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吧 关注:28,830贴子:176,081
  • 24回复贴,共1

关于如懿传的一些感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


IP属地:湖南1楼2024-09-27 23:10回复
    如懿传小说没看多少就弃了,电视剧也没追,没想到多年后重新有了热度,其中魏嬿婉相关的话题一直是焦点中的焦点,几乎每次刷手机都能看到吐槽主角团的内容。自甄嬛传后就没看过清宫剧了,但为了看看如懿、海兰、凌云彻等人到底有多对不起魏嬿婉,特地补完了相关剧集。下面按照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说说个人看法。


    IP属地:湖南2楼2024-09-27 23:12
    回复
      2025-07-30 02:42: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魏嬿婉和凌云彻卿卿我我,凌帮魏凑齐调离四执库的银两。
      双方出场时一个是四执库宫女,一个是冷宫侍卫,同处后宫食物链的底端,魏要养母亲和弟弟,凌家境也不好,两人起点一样低,整体来说没有谁配不上谁。如果魏父没有丢官,凌肯定配不上魏;但现实比较残酷,她不得不因家庭变故入宫为奴。好在两人情投意合,一起努力攒钱为未来奋斗,虽因魏母反对没有正式议亲,实际上已经私定了终身。魏母看不上凌并不奇怪,她过惯了官太太的好日子,始终接受不了生活质量的急速下滑,而且极度重男轻女,一门心思想让女儿找个金龟婿来帮扶儿子。想法是好的,但也得富贵之家看得上你们呀!贾母一直不赞同金玉良缘的原因之一就是薛蟠太胡作非为,不能让宝玉有个这样的大舅子。佐禄没有纨绔的命却有一堆纨绔的病,当妈的还一味纵容是非不分胡搅蛮缠,脑子稍微正常点的高门大户恐怕都不愿意和他们家结亲吧!后来她女儿倒是嫁了全天下条件最好的男子,但当妈的到了皇帝面前都不知轻重,做弟弟的还敢在宫里调戏近身服侍姐姐的人,无知无畏无法无天,女婿条件再好都拯救不了他们一败涂地的人品。
      因为缺少父母之命,魏和凌没有正式谈婚论嫁,也就不存在需要女方退还彩礼的情况。凌的十两银子虽然攒起来不容易,但也没到天价消费的地步,仍然属于正常谈恋爱的支出,魏还了是境界高,不还也不能说她渣。身为男人,凌有责任让真心想娶的姑娘过上好日子,并竭尽全力争取她家长辈的认可。当然付出是相互的,像魏母那样把女儿当摇钱树、把女婿当冤大头的岳母也很难让晚辈尊重。皇帝这个“贵婿”有没有封她为诰命夫人,有没有给佐禄高官厚禄,有没有指一群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伺候他们母子?非但没有,处置起“岳母”和“小舅子”来更是毫不手软。进忠就更绝了,谁家真爱会唆使女儿把亲妈往死路上推啊?凌云彻身份地位和皇帝有云泥之别,心计手段根本没法和进忠比,但他很重视魏母的意见,虽然会心疼女朋友填无底洞,但从没因女方反对亲事说过魏家母子的不是,还会反思自己的不足。他嘴上说着冷宫当差清苦有清苦的好,实际上为了多帮魏攒钱和如懿主仆对半分卖绣品的收入,被甩后喝得烂醉也只怪自己无能。求如懿出冷宫后许个好前程、升职加薪后一门心思盼着贵人赐婚也是想给足未来岳家颜面,让魏母觉得女儿不会嫁错人。可惜在贪得无厌的魏家母子眼里,人品和真心只怕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吧!
