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是儒教继往开来的里程碑人物,周朝的儒学是以四维为基础,礼义廉耻为核心,到乱世春秋时孔子推崇仁,到战国时孟子推崇义,道教所说的乱世重仁义就是体现孔孟成为儒教新的领袖的现实状况,把原来儒教尊崇的周公重视礼义廉耻的阶段发展成为重视仁义的阶段。司马光是宋朝的复兴派和强硬派,对儒教重要的复兴是重新尊重礼和廉,把四维中的礼和廉大力推崇,对恢复周朝的四维有重要影响,所以被推崇为儒家三圣,而礼和廉是宋朝当时最缺少的,有利于改变宋朝危机,所以被后世尊敬。司马光之后的儒教重新以仁义礼廉为新的四维,作为儒学和理学的基础,但是真正继承司马光思想的仍仅有少数杰出领袖和文化大师,毛主席就能理解司马光要恢复四维的意图,学习以资治通鉴为主,学原本十七遍,认真理解体会司马光的辩证法和思想,顾炎武也是在祖父顾绍芾指导下学资治通鉴原本,没像后世很多图省事或偏见的仅仅学通鉴纲目和通鉴御览等简编本而不能真正认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