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诛仙吧 关注:1,780贴子:232,477
  • 19回复贴,共1

《十问萧鼎》原著读者写给萧鼎的一封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本人思路,ai生文
二楼正文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2-19 12:27回复
    致萧鼎先生:
    提笔写这封信时,我的心情异常复杂。作为《诛仙》的忠实读者,我曾无数次沉浸在你笔下的那个仙侠世界,为张小凡的坎坷命运揪心,为碧瑶的牺牲泪流满面,也为陆雪琪的隐忍与坚守感动。然而,时至今日,我却不得不以质问的口吻,向你提出一些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你是否还记得当初写作《诛仙》的初衷?那时的你,是否也曾为笔下角色的命运辗转反侧,是否也曾为他们的喜怒哀乐而感同身受?《诛仙》之所以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它构建了一个宏大的仙侠世界,更是因为它塑造了有血有肉的角色,讲述了打动人心的故事。可如今,我不得不怀疑,你是否还真正在乎这些角色,还是仅仅将他们当作赚钱的工具?
    二十多年来,碧瑶的生死一直是《诛仙》读者心中最深的执念。她的牺牲是整部作品最动人的篇章,也是无数读者心中永远的痛。然而,这些年来,你却屡屡以“碧瑶复活”为噱头进行商业炒作,却从未让她真正复活。每一次的“复活传闻”都让读者燃起希望,却又一次次被无情地扑灭。你是否想过,这样的行为对读者、对碧瑶这个角色,都是一种伤害?你是否真的在乎过读者的感受,还是只将我们的情感当作牟利的筹码?
    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在新修订版中,你竟然将碧瑶的感情线全部删除。这一举动彻底颠覆了《诛仙》的情感内核,也彻底否定了碧瑶这个角色在整部作品中的意义。她的牺牲、她的爱、她的执着,难道就这样被你轻描淡写地抹去了吗?你是否想过,这样的改动不仅是对角色的不尊重,更是对读者的背叛?
    如今,面对读者的骂声一片,你是否曾感到一丝愧疚?是否曾扪心自问,自己是否背离了当初写作的初心?《诛仙》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它承载了无数读者的青春与情感。而你,作为它的创作者,是否真的对得起这份信任与热爱?
    或许,你会觉得这些问题过于尖锐,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但作为一名深爱《诛仙》的读者,我不得不问。因为我不愿看到一部曾经让我感动落泪的作品,最终沦为商业利益的牺牲品。我也不愿看到那些曾经鲜活生动的角色,最终成为你笔下随意摆弄的棋子。
    希望你能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也希望你能重新找回当初写作的初心。
    此致
    一位失望却依然怀抱希望的读者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2-19 12:28
    回复
      2025-08-03 19:02: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尊敬的萧鼎先生:
      展信时,或许您正坐在电脑前构思新的故事,而我正摩挲着书架上那本2003年首版《诛仙》泛黄的扉页。二十年来,我曾六次重读那段"天地不仁"的开篇,却始终不敢点开您新修订的版本——当我听闻您用红笔划去了碧瑶与张小凡在滴血洞中同生共死的悸动,抹去了满月井里那抹惊心动魄的倒影,我忽然觉得,我们守着的可能不是同一段诛仙往事。
      2005年的深秋,当诛仙连载到碧瑶魂飞魄散时,整个幻剑书盟的讨论版被泪水淹没。有位患癌的读者托朋友转告您,她不怕死亡,只怕等不到碧瑶醒来的那天。您当时在博客写下"每个角色都有其宿命"时,我们以为那是艺术创作的坚持。可当您二十年间数次在书籍封面预告"碧瑶或将归来",在网游宣传片里反复播放合欢铃的残响,在影视改编时暗示"复活名场面",却始终让那个绿衣少女沉睡在狐岐山冰冷的石室里——这究竟是命运的留白,还是商业的留客术?
