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去加装硬盘的吧友可能会注意到买的是1T的硬盘,为什么装上只有900多g,我解释一下,尽量说简单点都能看懂。
硬盘容量不符一般是因为厂商和系统的容量计算方法不一样。厂商一般每1000为一进制,1000MB为1GB,操作系统是每1024为一进制,1024MB为1GB,所以实际上1T硬盘容量是1000*1000*1000/1024*1024*1024≈0.931T
也就是931GB左右
另外,由于硬盘的工作原理,颗粒是有擦写寿命的,主控为了保证硬盘能长时间高性能的运行,会有一部分预留空间,最低限度约为7%,这是保证性能的底线。除了这一层,还会有厂商们自己预留的第二层空间,这个一般只有企业级固态上才会有,所以企业级固态的实际容量会更小。这个预留空间越大,硬盘的耐久度和性能越好,但是太多就会产生边际效应。除了这两层,还有用户自行预留的第三层空间,不过这步就没什么必要了,因为个人读写量有限,不需要太多的预留空间就可以满足需求,厂商的预留空间都不会给消费级硬盘做的,因为没有必要。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厂商实际上是以1024单位计算,但那些空间被拿来做预留空间了。
硬盘的容量问题基本就是这样,本身也不复杂,这篇看下来基本也就明白了,不懂的再问也行。
硬盘容量不符一般是因为厂商和系统的容量计算方法不一样。厂商一般每1000为一进制,1000MB为1GB,操作系统是每1024为一进制,1024MB为1GB,所以实际上1T硬盘容量是1000*1000*1000/1024*1024*1024≈0.931T
也就是931GB左右
另外,由于硬盘的工作原理,颗粒是有擦写寿命的,主控为了保证硬盘能长时间高性能的运行,会有一部分预留空间,最低限度约为7%,这是保证性能的底线。除了这一层,还会有厂商们自己预留的第二层空间,这个一般只有企业级固态上才会有,所以企业级固态的实际容量会更小。这个预留空间越大,硬盘的耐久度和性能越好,但是太多就会产生边际效应。除了这两层,还有用户自行预留的第三层空间,不过这步就没什么必要了,因为个人读写量有限,不需要太多的预留空间就可以满足需求,厂商的预留空间都不会给消费级硬盘做的,因为没有必要。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厂商实际上是以1024单位计算,但那些空间被拿来做预留空间了。
硬盘的容量问题基本就是这样,本身也不复杂,这篇看下来基本也就明白了,不懂的再问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