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选择学校和专业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学校决定了你的起点,专业决定了你可能的未来走向,因而我以为,选择专业是胜过选择学校的存在。
选择学校其实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考多少分报什么层次的学校。在你能上到想要的专业的前提下,按学校的分数线选择学校是比较明智的选择。清北华五以上的学校分数层次还是比较清晰的,也不怎么存在区位优势之类的(全国影响力大)。对于泛中九层次的学校,学校之间综合实力及分数线的差异不大,区位选择相对比较重要,简言之就是看你未来想在哪里升学就业生活,在江浙沪一带,东大绝对是第一流的。多数高校招生宣传的时候总会说学科实力全国第几之流,但这些其实对我们本科生的意义不大,这是研究生才应该考虑的事。顶尖的大学培养学生的定位永远是学术性研究性人才,往往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会进企业政府等等而不是科研所,因此除非你一心想搞科研,那些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几乎就与你没有关系,尤其是本科生。对于研究生而言,重要的是就业质量;对本科生而言,重要的是升学质量和学校的教学质量(东大本科生教学质量全国前十)。还是那句话,保证专业的前提下,好一点的学校更占优势(当然学校的这个专业也不能太差,个人觉得B+是可以接受的下限)。如果某个学校的心怡专业特别出彩(top3),即使学校本身可能没有有些学校那么好,但由于学科实力在研究生阶段还是相对重要的,而本校读研的难度远远小于外校,因此选择这样的学校专业也是很不错的。
下面来讲讲更加令人头疼的专业问题,说实话我也说不清楚这个问题,但我能讲讲自己的故事。网上经常有人说“双非计算机吊打985生化能材”,这虽然是很不负责的话,但确实表现了现在学生选择专业很大原因是就业前景,这也验证了我上述的话。少数同学高考结束后就有很强的专业意愿,对大多数人来说很多专业是一无所知的,加上专业分数线的不确定,很多同学懵懵懂懂就走上了可能决定一生的道路,比如我。我高考分数实在差强人意,出分之后我就压根没考虑过东南,因为省排名比往年东南的线低了500名。后来是东南招生组给我家长打电话,然后我家长带着我去招生组下榻的酒店,了解到分数可能可以报上东南的提前批,但只有两个专业方向,能环和电信。在此之前我是考虑华科的电气的,但了解到东南的电信还是全国顶尖的,又是在江苏,于是我就这样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来了东南电信。大一的时候是个大类,但也有电子和信息两个学院之一随机分管,我是电子学院分管的。大类第一年的课程都是一样的,但各种活动等感受的关怀和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多数人大二分流时还是留在自己的学院(去另外的学院要做插班生)。大一的时候会有大类的新生研讨课,由大类不同学院的教授开课来让我们了解一点专业前景,也让我们在分流时候有更好的了解。但大一下的时候,我几乎还是一无所知,因为新生研讨课只讲了专业前景及前沿研究之类,我对如何实现以及未来学习什么内容来实现还是一无所知。可能对于有些专业比如土木,建筑,这并不是问题因为很多课程的名字是一目了然的,但电信不是这样,从《集成电路EDA技术与系统设计》这样的字眼根本不清楚具体内容是什么。电信是很抽象和理论化的,一百多年前电报的原理我们都没弄清楚,又谈什么了解5g是怎么实现的。我们只知道,学电信以后可以从事5g相关的行业,但中间要经历什么我们不懂。分流的时候,也只是稍微了解信息偏向通信和信号处理,电子偏向芯片。一个学长告诉我信息对编程的要求会高些,电子对固体物理的要求高些,由于我大一对编程实在没什么兴趣,舍友也都选了电子,加上电子学院给我的关怀和归属感,我选择了电子。真正对这个专业有些许了解是大二上学期学了数电之后,尤其是学了储存器的结构之后。这时候我才了解芯片运作的基本原理,也大概了解了这个行业比较主流的嵌入式和fpga是什么。幸运的是,这个专业还没有让我觉得很枯燥。但总会有人为当初选专业的草率付出代价,你可以选择大一末转专业,能不能成功暂且不谈,大二的时候你会比其它同学多上好几门那个专业的正常学生大一就上过的课,期末考试可能会一学期考十几门,痛苦程度可想而知。如果转专业的想法更晚发现,那就只得等到跨专业考研了,一方面是难度大,另一方面是你本科四年学的很多知识就付诸流水了。我的建议是多学长学姐咨询,他们对于专业的理解还是对你的选择有挺大的作用。