      新修订版问世那天,我在起点中文网进行了四个小时逐字比对。您删去了张小凡化身鬼厉后说的那句"我在那口古井中看到的人是你啊",却保留了陆雪琪在望月台上所有的情愫。那个宁愿永堕阎罗也要护住爱人的痴情少女,就这样被褪去了灵魂的底色。您说这是"写作早期笔力不足",可当年正是这些生涩却炽烈的文字,让我们在宿舍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得泪湿枕巾。
      这些年总有人说我们"执念太深",可真正让我们心寒的不是碧瑶没有复活,而是您对待自己笔下生命的态度。当碧瑶复活成为网游宣传的噱头,当鬼王宗的野心沦为影视剧炒CP的布景,当您为了配合诛仙动画第二季的播出而修订诛仙原著——那个曾让我们相信"世间真情可撼天地"的诛仙界,是否早已成了提款机里的二进制代码?
      萧鼎先生,您知道吗?二十年前我们省下早餐钱买盗版书的日子,最动人的不是诛仙剑阵的华光,而是字里行间那份对生命的敬畏。而今当您用大数据分析读者偏好,用商业逻辑重构故事脉络时,可还记得那个在深夜里为笔下角色命运辗转难眠的年轻作家?我们仍在等,不是等碧瑶睁开眼睛,而是等您重新找回那支会为虚构人物颤抖的笔。
      此致
      敬礼
      一个守着旧版诛仙等春天的读者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2-19 12:53
      回复
        致萧鼎先生:
        展信安。
        不知您是否还记得青云山下的山海苑,是否还记得滴血洞里相依为命的少年与绿衣少女,是否记得满月井中那一瞥成谶的宿命?我是《诛仙》千万读者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却也是把这本书翻到页角卷起、将"天地不仁"四字刻进青春的人。今日提笔,不为怀旧,只想问您几句压在心底二十年的话。
        【您可还记得当年写作的初衷? 】2003年您在论坛连载时曾说"想写一群有血有肉的人",可如今新修版里碧瑶与张小凡的牵绊被删得七零八落,凡雪恋成了按头官配。当您划去流波山雨夜共伞、大竹峰后山相拥的片段时,可曾想过那些在课桌下偷偷抄写"九幽阴灵 诸天神魔"颂词的少年?我们捧在手心的不是纸片人,是活生生爱过痛过的灵魂啊。
        【您是否早已把角色当作牟利工具? 】二十年来,"碧瑶复活"像吊在羊眼前的胡萝卜,从网游到影视改编,每次商业企划都要把她的衣角掀开示众。可当读者真金白银捧场后,等到的却是新修版彻底抹杀碧瑶情感线的"去痕手术"。那个让张小凡为爱成魔的痴情女子,怎就成了需要被"修正"的笔误?
        【看着修订版书评区血泪交织的控诉,您良心可曾不安?】 我们明白作家有权修改作品,但将核心人物变成单薄符号,与当年您写陆雪琪望月独白时的敬畏心相比,是否太过残忍?有位读者说得好:"删碧瑶线就像拆掉诛仙剑阵的阵眼,整个诛仙世界都在崩塌。"
        曾以为《诛仙》是超越商业的桃源,如今才惊觉青云门早成了流量猎场。若您还存半分对笔下世界的怜惜,可否停下资本裹挟的笔锋?毕竟我们等的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经典",而是那个让少年们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哽咽的,有血有肉的江湖。
        纸短意长,惟愿初心未死。
        一个仍在等待绿衣姑娘归来的读者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2-19 14:57
        回复
          你小子重度也不轻啊,罚你多看几遍萧鼎照片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2-19 15:55
          收起回复
            是我得发一堆*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2-19 16:03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北7楼2025-02-19 16:06
              收起回复
                恕我直言你寫得太有深度了~以鼎沸現在的文化水平可能已經看不懂你寫得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2-19 17:20
                收起回复
