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吧 关注:821贴子:6,037
  • 11回复贴,共1

司马光复兴战略思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司马光复兴战略思想:司马光的统一战略和外交战略是值得尊敬学习,他的复兴战略同样是进步的,对中国影响深远。宋朝和历朝同样,都是在经过严重战乱后走向统一,中原朝代在战乱后往往仅存少数人口,面对北方游牧政权只能采取避让防御的政策,或者修长城、或者和亲,经过几十年休养生息复兴后,再反击雪耻。宋朝签订澶渊之盟的性质与历朝初期的政策相同,只是为了复兴而暂时退让。唯一例外就是晋朝初期没有妥协,司马昭是中国杰出军事家,是习凿齿评价的天下谁能敌,他发明的火箭投石联合战术对游牧民族是优势,所以征服拓跋部让沙漠汗入质,他的战术到蒙古西征时仍在用,所以晋朝没有对游牧民族妥协。在宋朝的宋太祖敬重司马氏,任用司马浦,武德充沛,到宋太宗虽曾封晋王,但嘲笑司马昭,轻视司马昭自然忽视军事战术,结果没能收复幽燕,司马昭西平灵州的羌族,北征沙漠招降拓跋部,而宋朝的灵州和夏州恰好是党项羌,姓氏又叫拓跋氏,宋太宗嘲笑司马昭又打击党项羌,结果造成灵州等地分裂割据,后来发展成西夏。宋太宗和宋朝或许接受了教训,恢复对司马氏的重视,在官方也能祭祀晋朝皇帝,也开始重用司马氏,司马光家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从平民发展成世家。司马光出仕时,理想是复兴宋朝,他是和王安石等极少数仍想恢复旧疆,收复幽燕和西夏的政治家,这在他的《北边疏》、《横山疏》等奏章中有表现,但是也生不逢时,司马光和王安石出仕时,宋朝并没有经过休养生息而富强,能复兴收复旧疆,而是分裂加剧和内忧外患,由于严重的土地兼并,宋真宗时有三千万的财政盈余到宋仁宗中后期已经没有了,澶渊之盟的岁赐三十万在宋真宗时仅占盈余的百分之一,对宋朝不是危害,此时就已经成为负担,而且辽国还增加岁赐,再给西夏岁赐,造成宋朝复兴的严重阻碍。在内忧外患时期,宋朝开始改良运动,司马光在这期间提出复兴战略,也是他的改良政策,首先是要远谋,他指出朝廷若不能有十年的规略,怎会有万世考虑,已经近似现代计划经济的长远规划,并且提出爱民练兵,节俭积累财富,在财政上也是把税收和徭役的对象重点放在豪强富户,尤其反对浪费和厚赏贵族。这些政策都是进步的,而且是能积聚力量走向复兴的道路。司马光的复兴战略还体现在重视国防,重视战争道义和时机,重视军事行动的利害,若对敌军入侵坐视不顾,那别说恢复旧疆复兴宋朝,连宋朝现有的领土都难保,正是司马光在屈野河积极组织防御抗击西夏入侵。司马光也反对在和西夏友好对方没挑衅时发动战争,那样在道义上被动,反对进行消耗财富民力的战争。司马光的复兴战略在宋神宗变法改制时没有采纳,宋朝执行了和司马光战略相反的政策,结果导致政治上国弱民穷、军事上兵败割地,陷入更加严重的危机中。司马光复兴战略思想在元祐之治时期才被采纳,司马光在执政时任命王安石为司空,重用元祐群贤,也能团结自己的政敌,解除对百姓和贫民的盘剥压榨,组建有战斗力的军队,恢复宋朝的生产和稳定挽救危局,所以元祐之治被李心传和吕中称赞是宋朝治世。司马光去世后,宋朝再次中止了复兴脚步,就是许谦评价的司马光卒中国不可复兴,宋哲宗罢黜贬低元祐群贤,虽然仍继续用元祐政策,但是已经逐渐失去民心,宋朝已经不再是司马光时期辽夏都告诫边境:中国相司马矣,毋生边衅,宋朝不再让辽夏敬畏了,李纲评价贬低攻击司马光发展成靖康耻。金国人都感叹若司马光执政,金人必打不到汴梁。杨时评价若没有司马光领导元祐之治宋朝在靖康耻之前就亡国了。司马光的崇拜者赵鼎和李纲、宗泽等再次拥戴宋高宗中兴宋朝,赵鼎执政也被评价是小元祐。司马光的复兴战略在赵鼎和李纲、宗泽等执政时有所恢复,但是执行不长时间就终止。宋朝执行偏安和消极防御的政策,不再以复兴收复失地为目标,更不再想统一中国,恢复旧疆的理想,司马光复兴战略思想也被抛弃,宋朝逐渐落后虚弱,自我麻痹。司马光复兴战略在宋朝只在自己家族和元祐后裔、辛弃疾等少数人中被继承,司马光家族司马伋仍能习武爱国,出使金国比赛射箭为宋朝争光,司马倬北伐收复邓州等地,任襄阳知府筑城坚固的城防,两人都在抗击金人入侵时担任宋朝重要军事将领。司马光后裔司马梦求直到宋末仍是抗击异族的宋朝忠烈,坚守祖先复兴爱国思想,牺牲殉国。司马光复兴战略思想受到各民族进步领袖的重视和学习,对后世历朝都影响深远,直到现代仍是值得学习。


