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才智
弁言
题画诗,是指画家或鉴赏者根据绘画的内容所感而作之诗。一言以蔽之,即赏画者对绘画题材、内容、思想的评定,是对作品格调的艺术总结。或即兴,或酝酿,或自题,或他题,或题画内,或题画外。
广义的题画诗,除指题在画上的诗外,还可包括咏画论画赞画诗,即观画人因画作内容有感而发,可以脱开画面独立存在的诗作。早期的“题画诗”大多属于此类。这类诗作,或评论绘画的艺术价值而抒发审美观感,或借画抒怀寄寓家国身世之感,或分析画风而议论画理,或开拓画面而深化意境,内容极为繁复。
狭义的题画诗则是专指画家在画幅完成之后、抒发画中意境所赋、题写在画幅上的诗作。这类作品以书法为媒介,把诗直接题写于画面上,使诗与画作相融合,构成有机的统一体,同时也便有了独特的艺术内涵。这种狭义的题画诗集诗、书、画为一体,是中国特有的文艺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指出:“在画幅上题诗、写字,藉书法以点醒画中的笔法,藉诗句以衬出画中意境,而并不觉其破坏画景(在西洋画上题句即破坏其写实幻境),这又是中国画可注意的特色。”(《美学与意境》151-152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
清人方薰《山静居论画》云:“款题图画,始自苏米。”虽然苏轼的画迹存世仅数幅,且多是一时遣兴之作,并无题诗。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题画诗。《式古堂画考》卷十一认为,直接题写画面之诗,自苏轼题文同《竹枝图》始。《题文与可墨竹》叙云:“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侧。” 虽是“作诗其侧”,与后来题画诗在画面上的位置不同,但这毕竟已是题诗于画上,与另纸书之的题画方式有了本质的区别,以致这种“文画苏题”的形式成了当时和后来人们鉴别文同画作真伪的一个标准(参见张高评《宋诗之传承与开拓》265页,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杨学是《诗画的晤对与璧合———论题画诗》,《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张晨《中国诗画与中国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177-178页)则认为,“文人画”理论的奠基者苏轼首开画内他题诗的记录。他的《题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首画内题诗(准确地说,是书诗于卷末),是题画诗由画外步入画内的最初标志。
凡例
一、 本《汇编》取广义的题画诗,编录苏轼咏画题画论画诗共计102题157首。主要参考了以下四种文献及《苏轼题画诗 相关研究文献》的有关论文:(1)李栖《两宋题画诗论》(台北:学生书局,1994年7月;又见于李栖《苏氏兄弟绘画观的考察——以题画诗、画题跋作比较》,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所主编《第一届宋代文学研讨会论文集》348页,高雄: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5月),该文统计苏轼题画诗有96题145首。(2)《四部丛刊》本《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一至卷十二“书画类”共计70题114首,其中“画类”63题104首。(3)南宋孙绍远编选《声画集》八卷(有《四库全书》本)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题画诗总集,分类有古贤、故事、佛像、神仙、美人、山水、林木、花卉、畜兽、虫鱼等26门,收录唐宋以来咏画之作近八百首,其中苏轼夺魁,凡146首(据张高评《宋诗之传承与开拓》365页,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4)清康熙陈邦彦等编选《历代题画诗类》一百二十卷是目前研究中国题画诗最有参考价值的巨著,分为天文、地理、山水、名胜、写真、树石、花卉、人事、杂题等30类,录诗8962首,其中两宋题画诗1189首,114人,仍以苏轼居冠,凡109首(据东方乔《题画诗艺术价值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二、 本《汇编》根据苏轼咏画题画诗所咏所题画科,分为人物、山水、马牛、竹石花鸟虫鱼及其它四类。其中人物类26题,山水类29题,畜兽类14题,竹石花鸟虫鱼及其它类33题。中国绘画的传统分类,有的分四科(门),有的分六科、八科、十科以至十三科。最简单的分法,即分人物、山水和花鸟三科。其中“花鸟画”一科内,包括了松竹、蔬果、虫鱼、畜兽和“博古”等。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所记唐画有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和花鸟等六科(门),据王伯敏《从画花画鸟到花鸟画的形成》(收入其《中国绘画通史》下册附录,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12月)云,这是“花鸟”二字作为画科,在我国绘画史上第一次被提出。宋人《宣和画谱》(《丛书集成初编》本一六三二至一六三三册)分为十科门,即道释、人物、宫室、蕃族、山水、龙鱼、畜兽、花鸟、墨竹和蔬果。
三、 本《汇编》文字主要依据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2月第1版,1996年11月第4次印刷),参校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每首诗题之后附《苏轼诗集》、《苏轼诗**注》之页数。