      魏家母子的不堪只是外因,凌魏BE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本就不是一路人。魏入宫前应该过了几年好日子,以致无法接受从内佐领家格格到末等宫人的身份转变。生活从未磨平她的棱角,她会恨,会不甘心,会想要报复欺负她的人。但凌出身下五旗,入宫前的日子只怕更苦更难,否则为啥好好的良民不当,非得干低人一等的活计呢?多年的奴化教育下来,他已经全盘接受了“主子打骂下人天经地义”那套,在第一次和魏秀恩爱时就表达了这个观点,不是在几年后女朋友受尽虐待向他哭诉时才“站着说话不腰疼”哦!他虽然自己打落牙齿和血吞,却见不得魏受欺负,多次请求如懿帮忙,也设法谋求前程向魏的期望靠拢,为了这份感情尽了最大努力。可惜魏的心比天高是刻在骨子里的,她不会长久满足于现状,凌又不是光环加身的天选之子,拿不到一飞冲天的剧本,只能成为魏落魄时的一条出路,从未被她坚定选择过,被抛弃只是时间问题。


      IP属地:湖南3楼2024-09-27 23:13
      回复
        二、魏嬿婉教永璜讨皇帝欢心,得到纯妃赏赐。
        魏姑娘调到钟粹宫后用心工作了一段时间,得了永璜喜欢,纯妃也满意。皇帝来看两个儿子时发现他们进益不少,欣慰之余问起纯妃缘由,魏代答了一篇讨喜的话,引起皇帝的注意。在海兰的提醒下,纯妃赐给魏酥酪。这两位主子都不是纯善之人,但对下人还说得过去。尤其是纯妃,不得宠的妃子见皇帝一面本不容易,魏在帝妃说话时插嘴虽然达到了让皇帝夸赞两位皇子的良好目的,却犯了宫里的忌讳。纯妃不罚反赏,事后也没打压报复,已经很宽容了。海兰也没有“动不动犯懿症”,以她的敏锐,在魏抢答问题时就发现了她有几分像如懿,若真的那么容不下魏,完全可以拿宫规说事,游说纯妃赶走魏,把一切都扼杀在萌芽之中。而得宠的高晞月、金玉妍等人可容不得婢女抢了她们的风头,这二位连亲自推上位的阿箬争宠都恨得牙痒痒;被讨厌的这位别的本事没有,打骂宫女太监却是家常便饭。假设魏姑娘如愿去了这几人宫里,大概率要提前开启启祥宫副本了。


        IP属地:湖南4楼2024-09-27 23:14
        回复
          三、海兰撞见皇帝和魏嬿婉在御花园说话,纯妃将魏调去花房。
          这段是主角团被批的重点之一。很多人说魏只是正常回答皇帝问话,海兰却为了如懿“造H谣”,还刻意误导纯妃,让魏丢了难得的好工作。海兰有私心是肯定的,但魏是否完全无辜呢?
          按理说皇帝看中了哪个宫女,直接纳入后宫便是,根本用不着装b秀文采那么麻烦。但他自诩正人君子,不屑于霸王硬上弓,哪怕想睡宫女也得她们主动爬上龙床。他对女人的要求也很高,整部剧能让他不顾天子颜面也要强占的也就一个寒香见,宫女时期的魏虽姿容尚可,也只配让他一时兴起挑逗一番。对魏来说,皇帝问话不能不答,但怎么答还是可以灵活操作的。如果她没有任何感情经历,毫无疑问皇帝全责。但她有十分要好的男朋友,出于对恋爱关系的尊重,是需要自觉和其他异性保持距离的。假设她在皇帝问到家庭情况时说类似“书里的话奴婢听不懂,虽然老爹不争气,但如今能侍奉大阿哥已经是我天大的福气,在他身边做个掌事姑姑就是我的人生巅峰”的话,那个真•••风度翩翩•••伪君子会龙颜大怒、喊打喊杀吗,还要不要立宽仁待下的人设了?但她顺着皇帝的杆子往上爬,说明并不是一心想着伺候好永璜,毕竟皇子哪有皇帝香?海兰视角受限,没有看到皇帝和魏对话的全过程,在她旁观的那段里,皇帝没有凶神恶煞,宫女也没有瑟瑟发抖,能不让人误会嘛——当爹的和未成年儿子的保姆谈论“欢娱”“良时”这些真的正常吗?贾琏再荤素不忌,也没染指兄弟姐妹身边的人,更别说照顾晚辈的人了。再说海兰思想落后,她是不爱皇帝,但毕竟是在三从四德的规训下长大的,再不待见他也不会认为男女平等。