                  2025-08-03 18:56: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原著中,碧瑶与陆雪琪的“双线并行”是张小凡(鬼厉)人格转变的核心驱动力。
                  **碧瑶的“牺牲”**是张小凡堕入魔道的直接导火索,她的存在象征着“救赎与遗憾”。她的消失(未复活)为故事注入了永恒的“缺失感”,这种缺失让张小凡的十年挣扎与陆雪琪的隐忍等待有了情感重量。
                  **陆雪琪的“克制”**则代表了正邪对立下的道德困境与深情隐忍。她与张小凡的拉扯之所以动人,恰恰是因为两人之间横亘着碧瑶的阴影、立场的对立以及时间的沉淀。若碧瑶的付出被淡化,这种“跨越阻碍”的艰难感可能被削弱,甚至显得陆雪琪的坚持缺乏足够支撑。
                  修订版若单方面强化陆雪琪线,可能打破了原著精心构建的“三角张力”——不是俗套的爱情争夺,而是命运对个人选择的压迫与反抗。这种张力一旦失衡,故事内核可能从“宿命与救赎”滑向更单薄的“情感选择”。
                  终究,还是落入了俗套,妥协了资本。


                  IP属地:四川9楼2025-02-19 17:26
                  收起回复
                    萧鼎先生:
                    展信安。
                    我是《诛仙》的十年读者,也是曾为书中角色辗转难眠的普通人。深夜提笔,并非想以激烈言辞讨伐,而是想以读者的身份,问您几句或许冒犯、却盘旋心头多年的困惑。
                    您可还记得2003年那个伏案疾书的青年?当年张小凡跌跌撞撞从草庙村走来,碧瑶在满月井前眼波流转,陆雪琪于望月台上剑指苍天——那些字句间分明淌着滚烫的血肉。可如今当我点开新修订版,看着碧瑶身体失踪时连一片衣角都被抹去,忽然觉得诛仙剑阵刺穿的不仅是痴情咒,还有我们曾视若珍宝的仙侠江湖。
                    二十年来,山海苑的"碧瑶复活"招牌立了又拆,合欢铃在每一场游戏周年庆准时作响。我们捧着刚出版的诛仙二追问"铃铛咽,百花凋"的下一句,等来的却是网游和动漫里她衣袂飘飘的建模。先生,当您签下又一份版权出售合约时,可曾听见狐岐山深渊深处传来铃铛的呜咽?那究竟是合欢铃响,还是资本齿轮碾过角色骸骨的声响?
                    新修版中,小凡与碧瑶的竹林拥抱成了被撕去的日历,您说这是"删掉多余词句"。可若连角色最痛彻心扉的羁绊都能一键删除,所谓的"原著"究竟是一方初心未改的砚台,还是任由市场摆布的橡皮泥?当我们看着张小凡的痴情化作轻飘飘的"年少执念",那些在贴吧逐字分析感情线的长夜,是否都成了笑话?
                    如今论坛满屏"诛仙已死"的叹息,您或许觉得这是读者的意气用事。但您可知,仍有人守着狐岐山洞等待绿衣少女归来,有人将旧版泛黄书页锁进檀木盒,有人再次拿笔写"九幽阴灵"时突然哽咽——我们骂的不是改动的文字,而是被背叛的青春。
                    冒昧问先生最后一问:当您提笔删去碧瑶仅剩的一片衣角时,眼前可会闪过当年写下"只为情故,虽死不悔"时颤抖的笔尖?
                    此致
                    一个在诛仙剑痕里老去的读者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2-19 18:18
                    回复
                      三人图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2-19 18:22
                      回复
                        萧鼎先生:
                        展信安。
                        我是《诛仙》的读者,也是曾为书中世界倾注过真心的普通人。十五年前,我在旧书摊翻到那本泛黄的《诛仙》时,以为它只是一本寻常仙侠小说,却未料想会被陆雪琪的孤绝、张小凡的挣扎、碧瑶的"九幽阴灵"攥住魂魄,从此再没能走出来。
                        那时的诛仙像一把钝刀,剖开修仙的皮囊露出凡人血肉:张小凡的挣扎是愚钝的,碧瑶的牺牲是冲动的,陆雪琪的爱是沉默的——可正是这些"不完美",让角色在纸页间有了活人的温度。您曾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可那时的您分明是疼惜笔下众生的,否则怎会让碧瑶的合欢铃在寒冰石室中响了十年,让雪琪的剑光在望月台亮了百回?
