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村满族乡(Loucun Manzu Xiang)是河北省保定市三个少数民族乡之一,该乡位于涞水县城西北11.5千米,全乡总面积181万平方公里,地形复杂,85%为丘陵山区,其中70%为深山区。山场面积广阔达21万亩,宜林山场6万亩。耕地面积27200亩,多为碎石地,旱地占70%。该乡辖22个行政村,5个行政村位于深山区,13个位于山丘陵区,其中少数民族村5个,主体民族为满族。乡政府驻娄村。京广西线公路过境。有建于唐代的镇江塔(镇江塔位于涞水县城北偏西 11 公里的娄村乡中水东村西 , 清水河东 岸 , 也称水东塔。 此塔平面呈正方形 , 边宽 2.7 米 , 身呈棱台式 , 上下收分较小 , 为七层密檐式空心砖塔。塔高 14 米 , 第一 层为塔身 , 南向辟拱形券门 , 门楣由 汉白玉雕刻而成 , 其上减地浮雕蔓草纹花边 , 内刻楷书 “ 南无十方诸佛 , 南无万万尊菩萨 , 南元西方极乐世界 ” 等字。券内置青页岩石槛框 , 其右框 上阴刻 “ 万历二十三年重修 ” 字迹。塔内原设佛龛 , 现佛像已不 存。七层塔檐采用叠涩方法托出 , 砖角向外交错砌筑形似莲瓣。 塔刹为八角形刹座 , 上托双层莲瓣及葫芦形刹尖。 该塔始建年代不详 , 据民国初年付增湘、周兆庠所著《涞易游记》考证为唐代先天二年 (713 年 ) 建 , 不知其依据何在 。 近年来众多古建专家考证根据其建筑形制、用料及结构等方面特点 , 认为是唐塔。现己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有涞水八景之一的“釜峰晴云”、 (“釜峰晴云”。釜山,位于今娄村村西南。《县志》载:“山形似覆釜,故名。内有龙湫二处,水溢不涸。凡旱,官民祷之大雨随至,盖天造地设之佳境也。”《县志》中记有一诗描写了此景:“形似覆釜势凌霄,万点晴天缀翠峣,中有龙潭涉莫测,兴云长在半山腰。”清时瞿俊曾赋诗赞此景:“兹山何似一釜,蒸煮烟霞烹月露。东风吹熟万山云,散作满天灵雨注。”此其一、其二:“我观云作时,一气纷叆叇,及其既作雨,云气复何在。郊原一犁足,禾征麦千箱载。常怀济世心,万古留余慨,青山知不老,天地亦无坏。永愿此邦人,瞻云时秉来”。)、 石圭洞天
(“石圭洞天”。石龟山,位于今石龟村村西。《保定郡志》载:“山颠有石似龟形,故名。内有龙湫,在石岩下,廓然四起,可容千百人。六月寒气逼人,天旱祷之即应。山左一洞,名石龟洞,其深莫测,古老相传,外窄内阔,有木桥溪流,路可通广昌,盖四百余里。”《县志》中也记有“石龟山,石状如龟,内有岩,可容千人。岩下龙湫祷雨辄应,山左一洞……迤逦而去,路通广昌,四百余里。入洞数十步,石壁上有生成石佛。”《题石龟寺》一诗曾赞此景:“巧琢幽奇化斧痕,龟崖曲曲络松根,岩间石乳犹供佛,洞外藤花欲上门,门藉草人酣春处处,抱瓶农急村村,芒鞋自觉寅缘好,不负山灵物外存。”)
紫凉秋月(“紫凉秋月”今木井村东。其东为马龙山,在营房西偏北。“清康熙年间邑令陆旖箴曾赋诗赞“紫凉秋月”:流丹泥紫色苍苍,坐对峰头笑语凉。露冷未知天是水,秋高方见月为霜,移来树影曵僧影,闪出山光搀佛光。不尽南楼今夜兴,谩将游意寄奚囊”。)
区划沿革
http://baike.baidu.com/view/2794075.htm#1
人口数据
http://baike.baidu.com/view/2794075.htm#2
自然资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2794075.htm#3
发展状况
http://baike.baidu.com/view/2794075.htm#4
有涞水八景之一的“釜峰晴云”、 (“釜峰晴云”。釜山,位于今娄村村西南。《县志》载:“山形似覆釜,故名。内有龙湫二处,水溢不涸。凡旱,官民祷之大雨随至,盖天造地设之佳境也。”《县志》中记有一诗描写了此景:“形似覆釜势凌霄,万点晴天缀翠峣,中有龙潭涉莫测,兴云长在半山腰。”清时瞿俊曾赋诗赞此景:“兹山何似一釜,蒸煮烟霞烹月露。东风吹熟万山云,散作满天灵雨注。”此其一、其二:“我观云作时,一气纷叆叇,及其既作雨,云气复何在。郊原一犁足,禾征麦千箱载。常怀济世心,万古留余慨,青山知不老,天地亦无坏。永愿此邦人,瞻云时秉来”。)、 石圭洞天
(“石圭洞天”。石龟山,位于今石龟村村西。《保定郡志》载:“山颠有石似龟形,故名。内有龙湫,在石岩下,廓然四起,可容千百人。六月寒气逼人,天旱祷之即应。山左一洞,名石龟洞,其深莫测,古老相传,外窄内阔,有木桥溪流,路可通广昌,盖四百余里。”《县志》中也记有“石龟山,石状如龟,内有岩,可容千人。岩下龙湫祷雨辄应,山左一洞……迤逦而去,路通广昌,四百余里。入洞数十步,石壁上有生成石佛。”《题石龟寺》一诗曾赞此景:“巧琢幽奇化斧痕,龟崖曲曲络松根,岩间石乳犹供佛,洞外藤花欲上门,门藉草人酣春处处,抱瓶农急村村,芒鞋自觉寅缘好,不负山灵物外存。”)
紫凉秋月(“紫凉秋月”今木井村东。其东为马龙山,在营房西偏北。“清康熙年间邑令陆旖箴曾赋诗赞“紫凉秋月”:流丹泥紫色苍苍,坐对峰头笑语凉。露冷未知天是水,秋高方见月为霜,移来树影曵僧影,闪出山光搀佛光。不尽南楼今夜兴,谩将游意寄奚囊”。)
区划沿革
http://baike.baidu.com/view/2794075.htm#1
人口数据
http://baike.baidu.com/view/2794075.htm#2
自然资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2794075.htm#3
发展状况
http://baike.baidu.com/view/2794075.htm#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