除了她这个专心宫斗的,后来得知此事的纯妃、嘉妃、如懿等人也因此对魏的态度急转直下。这些人里有单纯的恋爱脑,有不爱皇帝也不那么担心如懿的,还有不爱皇帝也不喜如懿的。但她们无一例外都觉得皇帝没错,错的都是魏。思想糟粕的根除太难了,别说古装剧了,民国剧和现代剧里不也有很多“都怪那个jian人,不然好好的丈夫/父亲/儿子不会xxx”的桥段吗?在男性视角的凝视下,女人没错变有错,小错变大错,有错变全错。哎,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啊。
          关于共情打工人这点,权利和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老板要保障好待遇,员工也要打好工。既然当宫女不是提供免费劳动,在工钱发放到位的情况下,魏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皇帝说了几句似是而非的话就走了,也没给她换工作,她怎么一回去就对永璜不那么恭敬了呢?大boss皇帝不能违逆,直接领导皇子就可以敷衍了?纯妃本来还对海兰那番说辞将信将疑,却在亲眼见到魏消极怠工的一幕后下了调走她的决心。纯妃可以暗搓搓对永璜不尽心,但不能在明面上让人挑出理来。胆小怕事的她管不了皇帝纳不纳新人,但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被贴上“拿伺候儿子的人讨好老子”的标签。魏被迫成为利益考量的牺牲品固然委屈,但加上马上要去的花房,连续三任领导都说她不用心,她也要好好反思下自己的工作态度了。花房的嬷嬷太监固然刻薄,但如果她工作一直勤奋认真,把心思放在如何做好每一件事上,不找“松枝太高”“花盆太多”等客观原因,别人也没法平白无故扣她一个“心不在焉”的帽子。
          综合来看,魏被贬到花房是皇帝灌鸡汤、海兰有私心、纯妃怕麻烦、自己见识有限且不够谨慎等多方因素导致的结果。海兰把黑锅都扣到魏头上固然不对,但把皇帝说成一言不合就抢人的恶少也太冤枉了他。


          IP属地:湖南5楼2024-09-27 23:16
          回复
            四、魏嬿婉找凌云彻分手,去花房后又哭求复合。
            其实魏第一次甩掉凌是敷衍永璜之前的事情,但为了上一点叙述方便,把永璜之事提前了。皇帝连饼都没画,魏就急着甩掉男朋友,再次证明她在御花园里的应对没有那么身不由己。当然,她为分手找的理由是“额娘又找我要钱了”“不想永远当奴才”等等。凌是穷是没本事,不能给魏想要的美好生活,但皇帝给了她实打实的好处吗?凌除了生活必需和可能存在的接济家人支出,攒的钱基本都给了她,皇帝送了她什么真金白银?凌家境不好,但至少家世清白。前期的皇帝对如懿还是有几分真心的,很难想象他会让偷懒耍滑、底细不明的人保护她。如懿出冷宫后凌升得很快自然有枕头风的缘故,但皇帝提拔人要看很多方面,如果凌的至亲也像魏家母子那样扒着他吸血,疑心深重的皇帝难道就不担心他总有一天会为了亲情做出对不起主子的事情?换句话说,凌给不了女方大富大贵,但也不会拖累对方。而魏的情况放在现在就是很多“人类高质量男性”避之不及的“扶弟魔”,古代犯事还有连坐一说,对姻亲的选择更加慎重。高门大户可以扶持刻苦上进的寒门子弟,但不会容忍好吃懒做的败家女婿。凌知道魏家母子的德性却还是想结亲,付出那么多被甩有难过有不解更有愤怒,但最终还是尊重了魏的选择,伤心大醉了也没说她不好,更没有死缠烂打或者到处嚷嚷败坏她的名声,在那个男尊女卑制度正确的时代里已经很难得了。要知道,新时代正常分手都有不少“妈妈包的饺子六毛钱一个”这样的奇葩事呢!
