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戴纪刚吧 关注:88,208贴子:2,984,239
  • 19回复贴,共1

磨玻璃成分对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病理期IB肺腺癌复发影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Efect of ground‑glass opacity components on the recurrence of pathological stage IB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arbor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tions
磨玻璃成分对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病理期IB肺腺癌复发影响


IP属地:天津1楼2025-02-14 11:43回复
    来自日本顺天堂医院,Kenji Suzuki团队。
    摘要:
    目的:研究毛玻璃影(GGO)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病理(p)期IB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影响。
    方法:在2009年至2021年期间,115例因携带常见EGFR突变的p期IB非鳞状NSCLC患者接受了完全解剖性肺切除术和纵隔淋巴结切除术。根据GGO成分的存在,将患者分为部分固体组和纯固体组。
    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70.2个月。67例(58%)患者被诊断为纯实体瘤,112例(97%)被诊断为腺癌。没有患者接受了辅助治疗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纯固体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明显低于部分固体组(5年DFS: 45.3% vs. 86.8%,p<0.01)。纯固体组的5年累积复发发生率高于部分固体组(49.9% vs. 9.0%,p<0.01)。多变量分析显示,纯实体肿瘤是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预测因子,而病理因素则不是。
    结论:在EGFR突变的p期IB NSCLC中,纯实体瘤是DFS的重要预测因子。在TKIs辅助治疗的决策标准中,应考虑GGO成分的存在。


