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1、A:填缝材料 B:拉杆
2、0.2~1.0mm处理方案:采用非开挖式,钻孔注浆
1.0mm以上处理方案:采用开挖式,凿除原混凝土路面、重新浇筑混凝土。
3、(1)人工剔凿板缝、涂刷界面剂、灌注补偿收缩混凝土
(2)增加土工织物、土工格栅、应力消减层
4、(1)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2)集中力量分段,分段快速施工,(3)设置防雨棚、可移动罩棚;(4)完善的排水系统、专人巡视,及时排水(5)道路工程有损坏,及时修复,(6)及时摊铺、及时碾压。
案例二:
1、名称:传剪器;
作用:将钢梁和混凝土板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共同工作,传递剪力。
2、B:7 C:4 D:6 E:3。
3、(1)缓凝、早强、补偿收缩。
(2)控制坍落度;采用早强剂、缓凝剂;低水化热水泥;控制水泥用量。
4、原则:全断面一次整体浇筑:(未写连续浇筑)
顺序:纵向自跨中向两侧浇筑,或向另一端浇筑,横向应由中间向两侧浇筑。(和教材原文有局部出入)
案例三:
1、(1)错误:3和5的多余虚工作 改正:取消多余虚工作
(2)错误:5和7的多余虚工作 改正:取消多余虚工作
(3)错误:4和5的顺序有误 改正:应由4指向5
2、(1)排管2紧前工作:排管1 挖2;
(2)排管2紧后工作:排管3、回填2。
3、(1)1-2-4-5-6-8-9-10;(2)计划工期 13d,(3)满足合同工期要求。
4、(1)不需要
(2)湿陷性黄土、膨胀、流砂土。(湿陷性黄土不知道有没有分)
案例四:
1、(1)A:钢支架
(2)施加预应力应在钢管撑的活络头
(3)轴力有损失时,复加至设计值;(未写预应力)
(4)H 型钢上钢丝绳作用:与SWM工法桩中的H型钢固定成整体;
2、(1)B:顶板模板安装; C:拆除钢支撑; D:拔出H型钢。(CD肯定错了)
(2)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及满足抗浮条件;
3、(1)顶托作用: 调节支架高度;
(2)顶托操作:通过调节支架高度支撑模板;
(3)支架验收时项目部参加人员: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勘察设计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写了一堆人)
4、水平剪刀撑、垂直剪刀撑、扫地杆、抛撑、垫块、槽钢;
5、(1)与钢筋焊接固定;
(2)孔洞口钢筋处理方法:设置预埋套管预留;
(3)设备吊环应采用未经冷拉的光圆钢筋制作;(未写热轧)
案例五:
1、(1)基坑降水工程;(2)起重吊装工程;(3)模板支撑工程;(4)脚手架工程。(要求写3个,多写了1个)
2、(1)钢筋混凝土支撑:混凝土硬化后刚度大,变形小,强度的安全可靠性强;
钢支撑:安装、拆除施工方便2.可周转使用。(这个基本上确定错误!问题的灌注桩和地下连续墙)
(2)管井降水作用:降承压水降低至基底以下-0.5m
明排作用:疏干潜水及雨水渗入基坑
3、还可考虑:(1)叠放土袋、砂袋;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面;锚杆喷射混凝土护面;塑料膜或土工织物覆盖坡面。
(2)削坡、坡顶卸载、坡脚压载的方式;
(3)根据坡高与坡宽考虑坡度,严格按照设计的坡度开挖,严禁反挖;
4、(1)削坡、坡顶卸载、坡脚压载,
(2)发现失稳的征兆,必要时进行基坑回填土、砂、水。
5、(1)围护桩顶部竖向位移;
(2)边坡顶部竖向位移;
(3)立柱竖向位移;
1、A:填缝材料 B:拉杆
2、0.2~1.0mm处理方案:采用非开挖式,钻孔注浆
1.0mm以上处理方案:采用开挖式,凿除原混凝土路面、重新浇筑混凝土。
3、(1)人工剔凿板缝、涂刷界面剂、灌注补偿收缩混凝土
(2)增加土工织物、土工格栅、应力消减层
4、(1)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2)集中力量分段,分段快速施工,(3)设置防雨棚、可移动罩棚;(4)完善的排水系统、专人巡视,及时排水(5)道路工程有损坏,及时修复,(6)及时摊铺、及时碾压。
案例二:
1、名称:传剪器;
作用:将钢梁和混凝土板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共同工作,传递剪力。
2、B:7 C:4 D:6 E:3。
3、(1)缓凝、早强、补偿收缩。
(2)控制坍落度;采用早强剂、缓凝剂;低水化热水泥;控制水泥用量。
4、原则:全断面一次整体浇筑:(未写连续浇筑)
顺序:纵向自跨中向两侧浇筑,或向另一端浇筑,横向应由中间向两侧浇筑。(和教材原文有局部出入)
案例三:
1、(1)错误:3和5的多余虚工作 改正:取消多余虚工作
(2)错误:5和7的多余虚工作 改正:取消多余虚工作
(3)错误:4和5的顺序有误 改正:应由4指向5
2、(1)排管2紧前工作:排管1 挖2;
(2)排管2紧后工作:排管3、回填2。
3、(1)1-2-4-5-6-8-9-10;(2)计划工期 13d,(3)满足合同工期要求。
4、(1)不需要
(2)湿陷性黄土、膨胀、流砂土。(湿陷性黄土不知道有没有分)
案例四:
1、(1)A:钢支架
(2)施加预应力应在钢管撑的活络头
(3)轴力有损失时,复加至设计值;(未写预应力)
(4)H 型钢上钢丝绳作用:与SWM工法桩中的H型钢固定成整体;
2、(1)B:顶板模板安装; C:拆除钢支撑; D:拔出H型钢。(CD肯定错了)
(2)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及满足抗浮条件;
3、(1)顶托作用: 调节支架高度;
(2)顶托操作:通过调节支架高度支撑模板;
(3)支架验收时项目部参加人员: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勘察设计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写了一堆人)
4、水平剪刀撑、垂直剪刀撑、扫地杆、抛撑、垫块、槽钢;
5、(1)与钢筋焊接固定;
(2)孔洞口钢筋处理方法:设置预埋套管预留;
(3)设备吊环应采用未经冷拉的光圆钢筋制作;(未写热轧)
案例五:
1、(1)基坑降水工程;(2)起重吊装工程;(3)模板支撑工程;(4)脚手架工程。(要求写3个,多写了1个)
2、(1)钢筋混凝土支撑:混凝土硬化后刚度大,变形小,强度的安全可靠性强;
钢支撑:安装、拆除施工方便2.可周转使用。(这个基本上确定错误!问题的灌注桩和地下连续墙)
(2)管井降水作用:降承压水降低至基底以下-0.5m
明排作用:疏干潜水及雨水渗入基坑
3、还可考虑:(1)叠放土袋、砂袋;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面;锚杆喷射混凝土护面;塑料膜或土工织物覆盖坡面。
(2)削坡、坡顶卸载、坡脚压载的方式;
(3)根据坡高与坡宽考虑坡度,严格按照设计的坡度开挖,严禁反挖;
4、(1)削坡、坡顶卸载、坡脚压载,
(2)发现失稳的征兆,必要时进行基坑回填土、砂、水。
5、(1)围护桩顶部竖向位移;
(2)边坡顶部竖向位移;
(3)立柱竖向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