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发现1.25亿年前凌源一大虫的皮肤软组织。
2023年2月14日,中外科学家扫开上亿年的灰尘,公布了从化石中找出的新发现:辽宁省凌源市的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罕见的、带有皮肤软组织的潜龙化石。
在正式改名为“潜龙”之前,这种生存于距今1.25亿年前的晚侏罗纪-早白垩纪生物,被称为凌源中国水生蜥。在目前发现的化石中,潜龙细长的骨骼清晰地展示出来,关于这种史前生物的一切秘密,如今都只能通过那些穿过历史尘埃的化石,被古生物学家们慢慢挖掘。
头小,颈长,尾长,前部尾椎有明显的肋横突……这是潜龙目前能够展示给人类的最直观印象。
尽管之前潜龙的化石发现得不少,但到目前为止,记录有皮肤细节的只有两例,而这两件标本,都只保存了躯干和尾部的部分表皮,没能提供更多的细节。
自2019年开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课题组,应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邀请,对其馆藏的潜龙标本进行了联合研究。据王妙言介绍,这次研究的潜龙化石,长度近1.1米,拥有19节颈椎、16节背椎、3节荐椎和至少56节尾椎,可归入凌源潜龙。
在成为化石的过程中,这件标本中的骨骼被“严重压扁”,然而令研究者感到惊喜的是,标本的皮肤软组织,以碳质薄膜(或压膜)的形式,被较好地保存了下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023年2月14日,中外科学家扫开上亿年的灰尘,公布了从化石中找出的新发现:辽宁省凌源市的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罕见的、带有皮肤软组织的潜龙化石。
在正式改名为“潜龙”之前,这种生存于距今1.25亿年前的晚侏罗纪-早白垩纪生物,被称为凌源中国水生蜥。在目前发现的化石中,潜龙细长的骨骼清晰地展示出来,关于这种史前生物的一切秘密,如今都只能通过那些穿过历史尘埃的化石,被古生物学家们慢慢挖掘。
头小,颈长,尾长,前部尾椎有明显的肋横突……这是潜龙目前能够展示给人类的最直观印象。
尽管之前潜龙的化石发现得不少,但到目前为止,记录有皮肤细节的只有两例,而这两件标本,都只保存了躯干和尾部的部分表皮,没能提供更多的细节。
自2019年开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课题组,应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邀请,对其馆藏的潜龙标本进行了联合研究。据王妙言介绍,这次研究的潜龙化石,长度近1.1米,拥有19节颈椎、16节背椎、3节荐椎和至少56节尾椎,可归入凌源潜龙。
在成为化石的过程中,这件标本中的骨骼被“严重压扁”,然而令研究者感到惊喜的是,标本的皮肤软组织,以碳质薄膜(或压膜)的形式,被较好地保存了下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