            凌送魏定情信物那次说的一些话的确有摆烂之嫌,不能怪女朋友不满意。但他及时反思了自己的不足,通过明码标价为如懿提供方便、对半分如懿主仆卖绣品的钱等方式增加收入,让魏不那么为钱发愁。以前他不觉得如懿能出冷宫,虽有皇帝命令,行事还是有所保留;失恋后冒死救人也有痛定思痛后下定决心拼命搏一把富贵的原因,万一成功了呢?万一前女友因此回心转意了呢?他一直对魏念念不忘,再次相见人家一哭一求就心软了,也不提任何复合的条件,迫不及待去求如懿帮忙。他作为普通男人已经相当有风度了,人卑微但爱很拿得出手。无条件的帮助和包容从来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魏求进忠救她脱离苦海时,人家要求互利互惠不说,还让她做对食呢!高兴了就赏东西,不高兴了就来个位分大跳水的皇帝就更别提了。在她勾心斗角起起落落的一生里,发自内心尊重她的人唯有一个凌云彻,可惜她明白得太迟。


            IP属地:湖南6楼2024-09-27 23:18
            回复
              五、如懿带魏嬿婉去长春宫送花,魏不幸落入嘉妃之手。
              姚黄牡丹事件是主角团被痛批的另一大重灾区。如懿的确连累了魏,但罪魁祸首还是金玉妍。皇后本来没留意如懿穿了什么衣服,是她几次三番故意挑拨,让皇后的怒气值越来越高。如懿深知她的性情,本在人心那句就是回怼她居心不良故意找茬的;随后跪下向皇后请罪。至于如懿是否不敬皇后,说实话,我实在没法把她身上那些红不红黄不黄的丑图案和魏姑娘端的那盆花联系起来。但剧情最大,姑且认为它们就是形似姚黄的淡黄花朵吧!特意查了清朝后妃着装规定(百度的资料可能不太准确),贵妃、妃可用金黄色,淡黄比金黄浅了几个色号,妃位用并没问题。牡丹图案只有中宫能用,相似图案没有明文禁止嫔妃使用,但妃子识趣的话还是别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如懿惯会做表面功夫,即使决定和皇后死磕,也不会不分场合硬刚。她连避孕镯子的恨事都说场面话掩盖过去了,就算要恶心皇后,也不会留下僭越这样的大把柄给敌人抓。假如她真的违反了宫规,皇后不会轻轻放过,皇帝也不好袒护她。
              如懿走后,皇后再控制不住脾气,让人即刻把花搬走。如果这个时候她留意到魏长得像如懿,一怒之下把人丢给嘉妃磋磨,那如懿的责任不会比启祥宫众人小,必须想尽办法捞出魏才能不崩人设。但实际剧情是,直到魏端起花往外走她都没注意到这个宫女;是赵一泰自己走路不小心撞到了魏,还恶人先告状,二话不说揪起受害者的衣领扇耳光,把责任都推到原本走得好好的姑娘身上,闹出了大动静才让皇后的怒气值爆棚。连各宫主子都轻易不打宫女的脸,赵一泰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一上来就打了魏好几个耳光,好一个威风凛凛的嫡出公公!要不是他倒打一耙,皇后和嘉妃不会盯上魏,在魏被霸凌一事上,他的过错都大过了如懿,仅次于金玉妍。他的嚣张气焰也从侧面反映出皇后治下无方:该厚待时克扣,以致陪嫁素练的母亲缺少治病的钱都不敢告诉她,轻易让金钻了空子;该管教时宽纵,没有她的默许赵养不成这么嚣张跋扈的行事作风。
              此时魏姑娘已经被打得眼泪汪汪,听到皇后要重罚自己吓得哭都不敢了,慌忙求皇后饶命。这段很可怜很让人于心不忍,但姑娘你的眼泪很珍贵,只能在疼惜你的人面前流啊。魏也是被社会毒打过的人了,何曾见过冷面冷心的太监嬷嬷们因为泪水对她心软呢?她的梨花带雨只能哄哄傻傻的云彻哥哥,在心狠手辣的后宫主子前走不过三招。要哭也得先渡过眼前的危机再说。拼命求情没错,千不该万不该提如懿。其实这里有个bug,说魏消息闭塞吧,她在四执库时就知道纯妃不得宠;说她耳聪目明吧,在宫里这么久了都不清楚如懿和皇后一派水火不容吗?就算不知道吧,现在要罚你的人是皇后,这个节骨眼上不一个劲给她戴高帽给谁戴?就算说“娴妃告诉奴婢皇后娘娘贤惠宽厚,如此惶恐实属杞人忧天”都比在正宫面前夸嫔妃贤良好啊,这不是内涵皇后不如妃子么?在她提如懿之前皇后和嘉妃都没正眼看过她,多磕几个头多拍几个马屁说不定都能自救了。