IP属地:北京1楼2023-01-07 06:22回复
    春节快乐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1-22 11:15
    回复
      司马光是儒教继往开来的里程碑人物,周朝的儒学是以四维为基础,礼义廉耻为核心,到乱世春秋时孔子推崇仁,到战国时孟子推崇义,道教所说的乱世重仁义就是体现孔孟成为儒教新的领袖的现实状况,把原来儒教尊崇的周公重视礼义廉耻的阶段发展成为重视仁义的阶段。司马光是宋朝的复兴派和强硬派,对儒教重要的复兴是重新尊重礼和廉,把四维中的礼和廉大力推崇,对恢复周朝的四维有重要影响,所以被推崇为儒家三圣,而礼和廉是宋朝当时最缺少的,有利于改变宋朝危机,所以被后世尊敬。司马光之后的儒教重新以仁义礼廉为新的四维,作为儒学和理学的基础,但是真正继承司马光思想的仍仅有少数杰出领袖和文化大师,毛主席就能理解司马光要恢复四维的意图,学习以资治通鉴为主,学原本十七遍,认真理解体会司马光的辩证法和思想,顾炎武也是在祖父顾绍芾指导下学资治通鉴原本,没像后世很多图省事或偏见的仅仅学通鉴纲目和通鉴御览等简编本而不能真正认识历史。


      IP属地:北京3楼2023-02-20 08:15
      收起回复
        司马光在宋朝推崇的礼廉不是仅指行礼和礼仪,礼是典章制度,类似现代的社会制度和分配原则、法律法规等内容,廉也不仅仅是廉洁,还包括清廉俭朴,而宋朝的典章制度比起唐朝和晋朝已经落后,甚至司马光父亲司马池等要求恢复晋唐门下省封驳制度,也仅仅部分恢复,而廉的方面,不仅有像岳飞评价的文官爱钱,武将惜命的情况,清廉俭朴在宋朝也仅司马光等极少数进步人物重视,多数官员腐化浪费穷奢极欲,造成贫富分化和民生艰难。


