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交流吧 关注:19贴子:355
  • 0回复贴,共1

一文搞定缓冲液:概念、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缓冲液制备包括:选择缓冲液、计算用量、量取、溶解、pH调节与溶液定容。所有这些步骤都需要仔细优化,以确保实验成功。1.选择缓冲液Step 1. 明确实验体系的pH需求缓冲液的pKa值决定了其有效缓冲范围(通常为pKa ±1),需优先选择pKa最接近目标pH的缓冲体系。比如:
目标pH=7.4时,可选HEPES(pKa=7.5)或磷酸盐(pKa2=7.2);
目标pH=8.3时,Tris-HCl(pKa=8.1)优于甘氨酸(pKa=9.8)。
Step 2. 评估实验特异性要求针对特定实验优化的成熟体系,直接标准化缓冲液,采用可确保结果可比性与重现性。比如:
分子生物学:TAE(Tris-乙酸-EDTA,pH≈8.3)用于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蛋白质研究:PBS(磷酸盐缓冲液,pH7.4)适用于免疫印迹与细胞固定;
细胞培养:碳酸氢盐/CO₂体系(pH7.2-7.4)匹配细胞代谢需求。
定制缓冲液:当标准体系存在干扰(如金属螯合、紫外吸收)时,需设计新型缓冲剂(如MOPS替代Tris用于RT-qPCR)。
Step 3. 兼容性验证与参数修正
温度敏感性:Tris等缓冲液的pKa随温度显著变化(ΔpKa/℃≈-0.03),需根据实验温度校准pH;
离子干扰:避免使用含磷酸盐的缓冲液进行钙依赖性实验(易形成Ca₃(PO₄)₂沉淀);
检测兼容性:排除在260/280 nm有吸收的缓冲液(如Citrate)用于核酸定量。
Step 4. 配方确认与配制优化
摩尔浓度计算:依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确定弱酸/共轭碱比例;
组分纯度:使用分子生物学级试剂(如无DNase/RNase认证)避免酶活性抑制;
灭菌处理:高温敏感缓冲液(如Tris-EDTA)需过滤除菌而非高压灭菌。


IP属地:河北1楼2025-03-04 11: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