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刀郎情结
提起刀郎老师,回忆就拉回到了很远很远的2004年,那时候我正在读初三,学业的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在我那个年代,在那样一个农村家庭,没考上高中的孩子比比皆是,所以我也非常恐惧,害怕我会考不上高中,毕竟我姐姐就是因为没考上高中早早地去外出打工了。因此我很努力地学习,我那时候是住校生,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在学习中度过,除了学习之外我没有什么其他的爱好,如果有的话,可能就是听“随身听”了。那个年代的手机还没流行起来,我印象中班主任那时候用的手机还是“小灵通”,个别家境富裕的同学也有“小灵通”,但“小灵通”并不是我们现在使用的这种智能手机,除了打电话外没有其他的功能。如果想要听歌的话,就得用专门的播放工具“随身听”了。班里的同学,只要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几乎人手一部“随身听”。我的那部“随身听”是姐姐淘汰下来的一部老掉牙的“随声听”,播放磁带的时候噪音很大,和其他同学索尼牌子的“随身听”自然是比不成,但我已经很知足了。那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放假了出去买一盘磁带听,一盘磁带便宜一点的好像两三块钱,贵一点的五六块钱,磁带也不知道算正版还是盗版,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几块钱也不算小数目了,毕竟我在学校一周的生活费就五十块钱。家里那时候真的很贫穷,甚至我每周末回家一趟去拿生活费,五十块钱都是父母向亲戚借的。我听歌很随性,听同学说谁的歌好听,就去买谁的磁带,那时候买过的磁带太多了,像周杰伦、孙燕姿、萧亚轩、孟庭苇、许美静、郑智化、刘德华、张学友、许巍、郑钧等等,当然这其中自然有刀郎老师的磁带。
我查了下,《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张专辑是在2004年1月6日发行的,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大概在一个周末吧,我从学校回家去拿生活费,突然在街道上到处都能听到《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首歌,大大小小的商铺竞相放着刀郎的歌,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给我的感觉是粗犷、豪放、沧桑、潇洒不羁,感觉唱这首歌的人一定是站在沙漠里,长发飘飘的形象,那天我果断买了一盘刀郎的磁带。回到学校之后,反复地听着刀郎的歌,和同学热烈地进行讨论,一如之前讨论周杰伦的歌一样。当时我的看法是,周杰伦跟刀郎的歌,都让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周杰伦算是剑走偏锋、词曲诡异,如果有猎奇心理的人应该会更喜欢周杰伦。而我更偏爱刀郎,首先我本身就是乌鲁木齐人,刀郎的歌曲融入民族乐器、充满西域特色、歌曲旋律极具感染力,让我有一种切身的体会,其次刀郎的嗓音独特、唱功了得是周杰伦比不了的。那时候的自己和同学为了刀郎和周杰伦孰强孰弱的问题争得脸红脖子粗,现在偶尔也会在抖音上刷到类似的争论,我一般就快速划过了,不参与这些争论,但心中的想法如二十年前一样,我始终站在刀郎老师这一边。
说句题外话,又过了一年,我升入高中,一首《月亮之上》又流行了起来,当时我感觉唱这首歌的女歌手的声音有一种女版刀郎的感觉,因此对凤凰传奇这个组合也充满了好感,后来为此我和一个同学激烈地争论,那个同学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药,笃定地说凤凰传奇的歌很一般,现在虽然火,但最后注定会昙花一现,我自然要跟他唱反调,我说,你等着瞧吧,再过十年、二十年以后,凤凰传奇依然会很火。现在看来,我的眼光很准,不管是刀郎老师亦或是凤凰传奇,现在依旧是音乐界的顶流。我那个老掉牙的“随声听”在那一年终于还是报废了,买不起“随身听”的我买了一个“八匹马”,不到十块钱好像,那是一个微型的收音机不带天线,只能搜索到五六个电台,我能记得那时候在学校宿舍里,睡觉前打开收音机,戴上耳机,经常就能听到电台里放刀郎老师的歌。新疆是刀郎老师的发迹之地,新疆的人民也非常喜欢刀郎老师,那时候我经常能听到当地的电视台、电台在放刀郎老师的歌,我也一度以为刀郎老师就是土生土长的新疆汉族人。在乌鲁木齐,博物馆挂着刀郎老师的画像,八楼也确实保留了2路公交车的站名,二道桥大巴扎依旧繁华、五一夜市早已没落……
