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现在大部分就是挂靠,实际自费的形式。在某省队注册,实际上并不在本省队训练。家庭不足只能靠体制内的省队国家队的运动员,现在也有,如小田,在吉林省队。这种就普遍缺乏外训资源,想要有得出很大的成绩,如老金。
基本上花滑体制内这种模式的弊端是一定会错过运动员的上升期的,该砸的时候得不到足够的资源,远未触及天赋上限,像双人这种模式还好,男女单。。。基本上都是拿了全国冠才进国家队,然后再熬出成绩才外训,那时候都多大了,宛如孩子死了你来奶了。

所以现在就大部分人都选择自费联系资源针对性提升,平时在俱乐部训练,也就是最近崛起的北京俱乐部模式。
5.老金一直是体制内运动员应该没错,因为他没传出过什么靠自费的传言,如果自费了,以老金粉丝的曝光度自费过一定会说的。最开始是在黑龙江省队,后来平昌前进了国家队。去Bo那外训也是体制内的钱。不同的是,前两年是冬管中心的专款出的钱,这两年又是回到黑龙江省队出钱了,所以外训这事又开始波折了。
但总体而言,运动员话语权越大,越不用遵循体制内这一套整人的规则。比如老金,之前明确拒绝外训,后来一直就在北京俱乐部训练,最近两年更是灵活了天南海北地训练。
不过,在他没攒够成绩的青年组时期,还有成年组初期,照样要看人脸色。比如青年组15岁就能升的时候,估计是为了给ld多拿点牌子,硬是压到18岁才升组。还有平昌奥运赛季只能吃双人的打包节目,节目公认地编的不好。平昌冬奥后,拿了历史性第四,kpi完成了,立刻砸钱给他编的两套节目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还是孩子死了你来奶了的那个意思。当然他那赛季因为个人能力完成的不好,还有又砍衔接的问题,这都是后话了。
完全依赖体制内就是这么多层层关卡,跟这波自费小女单一对比,完全都不是一个量级的。自费的小女单们不但可以自己联系外训,针对性练习舞蹈,还能赛季中随时调整打磨节目,这在之前都是没有过的,之前国家队单人运动员基本都是一套编排从头滑到尾。哦对了,省队模式参考coco,她的节目就很典型的体制内风格,体制内一定要尽快出成绩→所以要保跳跃→所以节目空→所以砍衔接,节目编排赛季中也几乎没有改动。
总之这基本上就能解答lz m的问题,国家队到底是不是进了就是永久性的,体制内和自费的运动员到底是怎么个关系,有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