              魏一到启祥宫就受到了嘉妃的折磨,但没有沦落到宫里所有人都能踩她一脚的地步。事情的转折点是纯妃跟嘉妃说她曾经“勾引皇上”。在这件事上苏比懿兰更加不善良,好歹她们没跑去启祥宫嚼魏的舌根。当然,皇后也好,纯妃也罢,都没让金玉妍用那些狠毒的法子折磨魏,她不能把自己的锅扣到他人头上。就连如懿也不过是她打出来为皇后狂拉仇恨的幌子。魏作为受害者迁怒如懿可以理解,但旁观者不能本末倒置,绕过加害者去批判她扯出来的理由。再说金玉妍害人何曾需要理由?就为了亲亲世子一句话,她可以无差别加害所有女人和她们的孩子,不论受害者是否和她对立。假如魏被折磨是因为长得像某个“勾引世子的jian人”,那个“理由”难道还要千里迢迢跑来大清向魏磕头认罪么?我看剧时不止一次感叹,如懿、海兰、琅华、玉妍、嬿婉等人要是能够把搞雌竞的狠劲匀出一两分到皇帝身上,七老八十怀念故人的人就是她们了。


              IP属地:湖南7楼2024-09-27 23:19
              收起回复
                六、凌云彻求如懿营救魏嬿婉,如懿当众要人被拒。
                魏在启祥宫受苦,凌心急如焚求如懿帮忙。如懿对魏的第一印象不坏,也觉得皇后一派用虐待宫女的方式来恶心自己实在太low,更不忍心看到金当众折辱魏,遂开口要人。金不但不给,还阴阳怪气内涵她,皇后也帮腔,直接要人已经行不通了。当然如懿并不是毫无办法了,比如可以私下求皇帝,或者像除掉王钦那样迂回行事。但出冷宫后的她心肠硬了许多也狠了许多,进冷宫前的她还有那么一点点博爱,愿意冒着暴露实力的风险救助敌对阵营的莲心,复位后的她只把善良和心软留给了在意的人,宫斗时不会过多考虑会不会波及无关之人。她从一开始就不是圣母,除了在皇帝的事情上拎不清,该心狠时绝不手软。另一个不尽全力的原因就是为凌云彻抱不平。她看重情分,始终记着凌的救命之恩,视他为患难之交。魏“有事云彻哥哥,无事别见面了”的做派在她眼里已经不是爱不爱的问题,而是人品问题。人的心都是偏的,不待见伤害了好朋友的人很正常。再说感恩还要分性别吗,凌必须是女的才能被感恩?如果她觉得“他不过是个按皇上意思办事的奴才,为救主子死了都应当,本宫已经给了他好前程,没本事活该被抛弃”,焉知不会招致另一种形式的痛骂?
                凌见如懿都没办法救出魏,他一个侍卫还能怎么办,除了安慰她先忍着,还能硬闯启祥宫吗?有人拿他在冷宫救如懿说事,但驱蛇也好,救火也罢,都是奉皇帝命令,毕竟如懿死了他也活不了;也是尽侍卫职责,皇后一派害人本就见不得光,除非想不开自找麻烦,否则不能明着处罚他。除此之外,他有没有无条件为如懿四处奔走,求贵人为她正名,和皇后一派正面交锋?都没有,倒是为了魏到处求人。再说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拯救弱女子于水火的伟业怎么能由“没有本事的窝囊废”完成,那个撩完就忘、不闻不问、任由小小宫女艰难求生的大英雄皇帝不是最该负责到底吗?


                IP属地:湖南8楼2024-09-27 23:22
                回复
                  2025-07-30 02:36: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七、魏嬿婉求进忠帮忙,皇帝当众斥责金玉妍,魏凌彻底BE。
                  苦熬五年后,魏终于找到机会向进忠求救,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她不得不签订长期战略互惠协议。进忠也不食言,使计让皇帝注意到她的伤。就在皇帝要调她去御前时,如懿插话要为她指婚,并让她自己做决定。有人说如懿假惺惺,实际上,皇帝来之前如懿就已经因为魏和金起了争执,只是没说几句皇帝就到了。她没有上帝视角,不知道魏已经改变了主意,以为她还想着嫁给凌云彻呢。要是任由皇帝带走魏,岂不是既不尊重魏的意愿,又对不起凌的嘱托?可惜魏选择了牺牲感情成就事业,如懿只能劝凌看开点了。
                  魏经过地狱般的五年后觉得情意什么的都是浮云,只有荣华富贵才靠得住。她的想法可以理解,但人生在世落子无悔,不能既要又要还要,既然选择了当妃子,就不能再要求前男友还念着她了。可她还想用一声“云彻哥哥”来绑住凌,就太贪心了。首先皇帝就容不下,其次进忠也不会允许她一边利用他上位一边帮扶别的男人。她是没让皇帝察觉还想着旧情人,但没瞒过进忠啊!可别低估小人物的杀伤力,进忠本就不满她拒绝对食,如果她专心讨好皇帝,他还勉强能忍;但她还想着同为小人物的凌,并多次为了凌和忠翻脸,忠能不把压抑的火气全都发在凌身上么?皇帝是金主,不能得罪;但进忠这个扶她上位的合作伙伴更加不能得罪,他不敢弑君,也不舍得对她下手,但很舍得把凌往死里整。她每维护凌一次,他就因妒成狂加快整死凌的进度。很多人说如懿不分场合的维护害死了凌,但早在皇帝疑心懿和凌之前,进忠就设计陷害凌了。如懿的应对方式固然过激,但不是进忠搅风搅雨在先,她会闲着没事和皇帝吵么?