                        但不知从何时起,诛仙成了悬在读者心尖的鱼钩。
                        二十年里,"碧瑶复活"像一场轮回的季风,总在作品需要热度时卷土重来:游戏海报上她衣袂翩跹,影视预告里铃铛声若隐若现,甚至诛仙二宣传语都要写上"重大命运转折"。可当我们攥着初版书页冲进新修版,却只见河阳城的烟火气里再无绿衣身影,狐岐山的月光下删去了她最后一点残魂。
                        您说这是"精修原作故事",可那个为爱逆天的碧瑶,不正是原作灵魂里最炽烈的火种吗?当修订版抹去金铃夫人"痴情咒"的因果,当鬼王宗往事成了干瘪注脚,被抽空的何止是碧瑶的故事?那是千万读者用眼泪温养过的、活生生的存在啊。
                        这些年总有人说我们"执念太深",可真正放不下执念的究竟是谁?
                        是宁肯让陆雪琪在青云山头守着一个空洞名分,也不肯给这段三角孽缘痛快结局的笔;是明明早将碧瑶写成符号,却还要拿她衣角的残香当卖点的商人。当诛仙IP的版图越铺越大,张小凡的命数却越走越窄——他被困在情怀的锁链里,成了资本棋盘上不会流血的人偶。
                        萧鼎先生,您还记得小凡在满月井看到的影子吗?
                        当年的您让他看见"碧瑶倒下的身影",如今满月井里映出的,怕是只剩读者攥着旧书单薄的身影了吧?我们不是不能接受悲剧,只是不愿真心被当作炒冷饭的柴薪;不是不能理解修改,只是害怕那些鲜活的悲欢,最终都成了IP商业宇宙里可替换的零件。
                        此刻青云山的雨还在下,可打在脸上的,早分不清是书中人的泪,还是书外人的叹息了。
                        一个被困在诛仙第一部的读者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5-02-19 18:36
                        回复
                          《致萧鼎先生:二十年书卷尘封处,可曾回望青云月?》
                          萧鼎先生:
                          展信时,或许您正坐在洒满商业合同的书案前。而此刻我的窗台上,那套2005年首版《诛仙》正在梅雨季里泛着毛边,像极了我们这些老读者被浸泡二十年的心事。
                          记得初遇诛仙时,合欢铃响彻青云山的震颤至今仍在骨髓里嗡鸣。彼时十六岁的我蜷在宿舍被窝,手电筒的光圈里碧瑶衣角翻飞,那句"九幽阴灵,诸天神魔"的痴绝誓言,让多少人在深夜里把书页攥出了泪痕。那时的文字里住着魂魄,张小凡眼里的血丝都沁着真心。
                          可当新修版书页将滴血洞里的红绳生生剪断,当本该永恒的痴念沦为招商手册里的定期彩蛋,我们不得不问:先生是否早已把判官笔换作了点金杖?二十年间六次"复活企划"像悬在驴子眼前的胡萝卜,可碧瑶姑娘的衣角分明已化作您签字笔下的提成小数点。
                          资本市场教会您用留白制造永恒商机,却忘了凡瑶之约本是不死不休的赤诚。您在新版前言里说"修正年轻时的笔误",可那些被系统化删除的悸动与凝视,不正是诛仙之所以为诛仙的骨血吗?
                          如今打开论坛,满目皆是心碎的老读者在焚烧青春纪念册。那些年我们为碧瑶流的泪,为鬼厉痛的心,倒成了资本棋局里待收割的情怀税。当创作初心沦为IP流水线上的罐头标签,当角色命运变成财务报表的浮动参数,您午夜梦回时,可听见合欢铃在时空裂隙里的呜咽?
                          书案上的商业企划或许能堆砌成山,可青云山上的月光,终究照不进没有魂魄的纸页。
                          一位守着旧版泛黄青春的书迷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5-02-19 18: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