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助听器吧 关注:224贴子:17,678
  • 1回复贴,共1

耳蜗型耳硬化症助听器干预方案分享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重庆渝北惠耳助听器双凤路验配中心案例分享:百度、高德地图可查
陈** 男 14岁,家长自述孩子听力是慢慢下降的,开始发现孩子在人多的时候说话快了偶尔听不清楚,当时没在意觉得可能是正常反应,也没有重视,现在孩子听力问题已严重影响他的生活和学业,家长很着急,导航到店咨询听力问题。
影像学检测


可见耳蜗周围低密度环绕“双轨征”
纯音测听

右耳42分贝 左耳62分贝
该患者双耳存在非对称、缓慢进行性的中度混合性听力损失,且逐年加重,检查观察外耳道,可见鼓膜后部分隐现淡红色,这是鼓岬粘膜血管增多、扩张、充血的表现,为Schwartz征。裸耳言语识别率较低,同时结合颞骨CT片,观察到耳蜗周围低密度环绕“双轨征”,符合耳蜗性耳硬化表现,听力学主客观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该患者确诊为双侧耳蜗性耳硬化症。首选助听器对其听力进行干预,双耳选配功率适合的CIC,进行真耳分析调节助听器参数,使听力补偿效果调整到最佳,再为其进行助听后听阈评估和助听后言语评估。


助听器双耳平均听域30分贝
什么是耳蜗性耳硬化症

耳蜗型耳硬化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病理上是由于骨迷路原发性局限性骨质吸收,而代以血管丰富的海绵状骨质增生,故称“硬化”。当侵犯卵圆窗时,可引起镫骨固定,失去传音功能,使听力进行性减退。
临床表现:听力下降:进行性听力下降,在病程早期也可表现为正常听力
耳鸣:间歇或持续低音调耳鸣
眩晕:轻度短暂
电耳镜检查:Schwartze征
听力学检查: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或混合性听力损失,与镫骨型耳硬化症不同的是,卡哈切迹(骨导听力图1K或2KHz呈V形下降)的形成与镫骨固定相关,而耳蜗型耳硬化症患者镫骨病变通常不明显。
影像学检查:颞骨HRCT在诊断耳硬化症时具有较高特异性,可在耳蜗周围观察到呈点状、片状或弧线状的低密度影; 当耳蜗受累范围较大时可出现典型的双环征、晕影征,甚至可无法辨认耳蜗正常结构。耳蜗型耳硬化症的早期阶段使用氟化物或第三代双磷酸盐治疗可以稳定活动性耳硬化灶,延缓疾病进一步恶化,但考虑到此药物主要适用于听力损失程度较轻的患者,且目前国内尚缺乏相关药物长期应用的多中心研究。随着病情进展,当耳蜗型耳硬化症患者听力水平逐渐进展至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且使用大功率助听器仍不能满足日常生活交流所需时,人工耳蜗植入及镫骨手术辅以助听器是目前广大临床工作者最为关注且肯定的两种治疗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耳硬化症诊治的广泛普及,国内外行人工耳蜗植入以治疗耳蜗型耳硬化症致重度、极重度聋患者的报道逐渐增加,且患者在术后均可取得满意的听力和言语识别效果。
与耳蜗骨化鉴别

耳蜗骨化现象发生于耳蜗膜迷路,脑膜炎患者中病原微生物通过蛛网膜下间隙进入内听道,通过导水管进入耳蜗膜迷路,或者通过圆窗膜直接进入到耳蜗内,纤维组织开始增生,肉芽组织和新骨的形成使耳蜗蜗管由空心转变成实心,耳蜗毛细胞坏死,但螺旋神经节数量保留。耳蜗型耳硬化发生于耳蜗骨迷路,骨迷路原发性局限性骨质吸收,而代以血管丰富的海绵状骨质增生,螺旋神经节数量减少,但不影响耳蜗毛细胞的活性。


IP属地:重庆1楼2024-11-05 13:43回复


    IP属地:重庆2楼2024-11-10 15: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