                  凌云彻从来都是个不完美的普通人,爱上不该爱的人且不知收敛,对不起茂倩,坑惨了如懿,也害死了自己。他没读过什么书,但在魏的事情上近乎圣贤。魏那么伤他那么加害他,一步步把他往死路上逼,他气过恨过翻脸过,但从未打击报复过,临死前还念着她。反观皇帝和进忠,一个饱读诗书却公开调戏年幼儿子的婢女,拉开她一生苦难的序幕;一个引诱她凝视深渊,为了往上爬拉着她狼狈为奸坏事做尽,生生把本性不坏的少女变成了不择手段的毒妇。只有那个卑微的被她弃如敝屣、迫害至死的凌侍卫给过她弥足珍贵的温暖。在生命的尽头,她什么荣华富贵都不想,只想握住他送的那枚红宝石戒指,却不知道她早已失去了它。


                  IP属地:湖南9楼2024-09-27 23:24
                  回复
                    八、如懿拒绝魏嬿婉示好,魏发现坐胎药真相,二人终成死敌。
                    如懿的那句“有何苦衷”被狂喷,“媚男厌女”的标签也由此而来。同为女子,同为生存不易的宫妃,她说这话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毕竟她目睹了魏当众受辱,也不可能对魏受了五年苦一无所知。她可以不和魏交朋友,但实在没必要把原本可以拉拢的人推到对立面。她进宫前被家里保护得太好,为人处世过于理想主义,即便差点死在冷宫也容易感情用事。她自己可以情分至上、初心不改,但不能强求别人也如此。话说回来,从凌云彻朋友的角度来看,魏也的确没什么逼不得已的——她可以把受到的任何不公都怪到制度上,唯独在对凌的各种捏扁搓圆上没看到制度对她的压迫。凌的出身不比魏好,受到的压迫也不比她小,却从未以此为理由伤害和利用同处底层的人。
                    燕窝事件那里如懿是刻薄了,但别忽略了更加刻薄的皇帝。同样是渣,他爹四大爷再享受女人为他争风吃醋的乐趣,也没让甄嬛去教浣碧穿戴;这货享受就罢了,还亲手挑起雌竞,渣出了新高度。选四福晋时在如懿和琅华间反复横跳,成亲后先和如懿圆房(如懿太傻,他又不是不睡别的女人了,反倒为你拉了一手好仇恨,有啥好感动的),这么一系列sao操作下来,她俩就算是亲姐妹也得反目成仇。当皇帝后就更伪善了,挑起女人们斗得你死我活,最后还站在审判者的道德高地上diss她们。另一方面,魏也有需要反思的地方。她多次不经传召在皇帝和其他妃子相处时强行刷存在感,谁会喜欢这样在老板面前抢自己风头的同事啊?人前背后说几句已经是最轻微的回击了。如懿只是顺着圣意说了几句烹饪心得,比恪嫔当面甩脸子客气多了。魏可以有野心有手段,但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她野心勃勃。纯妃风头正劲时就大献殷勤,人家一失宠就转头讨好如懿,哪个大哥敢收这样的小弟啊?有人说她对别人不好是因为别人不善在先,对帮过她的婉嫔一直是感激的。她不搞事的时候的确回馈了陈一二,但利用陈搞事情也毫不客气。故剑风波那回好处她拿,事情陈做,帝后失和也是陈向如懿认错——皇帝多翻几回牌子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陈的处境,得罪皇后却是得不偿失,陈真的会喜欢这样的“报恩”吗?