弁言
题画诗,是指画家或鉴赏者根据绘画的内容所感而作之诗。一言以蔽之,即赏画者对绘画题材、内容、思想的评定,是对作品格调的艺术总结。或即兴,或酝酿,或自题,或他题,或题画内,或题画外。
广义的题画诗,除指题在画上的诗外,还可包括咏画论画赞画诗,即观画人因画作内容有感而发,可以脱开画面独立存在的诗作。早期的“题画诗”大多属于此类。这类诗作,或评论绘画的艺术价值而抒发审美观感,或借画抒怀寄寓家国身世之感,或分析画风而议论画理,或开拓画面而深化意境,内容极为繁复。
狭义的题画诗则是专指画家在画幅完成之后、抒发画中意境所赋、题写在画幅上的诗作。这类作品以书法为媒介,把诗直接题写于画面上,使诗与画作相融合,构成有机的统一体,同时也便有了独特的艺术内涵。这种狭义的题画诗集诗、书、画为一体,是中国特有的文艺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指出:“在画幅上题诗、写字,藉书法以点醒画中的笔法,藉诗句以衬出画中意境,而并不觉其破坏画景(在西洋画上题句即破坏其写实幻境),这又是中国画可注意的特色。”(《美学与意境》151-152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
清人方薰《山静居论画》云:“款题图画,始自苏米。”虽然苏轼的画迹存世仅数幅,且多是一时遣兴之作,并无题诗。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题画诗。《式古堂画考》卷十一认为,直接题写画面之诗,自苏轼题文同《竹枝图》始。《题文与可墨竹》叙云:“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侧。” 虽是“作诗其侧”,与后来题画诗在画面上的位置不同,但这毕竟已是题诗于画上,与另纸书之的题画方式有了本质的区别,以致这种“文画苏题”的形式成了当时和后来人们鉴别文同画作真伪的一个标准(参见张高评《宋诗之传承与开拓》265页,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杨学是《诗画的晤对与璧合———论题画诗》,《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张晨《中国诗画与中国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177-178页)则认为,“文人画”理论的奠基者苏轼首开画内他题诗的记录。他的《题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首画内题诗(准确地说,是书诗于卷末),是题画诗由画外步入画内的最初标志。
凡例
一、 本《汇编》取广义的题画诗,编录苏轼咏画题画论画诗共计102题157首。主要参考了以下四种文献及《苏轼题画诗 相关研究文献》的有关论文:(1)李栖《两宋题画诗论》(台北:学生书局,1994年7月;又见于李栖《苏氏兄弟绘画观的考察——以题画诗、画题跋作比较》,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所主编《第一届宋代文学研讨会论文集》348页,高雄: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5月),该文统计苏轼题画诗有96题145首。(2)《四部丛刊》本《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一至卷十二“书画类”共计70题114首,其中“画类”63题104首。(3)南宋孙绍远编选《声画集》八卷(有《四库全书》本)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题画诗总集,分类有古贤、故事、佛像、神仙、美人、山水、林木、花卉、畜兽、虫鱼等26门,收录唐宋以来咏画之作近八百首,其中苏轼夺魁,凡146首(据张高评《宋诗之传承与开拓》365页,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4)清康熙陈邦彦等编选《历代题画诗类》一百二十卷是目前研究中国题画诗最有参考价值的巨著,分为天文、地理、山水、名胜、写真、树石、花卉、人事、杂题等30类,录诗8962首,其中两宋题画诗1189首,114人,仍以苏轼居冠,凡109首(据东方乔《题画诗艺术价值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二、 本《汇编》根据苏轼咏画题画诗所咏所题画科,分为人物、山水、马牛、竹石花鸟虫鱼及其它四类。其中人物类26题,山水类29题,畜兽类14题,竹石花鸟虫鱼及其它类33题。中国绘画的传统分类,有的分四科(门),有的分六科、八科、十科以至十三科。最简单的分法,即分人物、山水和花鸟三科。其中“花鸟画”一科内,包括了松竹、蔬果、虫鱼、畜兽和“博古”等。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所记唐画有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和花鸟等六科(门),据王伯敏《从画花画鸟到花鸟画的形成》(收入其《中国绘画通史》下册附录,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12月)云,这是“花鸟”二字作为画科,在我国绘画史上第一次被提出。宋人《宣和画谱》(《丛书集成初编》本一六三二至一六三三册)分为十科门,即道释、人物、宫室、蕃族、山水、龙鱼、畜兽、花鸟、墨竹和蔬果。
三、 本《汇编》文字主要依据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2月第1版,1996年11月第4次印刷),参校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每首诗题之后附《苏轼诗集》、《苏轼诗**注》之页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