    IP属地:天津2楼2025-02-14 11:47
    回复
      2025-08-05 03:31: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们回顾性评估了2009年至2021年间344例接受p期IB NSCLC完全解剖切除的患者。其中,115例在排除鳞状细胞癌、EGFR野生型、EGFR状态未知、EGFR罕见突变、未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或术前治疗后纳入本研究(补充图1)。本院根据第八版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类,对每个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并对肿瘤分期进行重新分类。本回顾性研究得到了荣天多大学医学院的机构审查委员会(E23-0255)的批准。因此,政府放弃了对书面知情同意的要求。
      随访和诊断复发:5年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此后每12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每次门诊就诊都进行胸片和血液生化检查,包括癌胚抗原(CEA)。每年进行一次胸部CT或18f-fuoro-2-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检查。必要时进行头颅CT和磁共振成像。复发的诊断是基于癌症复发的放射学证据和/或肿瘤活检的病理证据。
      (二)结果
      患者特征见表1。115例患者中包括44例男性(38%)和71例女性(62%),中位年龄为70岁。60例(52%)患者不吸烟,67例(58%)为纯实体瘤,48例(42%)为部分实体瘤,100例(87%)接受了肺叶切除术。p期IB的细节为浸润性肿瘤≤3cm伴胸膜侵犯56例(49%),浸润性肿瘤单独为3-4cm41例(36%),浸润性肿瘤3-4cm伴胸膜侵犯18例(16%)。112例(97%)患者被诊断为腺癌,3例(3%)患者被诊断为腺鳞状细胞癌。腺癌的主要亚型为54例(48%)乳头状,腺泡42例(38%),实体型9例,贴壁型6例(5%),微乳头1例(1%)。在84例(73%)患者中检测到贴壁成分。最常见的腺癌分级为69例(62%)为2级,32例(29%)为3级,11例(10%)为1级。关于EGFR突变状态,64例(56%)患者第21 L858R外显子缺失,51例(44%)患者第19外显子缺失。34例(30%)患者接受了辅助治疗。与部分固态组相比,纯固态组的CEA水平(p=0.02)、病理肿瘤大小(p=0.04)、淋巴浸润(p=0.02)、血管浸润(p<0.01)均明显高于纯固态组。
      部分固体组从临床(c)期IA到p期IB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纯固体组(83.3% vs. 49.3%,p<0.01)。纯固体组33例患者分期上升的原因为28例(85%),浸润性肿瘤3例(9%),浸润性肿瘤3-4cm,胸膜浸润2例(6%)。部分固态组40例患者分期上升的原因为22例单纯胸膜浸润(55%),浸润性肿瘤3-4cm16例(40%),浸润性肿瘤3-4cm,胸膜浸润2例(5%)。在73例上分期患者中,部分实性组浸润性肿瘤大小为3-4c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纯实性组(45.0% vs. 15.2%,p=0.01)。相比之下,纯固体组的胸膜侵犯率明显高于部分固体组(90.9% vs. 60.0%,p<0.01)。
      生存率
      中位随访时间为70.2个月。部分固体组的DFS明显优于纯固体组(5年DFS,86.8% vs. 45.3%,p<0.01;图1a)。部分固体组的总生存率也明显优于纯固体组(5年生存率:91.0% vs. 81.1%,p=0.09;图1b)。多因素分析显示,CEA(p<0.01)和纯实体瘤(p<0.01)是DFS的独立预后因素(表2),而病理因素和EGFR突变状态则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根据纯固体组和部分固体组的辅助化疗状态评估5年的DFS(图2)。在纯固体组中,佐剂组和非佐剂组之间的DFS无显著差异(5年DFS,43.6% vs. 46.8%,p=0.67;图2a)。在部分固体组中,辅助剂组和非辅助剂组之间的DFS无明显差异(5年DFS:90.9% vs. 85.3%,p=0.83;图2b)。
      疾病进展的模式和进展后的治疗
      115例患者中有37例(32%)检测到疾病进展。最初的疾病进展模式如下: 12例(32%)患者发生局部肿瘤进展,15例(41%)患者发生远处转移,10例(27%)患者同时发生局部肿瘤进展和远处转移。纯固体组的疾病进展率明显高于部分固体组(p<0.01;表3)。图3显示了基于GGO存在或不存在的CIR。有纯固体的患者肿瘤的复发风险高于部分实体肿瘤患者(5年CIR,49.9% vs. 9.0%,p<0.01)。在纯固体组的67例患者中,10例(15%)有局部进展,12例(18%)有远处转移,10例(15%)同时有局部进展和远处转移。在局部组的48例患者中,2例(4%)有局部进展,3例(6%)有远处转移。没有患者同时有局部区域病情进展和远处转移。在局部无进展生存期(91.6 vs. 65.5%,p<0.01;补充图2a)和无远处转移生存期(86.2% vs. 59.6%,p<0.01;补充图2b)。在37例有疾病进展的患者中,31例接受了TKIs治疗(29例一线治疗,2例二线治疗)。6例因年龄导致身体素质下降,2例病情进展,术后拒绝治疗,2例因肺叶切除术后观察肺内复发,不能使用EGFR-TKIs。在纯实体瘤和部分实体瘤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IP属地:天津3楼2025-02-14 11:54
      回复
        讨论
        我们研究了EGFR突变的p期IB NSCLC合并纯实体和部分实体肿瘤患者的术后生存结果。据我们所知,这是对EGFR突变的p期IB NSCLC的首次研究,重点关注放射性GGO成分对生存结果的影响。部分固体组的DFS和OS明显优于纯固体组。