                    坐胎药事件也是如懿被喷“双标”的原因之一。可如懿也没直接告诉舒妃“你男神给你的坐胎药其实是避孕药”啊?事涉皇帝和太后的权斗,她只能从侧面提醒是药三分毒,还得舒妃足够信任她,愿意听从这隐晦委婉的劝告。如懿劝舒妃别喝药时魏也在场,说话时没有避着她;如懿更是直接回答她不会为了求子乱喝药。舒妃能听劝,魏怎么不能呢?她直到舒妃确定怀孕才告诉如懿偷喝的事情,人家想早早提醒都不好开口。这里逻辑也有问题,魏没有全知视角,不可能知道如懿无意中听到了皇帝和齐汝的对话,那她是怎么脑补出如懿一早就知道她偷喝同款坐胎药的?如果说如懿这个旁观者都能知道她偷喝,那皇帝这个主导一切的人更该知道了,他知道也不阻止,任由她怀不上,不是更可恨么?太医说舒妃有喜时皇帝脱口而出不可能,魏那么敏感的人难道不怀疑?就算她一时没注意,高级顾问春婵也要留心吧?坐胎药这出就是为了让如懿和魏结死仇而结死仇的,其实启祥宫五年加凌云彻移情别恋已经足够让魏恨透如懿了,没必要再画蛇添足。
                    至此魏彻底黑化,开始平等地害除了皇帝以外的每一个人。这些人里有以前对不起她的,有现在看不起她的,但更多的是澜翠、赵九宵这样的无辜之人和田姥姥一家、钦天监官员等被她利用后灭口的同伙。太后用人再薄情寡义,也不会仅凭猜测就翻脸;皇帝用人再刻薄寡恩,也要掌握实证才除掉吃里扒外之辈,不会因为担心同伙或手下有可能背刺就杀人灭口。就算他要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那套,也不会因为心情不好就对纯臣以外的官员喊打喊杀。舒妃对魏固然称不上顺,但不亲近就是“逆”了?人家不亲近就毁容绝育害命,这样的做派哪里是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励志典型,分明是一言不合就大开杀戒的暴君啊!连皇帝和太后这样心狠手辣的统治者都怵她,平凡如草根哪敢共情、哪能共情?人类的悲欢本就不相通,世上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别说如懿这样从没为钱发过愁的世家千金了,和魏同一个阶层的人也不一定能时时刻刻共情她。她因为纯妃赏了酥酪而欣喜时,其他宫女可能正因为新做的衣裳破了而懊恼呢。真心心疼她的人不是没有,奈何她不懂珍惜啊。


                    IP属地:湖南10楼2024-09-27 23:28
                    收起回复
                      甄嬛传是爽剧,越看到后面越爽,主角虽然不是大赢家,但是活到了太后了:反观如懿传可不是大女主复仇爽剧,刚开始那几集到进冷宫之后解决了阿若,高贵妃,金玉研之类的敌人还能看的下去,从令妃上位开始就看不下去了,分分钟被人算计,被人拿捏,明明身边有个最大潜在的敌人,如懿居然一点不知道提防人家,心到底有多大,如果金玉研能活着,肯定比如懿要先下手为强了,绝对不可能会对令妃手软,真的越看到后面越憋屈


                      IP属地:内蒙古11楼2024-09-30 14:36
                      收起回复
                        主要如懿传如懿传,如懿脑子不正常,应该说从青樱时期脑子就不正常
                        就拿第一集第二集说例,不知道我以为在看古早剧宫你知道吗?要是2012年拍的,不打史实得标签,还不会被人骂臭
                        女主操作万泉不是人,一场选福晋出虚恭,一场选福晋玩迟到 还玩娇羞,关键妆造万泉是另一个片场跑来的。
                        你说的那些好歹妆造上,还是人物设计上,好歹能打马哈哈过去。不会让我出戏
                        某熏出现的镜头很难不让我出戏,演的一坨稀巴烂,其他人好歹有点高光!我直接拿童谣说例,童谣演的高贵妃是不讨喜角色,好歹也能演出自己的见解。放得下自己包袱,我大如菊呢?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0-04 20:28
                        收起回复
                          说了这么多其实没有正常人会去看剧情的,他们只会跟风,小燕子最近活跃起来了,黑如懿传剧情只是表面背后是要抹黑周迅这个女主,这跟我们剧粉来说没什么关系,但是就是见不得他们来这个吧里断章取义曲解事实乱扣帽子,那些黑子看到事实就哑口无言了因为他们只负责跟风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12-17 02: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