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从题型设定上说,B部分比前面的会更难一些。
这个首先是因为,这部分的文章会长一点,自然需要更多的精力。
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它的答案与文字之间,不像前面A部分一样,有一个从前往后的自然次序。
在A部分,我们每写一道题,用过的段落就不用管了,阅读工作量是在减少的。
在B部分,我们的工作量,当然也会随着做题而减少,但是在开始的时候,我们会不得不在多个段落之间寻找合适的匹配。
所以,我们在讨论B部分难度增加的时候,也需要一个基准。
我之前有一个主贴用2010年的排序题讲过做题的思路,这里就用那个的材料来说一下。

我之前有一个主贴用2010年的排序题讲过做题的思路,这里就用那个的材料来说一下。
我在这里去掉了对段落进行缩水的步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那个贴子里看。
在经过缩水之后的选项中,更加容易看出来,一段话经常可以分成【段首】和【段尾】,在这里是存在一些信息的。我用不同的颜色,把这些信息标注了出来。

如果把这些信息,按照首尾呼应的方式进行排列,我们就会找到段落的前后次序。
这里其实有很多的信息,我只标记出其中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细看一下,会发现这是在寻找对应关系的时候,已经不像前面Who-Action-whom这种模式,只要把句子中的内容,一个一个比对就可以。
这里存在着部分对应,比如在B-F中。但是多数时候,这种对应并不明显。
B ... the wholesale food and drink trade ...
F ..., wholesale food and drink trade ...
从另一个方面说,尽管在做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些概括,但是程度也不高。比如在E - A中,只是需要我们数数而已。
E ... two opposing trends
A ... preference for eating out ... eating at home a realistic alternative
今年的排序题目,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种【单个句子】层面的对应,并不是非常明显。需要反复品味整个段落的意思,对内容进行提炼,然后再根据常识和文章意思,判断段落之间的关系。
于A部分类似,我感觉今年的B部分也在说,仅仅是可以熟练地在脑海中明白一个句子是不够的,考生的熟练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大脑中需要处理多个句子组成的段落,才能够比较稳的确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