:05:10
      广告
      惟俨先后从师慧照、希操、马祖、石头,在禅修的道路上,是层层升华,契悟禅机的。在慧照、希操处,他深入经藏,精研戒律,使他获得三乘十二分教的佛理,为他以后的开悟奠定了基石。在禅修的道路上,这是不可少的一步。


      3楼2021-12-07 11:26
      回复
        但是,沉湎于文字禅,不在“明心见性”上下功夫,终不是究竟。《达磨大师血脉论》曾指出:“昔有善星比丘,诵得十二部经,犹自不免轮回,缘为不见性。善星既如此,今时人讲得三五本经论,以为佛法者,愚人也”。“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是自在人,无 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忙忙,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惟俨对此论似深有领悟,他 敢于承当“大丈夫”,不当愚人,要“离法自净”,即离开法、我二执,承当“自在人”“ 无事无作人”。他深知三藏十二分教只是权巧方便,从经中觅佛是向外驰求,只有“各自观 心,自见本性”(《坛经》)才能成佛。但是,什么是明心见性,怎样才能证取,证到时是什 么景象(界),证后又有什么功用,此时的惟俨,仍未明了。他带着这些疑问,爬上了南岳谒见石头。


        4楼2021-12-07 11:27
        回复
          初谒石头,惟俨问:“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尝闻南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未明了,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石头禅体用兼赅,圆融无碍,而其禅风和接引方法却很严厉,学人称为“石头路滑”。对于 惟俨提出的这个问题,石头却没有作一番什么是明心见性的详解,只是说:“凭么也不得, 不凭么也不得,凭么不凭么总不得。”石头的这一答复使惟俨更加茫然不知所措,一下滑倒在石头路上。


          5楼2021-12-07 11:27
          回复
            遵循石头旨意,惟俨去江西拜见马祖,又向马祖提出了同样的问题。马祖亦未直接答复,说:“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子作么生?”
            惟俨听了马祖的开示,言下契悟,心中豁然开朗。马祖的答复与石头的答复不是语出一辙么 ?惟俨忽然发现:一切三藏十二分教不在口舌,不在语诵,而在歇一切攀缘,令一切贪嗔、爱取、垢净之情尽,不被俗望情绪操纵,不被见闻觉知缚惑,心灵真纯自在,就是佛。


            6楼2021-12-07 11:27
            回复
              惟俨当即叩头礼拜,马祖问:“你见什么道理便礼拜!”惟俨说:“某甲在石头处,如蚊子上铁牛。”此语之意,笔者认为是惟俨开悟后的自责,有两个含意:一是明心见性要靠自证、自悟。“如人饮水,冷暖自如”。蚊了叮铁牛是找不到入处的;二是不靠精进修持,只想 吃现成饭,用攀缘心请名师给一个“明心见性”的现成法宝,等于自不量力的蚊子,欲想叮进比自己强硬亿万倍的铁牛,只是枉费心机。
              侍奉马祖三年,一日,马祖问:“你已跟随我这样久了,有什么见地呢?”惟俨答:“皮肤 脱落尽,唯有一真实。”


              7楼2021-12-07 11:28
              收起回复
                这是惟俨在禅修上更上一路的心悟。这时他已悟到:色身中的地、水、火、风四大解体,人即死亡(所谓“皮肤脱落尽”)。外界都是虚幻,肉身也属无常。唯有“一”即心即佛,才是真实不虚的。大千俱坏,这个不坏。照《阿含经》的说法,这个心就是成佛的中心。经云: “我于此法,自知自觉,成等正觉。”道元禅师亦曾说:“悟者,是明一心也;明者,是自 心之明也。”这亦可作为惟俨悟道之佐证也。
                马祖对他的开悟十分高兴,赞赏道:“子之所得,可谓协于心体,布于四肢。”指示他“随 处住山去。”
                惟俨虽得马祖印可,但他未轻易地去住山,而是重返路滑的石头路,独向险峰再攀登。


                8楼2021-12-07 11:28
                回复
                  2025-05-12 00:59:10
                  广告
                  惟俨再谒石头,已非昔日初登南岳之衲子。一日在石上坐次,石头问:“汝在这里作么?” 惟俨答:“一物不为”。石头说:“凭么即闲坐也。”惟俨答:“若闲作即为也。”石头问 :“汝道不为,不为个什么?”惟俨答:“千圣亦不识。”石头以偈赞:“从来共住不知名 ,任运相将只么行,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后石头低声说:“言语动用没交涉。”惟俨说:“非言语动用亦没交涉。”石头说:“ 我这里针扎不入。”惟俨斩钉截铁地说:“我这里如石上栽华(花)。”石头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9楼2021-12-07 11:29
                  回复
                    从“蚊子上铁牛”到“扬眉瞬目”;从“针扎不入”的“石头”,升华到能在“石上栽花” ,惟俨在禅悟上确是一个飞跃。惟俨此时没有在路滑的石头上滑倒,反而立定了脚跟,在禅 修的道路上勇猛精进,因而受到石头器重,晚年付法给他,使惟俨成为一代禅师。


                    10楼2021-12-07 11:29
                    回复
                      有僧问惟俨“如何得不被诸境惑?”惟俨曰:“听他何碍汝?”,其僧一时无法当下悟入 ,曰:“不会”,惟俨曰:“何境惑汝?”惟俨的这一反问句,将此僧所执之境、相一齐夺去,使之顿然了悟。
                      在这一公案中我们亦可看到石头禅的轨迹:有僧问石头如何是解脱,石头答:“谁缚汝?” 问:“如何是净土?”石头答:“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 ?”石头答:“谁将生死与汝?”


                      11楼2021-12-07 11:30
                      回复
                        平常闲坐与闲行,岭上无心云片生。
                        照镜俱亡人不立,依前日午打三更。


                        12楼2021-12-07 11:31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12-08 15:01
                          回复
                            本自具足。多一点不是,少一点不是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12-09 07:35
                            回复
                              2025-05-12 00:53:10
                              广告
                              写得很不错
                              我也要大彻大悟


                              15楼2023-02-23 16: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