提起刀郎老师,回忆就拉回到了很远很远的2004年,那时候我正在读初三,学业的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在我那个年代,在那样一个农村家庭,没考上高中的孩子比比皆是,所以我也非常恐惧,害怕我会考不上高中,毕竟我姐姐就是因为没考上高中早早地去外出打工了。因此我很努力地学习,我那时候是住校生,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在学习中度过,除了学习之外我没有什么其他的爱好,如果有的话,可能就是听“随身听”了。那个年代的手机还没流行起来,我印象中班主任那时候用的手机还是“小灵通”,个别家境富裕的同学也有“小灵通”,但“小灵通”并不是我们现在使用的这种智能手机,除了打电话外没有其他的功能。如果想要听歌的话,就得用专门的播放工具“随身听”了。班里的同学,只要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几乎人手一部“随身听”。我的那部“随身听”是姐姐淘汰下来的一部老掉牙的“随声听”,播放磁带的时候噪音很大,和其他同学索尼牌子的“随身听”自然是比不成,但我已经很知足了。那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放假了出去买一盘磁带听,一盘磁带便宜一点的好像两三块钱,贵一点的五六块钱,磁带也不知道算正版还是盗版,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几块钱也不算小数目了,毕竟我在学校一周的生活费就五十块钱。家里那时候真的很贫穷,甚至我每周末回家一趟去拿生活费,五十块钱都是父母向亲戚借的。我听歌很随性,听同学说谁的歌好听,就去买谁的磁带,那时候买过的磁带太多了,像周杰伦、孙燕姿、萧亚轩、孟庭苇、许美静、郑智化、刘德华、张学友、许巍、郑钧等等,当然这其中自然有刀郎老师的磁带。
我查了下,《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张专辑是在2004年1月6日发行的,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大概在一个周末吧,我从学校回家去拿生活费,突然在街道上到处都能听到《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首歌,大大小小的商铺竞相放着刀郎的歌,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给我的感觉是粗犷、豪放、沧桑、潇洒不羁,感觉唱这首歌的人一定是站在沙漠里,长发飘飘的形象,那天我果断买了一盘刀郎的磁带。回到学校之后,反复地听着刀郎的歌,和同学热烈地进行讨论,一如之前讨论周杰伦的歌一样。当时我的看法是,周杰伦跟刀郎的歌,都让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周杰伦算是剑走偏锋、词曲诡异,如果有猎奇心理的人应该会更喜欢周杰伦。而我更偏爱刀郎,首先我本身就是乌鲁木齐人,刀郎的歌曲融入民族乐器、充满西域特色、歌曲旋律极具感染力,让我有一种切身的体会,其次刀郎的嗓音独特、唱功了得是周杰伦比不了的。那时候的自己和同学为了刀郎和周杰伦孰强孰弱的问题争得脸红脖子粗,现在偶尔也会在抖音上刷到类似的争论,我一般就快速划过了,不参与这些争论,但心中的想法如二十年前一样,我始终站在刀郎老师这一边。
说句题外话,又过了一年,我升入高中,一首《月亮之上》又流行了起来,当时我感觉唱这首歌的女歌手的声音有一种女版刀郎的感觉,因此对凤凰传奇这个组合也充满了好感,后来为此我和一个同学激烈地争论,那个同学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药,笃定地说凤凰传奇的歌很一般,现在虽然火,但最后注定会昙花一现,我自然要跟他唱反调,我说,你等着瞧吧,再过十年、二十年以后,凤凰传奇依然会很火。现在看来,我的眼光很准,不管是刀郎老师亦或是凤凰传奇,现在依旧是音乐界的顶流。我那个老掉牙的“随声听”在那一年终于还是报废了,买不起“随身听”的我买了一个“八匹马”,不到十块钱好像,那是一个微型的收音机不带天线,只能搜索到五六个电台,我能记得那时候在学校宿舍里,睡觉前打开收音机,戴上耳机,经常就能听到电台里放刀郎老师的歌。新疆是刀郎老师的发迹之地,新疆的人民也非常喜欢刀郎老师,那时候我经常能听到当地的电视台、电台在放刀郎老师的歌,我也一度以为刀郎老师就是土生土长的新疆汉族人。在乌鲁木齐,博物馆挂着刀郎老师的画像,八楼也确实保留了2路公交车的站名,二道桥大巴扎依旧繁华、五一夜市早已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