        IP属地:北京4楼2023-02-20 08:16
        回复
          司马光在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朝经历:
          司马光在宋徽宗继位的初期被平反
          1100年5月,追复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等三十三人官。
          1102年5月,复贬司马光等元祐党四十四人官。
          7月废元祐法令,比宋哲宗时仍保留元祐法令更加反动。
          8月诏令司马光等二十一人子弟不能在京城任官职。
          9月立元祐党人碑。
          1103年销毁元祐党文字和学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被停止发行,但因为是御赐名而没有被销毁雕版,否则会又成为在中原绝迹在异国流行的书籍。后来雕版被金国掠走。
          1105年除党人父子兄弟之禁,但仍禁止在京城居住,允许部分被流放的党人回近地但不能回京城居住。
          1106年解除一切元祐党禁锢,因为这时期辽夏联合,辽国来宋朝要求宋朝归还西夏领土和共同威胁宋朝,宋徽宗不得不宽元祐党禁恢复民心,而且奸臣罢免。
          1107年众多奸臣复职,又任宰相,程颐去世,党人境况仍没彻底改善而恶化。
          1109年诏令元祐党人不能录用任职。这时在宋朝已经有农民起义,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1111年宋朝同西夏战争陷入对峙,在西部高原设立的据点被称为南朝病块,只是让关中虚耗,辽国和女真的矛盾也在增强。
          1115年金国建立称帝,辽金战争激化,宋朝君臣享乐,大兴土木修花石纲,国内社会矛盾日益增加。
          1118年宋徽宗派人到金国相约攻打辽国。司马旦后裔仍能任职,司马光孙女嫁范祖禹子居住在洛阳,多数元祐党人仍废黜。
          1120年宋江方腊起义,宋朝和西夏的战争再次遭到惨败,宋朝的统治已经陷入严重危机。
          1121年张叔夜招抚宋江等攻打方腊,罢花石纲等害民乱政,与金国达成和约,方腊起义兵败。但宋朝已经无力攻打辽国,军力仅能维持国内统治。
          1122年宋朝攻燕京收复旧疆的努力兵败,金国攻占燕京,后以岁赐给金国的方式赎回燕京,但金国把燕京人口财富都迁走。
          1125年金国灭辽国,宋朝各地百姓生活困苦而起义,金国也乘机攻打宋朝,宋徽宗逃亡江南,让位给太子,李纲和司马朴任兵部侍郎,辅佐宋钦宗守汴京。
          1126年2月解除元祐党禁,金兵撤离汴京北还,4月宋徽宗回京废黜六贼,9月太原陷落再次罢黜李纲。11月金兵渡河,不久京城陷落。12月赵构在相州建大元帅府,任用宗泽等。赵鼎保护司马倬去南方,金人要立司马朴被拒绝。
          1127年赵构称帝任用李纲和宗泽,金国先后在中原抢占大片领土立傀儡。宗泽用岳飞等,收复东京,赵构南迁到扬州,拒绝宗泽返京请求,次年宗泽郁郁而终,所部义军瓦解。
          1129年重新让司马光配享从祀宋神宗,恢复太师等官职。宋朝渡过最危险时期,
          1130年宋高宗躲过金兵退到海上至温州,宋朝皇太后和宗室退到虔州。11月诏令尊元祐党。


          IP属地:北京5楼2024-03-02 20:05
          回复
            司马光是中国各民族尊敬学习的圣贤,也受到世界各国尊敬,是中国有世界影响力的人物。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8-23 01:55
            回复
              变法条例在元明清甚至70年代都行不通!起码8层行不通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9-13 12:31
              回复
                司马光领导元祐之治是挽救宋朝危机,恢复朝廷尊严和稳定民心,司马光时代的儒教还能有些进步,能受到各民族拥护和学习,不同于封建末期儒教完全落后腐朽摧残人民,变为维持反动专制的封建礼法。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1-01 03:35
                回复
                  司马光重视民生和统一,是中国有世界影响力的圣贤。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1-23 02:12
                  回复
                    司马光是中国古代圣贤,他是爱国爱民的进步历史人物,是中国有世界影响力的史学家和思想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1-10 05:20
                    回复
                      司马光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是中国有世界影响力的圣贤,受到古今中外各民族尊敬学习。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3-04 09: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