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柏乡县百年城垣
图志 2025年02月15日 07:27 广东
柏乡县城始建于宋,清乾隆三十一年建砖城。周长1017丈,高2.4丈,开四门:北门拱极,西门仰华,东门瞻岱,南门迎薰。城池今无存。

柏乡县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称鄗邑,西汉设柏乡侯国,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此称帝;隋代设柏乡县,史称“槐阳福镇”。境内有千年汉牡丹、仰韶文化遗址、古鄗城遗址、千秋亭遗址、赵孟頫书《贾母贞节碑》等文物古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在柏乡还有冯唐墓。

古鄗城遗址:“鄗”之名称,始见于春秋时期。据《左传》哀公四年(前490)记载:“齐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所记载的邢、任、栾、鄗都是当时重要的城邑。鄗城遗址在今柏乡县固城店一带,当地的村民在此整理农田时,现还有高大的城墙断壁,残墙长约55米、高3米多,为夯土结构,在这个区域里不断发现有断矛、残剑及铜箭镞等兵器。
建立柏乡县后,县城迁于今址。据《柏乡县志》记载:县城城墙原为土城墙,周长6里余。宋太祖3年(970)曾诏修城池。清乾隆31年(1768)知县钟庚华扩修成砖城墙,周长1017丈,基宽2.9丈,高2.4丈,顶宽1.5丈,壕深2丈。清咸丰3年(1853),北城墙遇暴雨冲毁,翌年修复。

1945年柏乡解放后拆除砖墙,城墙废。

除城址外,在柏乡县还有千秋亭。千秋亭是东汉皇帝刘秀的登基处,公元25年6月,刘秀在鄗(今河北柏乡县北)南千秋亭五城陌正式称帝,年号建武,后世称为光武帝。
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光武于是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六月己未,即皇帝位。燔燎告天,鄗于六宗,望于群神……” 刘秀在此恢复了汉室的统治地位,从此开创了东汉王朝二百年的基业。
图志 2025年02月15日 07:27 广东
柏乡县城始建于宋,清乾隆三十一年建砖城。周长1017丈,高2.4丈,开四门:北门拱极,西门仰华,东门瞻岱,南门迎薰。城池今无存。

柏乡县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称鄗邑,西汉设柏乡侯国,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此称帝;隋代设柏乡县,史称“槐阳福镇”。境内有千年汉牡丹、仰韶文化遗址、古鄗城遗址、千秋亭遗址、赵孟頫书《贾母贞节碑》等文物古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在柏乡还有冯唐墓。

古鄗城遗址:“鄗”之名称,始见于春秋时期。据《左传》哀公四年(前490)记载:“齐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所记载的邢、任、栾、鄗都是当时重要的城邑。鄗城遗址在今柏乡县固城店一带,当地的村民在此整理农田时,现还有高大的城墙断壁,残墙长约55米、高3米多,为夯土结构,在这个区域里不断发现有断矛、残剑及铜箭镞等兵器。
建立柏乡县后,县城迁于今址。据《柏乡县志》记载:县城城墙原为土城墙,周长6里余。宋太祖3年(970)曾诏修城池。清乾隆31年(1768)知县钟庚华扩修成砖城墙,周长1017丈,基宽2.9丈,高2.4丈,顶宽1.5丈,壕深2丈。清咸丰3年(1853),北城墙遇暴雨冲毁,翌年修复。

1945年柏乡解放后拆除砖墙,城墙废。

除城址外,在柏乡县还有千秋亭。千秋亭是东汉皇帝刘秀的登基处,公元25年6月,刘秀在鄗(今河北柏乡县北)南千秋亭五城陌正式称帝,年号建武,后世称为光武帝。
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光武于是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六月己未,即皇帝位。燔燎告天,鄗于六宗,望于群神……” 刘秀在此恢复了汉室的统治地位,从此开创了东汉王朝二百年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