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用间篇DIY将池的一些基本说明
本将池为个人DIY产物,是在《三国杀·用间篇》的基础上,对官方原版的牌堆组成进行小幅调整,再考量、融合此环境下的特色(毒、赠予机制、负面装备等)后,DIY了54个专用于此环境的武将而来。本将池为独立将池设计,武将不与官方武将混合,所以未考虑与官方武将的交互。如果对用间篇的牌堆尚不了解,可以参考up主紫髯的小乔
@贴吧用户_0X883tG 的专栏www防吞.bilib防吞ili.co防吞m/opus/458207404防吞865631450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
最早做本系列的想法诞生于和朋友面杀了几局用间篇牌堆下的身份局之后。当时我们用的是官方推荐配置,用间牌堆+半个标准牌堆,武将将池则是标准版武将(除孙尚香枭姬改张为次以外)。虽然用间篇有“摸牌获得毒可以直接展示并给别人,不用失去体力”的特殊机制(应该说这点我还是给好评的,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摸牌”行为的价值判断基本不变),但在玩了几局后,还是能明显感觉到有些武将在用间篇的特殊机制下有些水土不服:
·因为毒的存在,洛神这类技能会不受控地获得毒(毕竟不是摸牌获得的)
·同样是因为毒,给别人手牌的价值大幅提升,而获得别人手牌的价值则有所下降
·因为负面装备的存在,一些能够把自己的装备作为技能消耗“脱掉”的武将比起一些技能消耗限定于“手牌”的武将有了更大的优势
诸如此类。而其实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些“偏差”并不是设计时本身就考虑过的强度的一部分,只是单纯的硬搬原版武将,没有考虑这些行为的价值判断在新机制下产生了变化导致的问题。由此,我便有了“针对用间篇单独做一个将池,将这些被改变了价值的行为都作为武将强度的一部分考虑进去”的想法。本系列的武将中,有一部分武将拥有与新机制交互、获利的能力,但这是作为将池里武将强度的一部分考虑过了的,而不是直接搬运原版武将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