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妃吧 关注:1,978贴子:81,523

回复:三三娘与六六爹的家庭关系结构讨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2楼2023-05-12 08:59
回复
    从大业八年到大业十一年,肉眼可见的二广大部分时间都在忙征辽,偶尔两个宗女外嫁也不可能跟亲女儿出降比,因此只有大业十年底到大业十一年五月这段时间,比较长期一点的空白,可以让他在东都嫁一嫁女儿——配合渊哥家娶长媳的时间,倒是时间差配合的蛮好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3楼2023-05-12 09:14
    回复
      渊哥在大业九年七月被紧急派去弘化后,一直到大业十一年五月在汾阳宫领命带儿子去干活,中间这段时间也是记载空白,因此他连着十年十一年娶两次儿媳妇,也是可以的——李二尚公主,应该不用渊哥大破费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4楼2023-05-12 09:18
      收起回复
        所以总结一下,二广大业十一年初嫁女儿,然后北巡,送女儿女婿到了太原,再给渊哥派了新任务,顺便提携女婿(参考渊哥为毛不带大李挣点军功?)
        二广北巡(可能带上了三三娘)跟突厥对上了,二驸马听到岳父有难,就自己跑回来救援了,为什么应募?因为不能带他爸要去剿匪的正规军,父子分头,这样都没耽误,不然贻误正事,万一呢?
        李二在崞县跟二舅子汇合,在二舅子的支持下,老云乖乖听二驸马的话。某位张公公因为脸熟,起到了联络和信息对称的作用,事后也得到了二广的封赏。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5楼2023-05-12 11:21
        收起回复
          讲到这里,还有一个关于郑观音的八卦。
          “……父继伯,北齐本州大中正、吴山公、隋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括州刺史。”——《郑观音墓志》
          “释智越,姓郑氏,南阳人也……清美随文皇帝献后崩日设斋咒愿,每获百段曾不固留。括州刺史郑系伯、临海镇将杨神贵,师友义重待遇不轻。大业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寝疾经旬,右胁而卧,卒于国清旧房……”——《续高僧传》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6楼2023-05-13 20:50
          收起回复
            这个释智越,跟二广关系匪浅,是天台宗的重要人物。比如,我随便举个例子,大家有兴趣可以查四库全书,有非常多二广跟释智越的交流文字……
            释智越,姓郑氏南阳人智者授以禅法深逹五门穷通六妙
              贺晋王为皇太子启【开皇二十年晋王立为皇太子智顗弟子智越遣僧使灌顶智璪奉启入京称贺并谢创寺新成】
              天台寺故智者弟子沙门智越一众启伏惟殿下睿徳自天恭膺储副生民庆赖万国欢宁凡在道俗莫不舞忭况复越等早防覆护曲奉慈惠不任悦豫之诚谨遣僧使灌顶智璪等奉启以闻谨启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7楼2023-05-13 20:55
            收起回复
              所以不得不让人怀疑,二广跟郑继(系)伯非常有可能是“好道友”,再考虑伽罗闺蜜又是郑祈耶(不过郑继伯史书无传,不知道他跟郑祈耶的关系),所以确实有可能,郑观音是三三娘的闺蜜,年纪上就挺相仿的……那么,莫非大李的老婆也是小姨妈或者二广安排的?连三三娘的妯娌都考虑了……话说妯娌关系很重要啊,伽罗深受其害。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8楼2023-05-13 21:03
              收起回复
                补96楼,
                讲到这里,还有一个关于郑观音的八卦。
                “……父继伯,北齐本州大中正、吴山公、隋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括州刺史。”——《郑观音墓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楼2023-05-14 11:37
                收起回复
                  《册府元龟●卷二十七◎帝王部●孝德》:三年正月戊午……先是,帝在髫龀,穆后於诸子之中独所锺爱。自穆后寝疾,朝夕侍侧,不解衣冠,所进汤药,必先尝之。及丁穆皇后忧,毁瘠三年,杖而能起。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9楼2023-05-15 15:35
                  收起回复
                    宇文士及因为尚主,轻忽宇文智及……宇文智及于是策划了弑君……反正隋书这么写了,有没有内涵,个人自由心证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4楼2023-05-17 07:15
                    收起回复
                      膝穆王瓚…高祖母弟也。周世以太祖军功封竟陵郡公,尚武 帝妹顺阳公主…瓚贵 公子,又尚公主,美姿仪,好书爱士,甚有令名于当世,时人号曰杨三郎。武帝甚亲爱之…帝谓之曰:“六府事殷,一以相付。朕 将遂事东方,无西顾之忧矣。”其见亲信如此…瓚素与高祖不协,闻召不从,曰:“作隋国公恐不能保,何乃更为族灭事邪?”……瓚见高祖执政,群情未一,恐为家祸,阴有图高祖之计,高祖每优容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楼2023-05-17 07:25
                      收起回复
                        19年我就说了面后是妾,所以这个话题对我来讲,不会多有动力参与讨论。基本上我都是约束在牵扯三三娘和李二的家庭关系上才会讲两句,更多的是想聊聊整个zz生态的。
                        现在还无限发散到儿子嫡庶了,真的跑题太远了好吧,有兴趣请自行开贴,本楼不约。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0楼2023-05-18 13:35
                        回复
                          大业十一年:
                          十二月,庚寅,诏民部尚书樊子盖发关中兵数万击绛贼敬盘陀等。子盖不分臧否,自汾水之北,村坞尽焚之,贼有降者皆坑之。百姓怨愤,益相聚为盗。诏以李渊代之。有降者,渊引置左右,由是贼众多降,前后数万人,馀党散入它郡。
                          ——别说,大业十一年,渊哥挺忙的,亲家确实要比别人更值得信任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1楼2023-05-25 13:08
                          收起回复
                            一直不显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6楼2023-06-15 08:23
                            回复
                              杨侑:初封陈王,改封代王。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时,留镇长安。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巡幸晋阳,拜太原郡守。
                              大业十二年(616年),李渊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
                              大业十二年渊哥接任了太原太守。
                              大业十三年,唐国公李渊攻入长安,拥立为帝,年号义宁。
                              义宁二年,将皇位禅让给大丞相李渊,降封酅国公,幽禁于长安。
                              ——这个衔接,有点丝滑啊?!
                              渊哥晋阳起兵,直奔长安,再参考渊哥老油条的一直打着“尊隋”旗号忍到了最后,所以他一开始就是“投奔”杨侑以期进可攻退可守吧?
                              对杨侑来说,全天下乱糟糟,他在长安也是惊弓之鸟,此刻渊哥、还有小姑父要进长安,那毋庸置疑比别的什么人闯进来让他更有安全感……后话是另一回事了,那个时点,这个选择最不坏!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8楼2023-06-25 07: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