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鶚撰《宋詩紀事‧巻七十三》載魏慶之《過玉林》詩:“一歩離家是出塵,幾重山色幾重雲;沙溪淸淺橋邊路,折得梅花又見君。”魏慶之著有《詩人玉屑》。
四十九回載“寶玉出了院門,四顧一望,並無二色,遠遠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卻如裝在玻璃盒內一般”是寫“一歩離家是出塵”。
於是走至山坡之下,順著山腳剛轉過去,是寫“幾重山色”。寶玉天亮起來,只見窗上光輝奪目,從玻璃窗內往外一看,一夜大雪將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綿扯絮一般,是寫“幾重雲”。
回頭一看妙玉門前櫳翠庵中有十數株紅梅如胭脂一般,映著雪色,分外顯得精神,好不有趣!寶玉便立住,細細的賞玩一回方走。
只見蜂腰板橋上一個人打著傘走來,是李紈打發了請鳳姐兒去的人,是寫“沙溪淸淺橋邊路”。前面第十七回載“只見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是寫“沙溪淸淺”。池邊兩行垂柳,雜著桃杏,柳陰中又露出一個折帶朱欄板橋來,度過橋去,諸路可通,是寫“橋邊路”。便見一所清涼瓦舍,一色水磨磚牆,清瓦花堵。脂批說“則曰蜂腰板橋”就是稻香村通道。
第五十回載李紈看見櫳翠庵的紅梅有趣,罰寶玉去折一枝來插瓶,結果寶玉掮了一枝紅梅回來,是寫“折得梅花又見君”。寶玉笑道:“你們如今賞罷,也不知費了我多少精神呢。”去向妙玉乞梅是“見君”!
四十九回載“寶玉出了院門,四顧一望,並無二色,遠遠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卻如裝在玻璃盒內一般”是寫“一歩離家是出塵”。
於是走至山坡之下,順著山腳剛轉過去,是寫“幾重山色”。寶玉天亮起來,只見窗上光輝奪目,從玻璃窗內往外一看,一夜大雪將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綿扯絮一般,是寫“幾重雲”。
回頭一看妙玉門前櫳翠庵中有十數株紅梅如胭脂一般,映著雪色,分外顯得精神,好不有趣!寶玉便立住,細細的賞玩一回方走。
只見蜂腰板橋上一個人打著傘走來,是李紈打發了請鳳姐兒去的人,是寫“沙溪淸淺橋邊路”。前面第十七回載“只見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是寫“沙溪淸淺”。池邊兩行垂柳,雜著桃杏,柳陰中又露出一個折帶朱欄板橋來,度過橋去,諸路可通,是寫“橋邊路”。便見一所清涼瓦舍,一色水磨磚牆,清瓦花堵。脂批說“則曰蜂腰板橋”就是稻香村通道。
第五十回載李紈看見櫳翠庵的紅梅有趣,罰寶玉去折一枝來插瓶,結果寶玉掮了一枝紅梅回來,是寫“折得梅花又見君”。寶玉笑道:“你們如今賞罷,也不知費了我多少精神呢。”去向妙玉乞梅是“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