        ADAURA试验证明了术后辅助治疗奥西替尼对EGFR突变的p期IB-IIIA NSCLC [5,6]的有效性。在ADAURA试验中的p期IB人群中,术后奥西替尼组的DFS明显长于术后安慰剂组[5]。在我们的研究中,部分实体瘤组的5年DFS率为86.8%,有利于ADAURA试验中的术后奥西替尼组。在ADAURA试验[6]中,奥西替尼组的5年OS率为94%,与部分固体组的5年OS率(91.0%)相似。考虑到在未接受辅助EGFR-TKIs治疗的部分实体肿瘤人群中具有良好的DFS和OS,辅助奥西替尼对于具有GGO成分的人群可能不是必要的。
        相反,我们发现纯实体肿瘤是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纯实体瘤患者的5年CIR明显高于部分实体瘤患者。此外,在我们的研究中,纯实体瘤组的5年DFS率为45.3%,明显低于ADAURA试验[5]中的奥西替尼组。关于EGFR突变状态与DFS之间的关系,Hattori等人报道,EGFR突变阳性状态是c期IA3/IB腺癌中DFS恶化的预后预测因子。Yang等人也报道了EGFR突变与具有纯固体外观[15]的c期IA/IB腺癌的复发风险增加相关。关于病理分期,Aokage等人报道,EGFR突变体在具有纯固体外观[12]的p期IB腺癌中复发的风险往往增加。考虑到这些报道,放射学纯固体外观似乎与EGFR突变的IB期腺癌中的DFS密切相关。从延长DFS的角度来看,放射学纯实体瘤可能是术后辅助奥西替尼的候选药物。需要进一步研究术后辅助奥西替尼在EGFR突变的p期IB NSCLC中纯实体肿瘤和GGO肿瘤中的影响。
        最近的研究表明,GGO成分在早期NSCLC中的存在对预后的重要性,而显示GGO的肺癌被认为是与纯实体肿瘤[7,8,18]不同的肿瘤类别。在早期肺腺癌中,部分实性肿瘤和纯实性肿瘤之间的基线临床病理和肿瘤特征的显著差异可能与癌变[18]的差异有关。特别是,肺腺癌被认为是一个多步的线性进展,其中前体病变发展为原位腺癌,然后是浸润性腺癌,包括许多主要的鳞状病变[10]。在这个级联反应中,EGFR突变被推测与GGO相关的肺腺癌[10,11]患者的肿瘤生长加速密切相关。同时,纯实体瘤有望重现偏离新生浸润性腺癌[19]的非线性进展。在我们的研究中,纯实体肿瘤是DFS的独立预后因素,且纯实体肿瘤患者的5年CIR明显高于其他那些患者。
        在本研究中,病理因素,如胸膜和淋巴血管侵犯,被认为是DFS和复发的强预后预测因子,而不是预后预测因子。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p期IB,>中60%的人群有胸膜侵犯,比淋巴血管侵犯更常见。事实上,55%的局部复发部位为同侧胸膜播散,在所有胸膜播散的病例中均发现胸膜侵犯。因此,淋巴血管侵犯可能不是DFS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因子。此外,纯固态组和部分固态组之间的胸膜侵犯频率没有明显的差异,提示胸膜侵犯并不是DFS的预测因子
        总之,在EGFR突变的p期IB NSCLC中,纯实体瘤是复发的重要预测因子。放射学上的纯实体肿瘤可能是辅助奥西替尼改善生存结果的候选者,尽管这对于EGFR突变的p期IB NSCLC中存在GGO成分的患者可能不必要。


        IP属地:天津4楼2025-02-14 11:57
        回复
          看了个半懂,有没有课代表总结下、


          IP属地:山东5楼2025-02-14 14:21
          收起回复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2-14 16:29
            回复
              大概意思是不是和主任以前科普的如下内容大致一致?
              磨玻璃成分(贴壁)是重要预后标志。实性结节一旦癌变,浸润起步。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术后病理若没有高危因素,通常不需要辅助治疗。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2-14 16:40
              回复
                没看懂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2-14 17:08
                回复
                  2025-08-05 03:25: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2-14 19:25
                  回复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2-14 22:01
                    回复
                      没懂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2-14 23:13
                      回复
                        以前我从来不关注这些,感觉离自己很远,结果刚刚被查出来左肺上叶尖后段一个磨玻璃密度结节影,肺科普我都会一字不拿的看完,不放过每一条消息,啊,一想到自己肺上长了个,就心烦意乱,辗转难眠!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2-14 23:50
                        收起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5-02-15 22:07
                          回复
                            我的问题是,纯固体组和部分固体组以什么为为评判标准,是影像上的磨玻璃还是病理上的贴壁,还是兼而有之呢???感谢回答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2-21 15: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