近些年,电子行业的前景还是较为可观的,因为电信产业受到了美国的执裁,国家正在大力支持电信产业,尤其是国产芯片。华为是5g通信的领跑者之一,现在华为手机却用不上5g,实在是有些可悲的。去年暑期学校的时候,计算机实践课的老师有些沉痛地说“国家大部分技术瓶颈都是我们6系的,中国芯片落后欧美二三十年,eda软件更是被美国垄断,你们班上二十几个人,要是有那么一两个以后能研究芯片设计,我就非常欣慰了”。还有次我们院的团支部书记跟我们说“国家目前不断扩招电信的学生,不是行业缺口有多大,而是国家培育那么多人,就算一万个人里面只有几个天赋异禀的学生去搞科研,它培育的足够多,国家才多一点希望。但至于剩下九千多个未来何去何从,国家不会管他们。”这一方面说清了电信行业的现实,同时也反应学校对于电信专业的重要性。电信的难度是位于所有专业前列的,全国敢开设电信专业的学校不多,有些学校专业虽然挂了个电信的名字,但他们学的完完全全不能算作电信。东大的电子和信息都是全国top5的水平,在这一方面是肯定有保障的。东大吴健雄学院是到大二之后专业任选的学院,这几年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电信,另外大一末转专业的时候,电子以5.5:1的报录比高居榜首,热门程度可见一斑。因为它的难度和热门程度,在电信你能遇到一些很出色的同学,也能在学习实践中收获解决层层困难的快乐。比如上学期数电实验的大作业是设计一个一位的计算器。大家可能很奇怪,这不是电脑上几行代码就能解决的事吗,但要是电脑cpu里没有已经设定好的逻辑,你输入加号电脑根本不知道该干什么。大家可以看一下顶层设计图,原来亲自实践才知道非常非常简单的逻辑功能却需要挺复杂的电路,这里展示还只是顶层电路,许多模块都是可以展开看到一个个底层电路。又比如c++综合实践时候,我们宿舍四个人是设计了魔改版扫雷,这里给大家稍微展示一下。大家看到这可能觉得有点意思,但这个背后是四千多行代码,八千多字的文案,是四个人半个多月的努力。电信是一门交叉学科,这也决定了它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对数学物理的要求比较高,但我们的毕业生以后不仅能从事电信方面的行业,也能进网络公司干计算机方面的活,进国家电网干电气方面的活,反之则不太可能。因此如果你们对于未来专业没有明确的意愿,电信不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的一个舍友是电子专业的第一名,对编程也有浓厚的兴趣。当我们开玩笑地问他,为什么不去学计算机,以后编游戏日入百万。他很认真地说,编程只是业余爱好,电子才是主业。我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从事学术研究,成为老师期待、国家急需的人才,但我知道了,学电子是可以有情怀的。
最后的最后,无论你们是否认同我的想法,是否对这个专业感兴趣,东大电子欢迎你们!就算不是电子,东大也一直欢迎你们!
这里送给学弟学妹们一首诗,希望在这个六月,我们能在悠悠九龙湖畔相会。谢谢大家~
选择学校其实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考多少分报什么层次的学校。在你能上到想要的专业的前提下,按学校的分数线选择学校是比较明智的选择。清北华五以上的学校分数层次还是比较清晰的,也不怎么存在区位优势之类的(全国影响力大)。对于泛中九层次的学校,学校之间综合实力及分数线的差异不大,区位选择相对比较重要,简言之就是看你未来想在哪里升学就业生活,在江浙沪一带,东大绝对是第一流的。多数高校招生宣传的时候总会说学科实力全国第几之流,但这些其实对我们本科生的意义不大,这是研究生才应该考虑的事。顶尖的大学培养学生的定位永远是学术性研究性人才,往往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会进企业政府等等而不是科研所,因此除非你一心想搞科研,那些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几乎就与你没有关系,尤其是本科生。对于研究生而言,重要的是就业质量;对本科生而言,重要的是升学质量和学校的教学质量(东大本科生教学质量全国前十)。还是那句话,保证专业的前提下,好一点的学校更占优势(当然学校的这个专业也不能太差,个人觉得B+是可以接受的下限)。如果某个学校的心怡专业特别出彩(top3),即使学校本身可能没有有些学校那么好,但由于学科实力在研究生阶段还是相对重要的,而本校读研的难度远远小于外校,因此选择这样的学校专业也是很不错的。
下面来讲讲更加令人头疼的专业问题,说实话我也说不清楚这个问题,但我能讲讲自己的故事。网上经常有人说“双非计算机吊打985生化能材”,这虽然是很不负责的话,但确实表现了现在学生选择专业很大原因是就业前景,这也验证了我上述的话。少数同学高考结束后就有很强的专业意愿,对大多数人来说很多专业是一无所知的,加上专业分数线的不确定,很多同学懵懵懂懂就走上了可能决定一生的道路,比如我。我高考分数实在差强人意,出分之后我就压根没考虑过东南,因为省排名比往年东南的线低了500名。后来是东南招生组给我家长打电话,然后我家长带着我去招生组下榻的酒店,了解到分数可能可以报上东南的提前批,但只有两个专业方向,能环和电信。在此之前我是考虑华科的电气的,但了解到东南的电信还是全国顶尖的,又是在江苏,于是我就这样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来了东南电信。大一的时候是个大类,但也有电子和信息两个学院之一随机分管,我是电子学院分管的。大类第一年的课程都是一样的,但各种活动等感受的关怀和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多数人大二分流时还是留在自己的学院(去另外的学院要做插班生)。大一的时候会有大类的新生研讨课,由大类不同学院的教授开课来让我们了解一点专业前景,也让我们在分流时候有更好的了解。但大一下的时候,我几乎还是一无所知,因为新生研讨课只讲了专业前景及前沿研究之类,我对如何实现以及未来学习什么内容来实现还是一无所知。可能对于有些专业比如土木,建筑,这并不是问题因为很多课程的名字是一目了然的,但电信不是这样,从《集成电路EDA技术与系统设计》这样的字眼根本不清楚具体内容是什么。电信是很抽象和理论化的,一百多年前电报的原理我们都没弄清楚,又谈什么了解5g是怎么实现的。我们只知道,学电信以后可以从事5g相关的行业,但中间要经历什么我们不懂。分流的时候,也只是稍微了解信息偏向通信和信号处理,电子偏向芯片。一个学长告诉我信息对编程的要求会高些,电子对固体物理的要求高些,由于我大一对编程实在没什么兴趣,舍友也都选了电子,加上电子学院给我的关怀和归属感,我选择了电子。真正对这个专业有些许了解是大二上学期学了数电之后,尤其是学了储存器的结构之后。这时候我才了解芯片运作的基本原理,也大概了解了这个行业比较主流的嵌入式和fpga是什么。幸运的是,这个专业还没有让我觉得很枯燥。但总会有人为当初选专业的草率付出代价,你可以选择大一末转专业,能不能成功暂且不谈,大二的时候你会比其它同学多上好几门那个专业的正常学生大一就上过的课,期末考试可能会一学期考十几门,痛苦程度可想而知。如果转专业的想法更晚发现,那就只得等到跨专业考研了,一方面是难度大,另一方面是你本科四年学的很多知识就付诸流水了。我的建议是多学长学姐咨询,他们对于专业的理解还是对你的选择有挺大的作用。
近些年,电子行业的前景还是较为可观的,因为电信产业受到了美国的执裁,国家正在大力支持电信产业,尤其是国产芯片。华为是5g通信的领跑者之一,现在华为手机却用不上5g,实在是有些可悲的。去年暑期学校的时候,计算机实践课的老师有些沉痛地说“国家大部分技术瓶颈都是我们6系的,中国芯片落后欧美二三十年,eda软件更是被美国垄断,你们班上二十几个人,要是有那么一两个以后能研究芯片设计,我就非常欣慰了”。还有次我们院的团支部书记跟我们说“国家目前不断扩招电信的学生,不是行业缺口有多大,而是国家培育那么多人,就算一万个人里面只有几个天赋异禀的学生去搞科研,它培育的足够多,国家才多一点希望。但至于剩下九千多个未来何去何从,国家不会管他们。”这一方面说清了电信行业的现实,同时也反应学校对于电信专业的重要性。电信的难度是位于所有专业前列的,全国敢开设电信专业的学校不多,有些学校专业虽然挂了个电信的名字,但他们学的完完全全不能算作电信。东大的电子和信息都是全国top5的水平,在这一方面是肯定有保障的。东大吴健雄学院是到大二之后专业任选的学院,这几年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电信,另外大一末转专业的时候,电子以5.5:1的报录比高居榜首,热门程度可见一斑。因为它的难度和热门程度,在电信你能遇到一些很出色的同学,也能在学习实践中收获解决层层困难的快乐。比如上学期数电实验的大作业是设计一个一位的计算器。大家可能很奇怪,这不是电脑上几行代码就能解决的事吗,但要是电脑cpu里没有已经设定好的逻辑,你输入加号电脑根本不知道该干什么。大家可以看一下顶层设计图,原来亲自实践才知道非常非常简单的逻辑功能却需要挺复杂的电路,这里展示还只是顶层电路,许多模块都是可以展开看到一个个底层电路。又比如c++综合实践时候,我们宿舍四个人是设计了魔改版扫雷,这里给大家稍微展示一下。大家看到这可能觉得有点意思,但这个背后是四千多行代码,八千多字的文案,是四个人半个多月的努力。电信是一门交叉学科,这也决定了它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对数学物理的要求比较高,但我们的毕业生以后不仅能从事电信方面的行业,也能进网络公司干计算机方面的活,进国家电网干电气方面的活,反之则不太可能。因此如果你们对于未来专业没有明确的意愿,电信不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的一个舍友是电子专业的第一名,对编程也有浓厚的兴趣。当我们开玩笑地问他,为什么不去学计算机,以后编游戏日入百万。他很认真地说,编程只是业余爱好,电子才是主业。我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从事学术研究,成为老师期待、国家急需的人才,但我知道了,学电子是可以有情怀的。
最后的最后,无论你们是否认同我的想法,是否对这个专业感兴趣,东大电子欢迎你们!就算不是电子,东大也一直欢迎你们!
这里送给学弟学妹们一首诗,希望在这个六月,我们能在悠悠九龙湖畔相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