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标定高锰酸钾这个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上周蜀黍在使用高锰酸钾滴定产品的时候出现了超百产率,于是决定标定一下高锰酸钾。
实验方案是这样的,实验室有的是草酸钠溶液和浓硫酸,电加热炉,开始后蜀黍按照师兄的方法,是直接往草酸钠加入浓硫酸,加热,最后开始标定,然而实验现象是非常不理想,五六毫升高锰酸钾就褪色了(参照草酸钠浓度按照理论计算约需要25毫升)
出现这么离谱的结果后我们推测是草酸钠与浓硫酸加热时草酸被分解成二氧化碳了,然后我们用了其他方案补救。
1.草酸钠加入稀释后的稀硫酸加热,现象依旧没变化。
2.草酸钠单独加热,再加入浓硫酸,滴入浓硫酸的过程出现大量气泡,疑似分解出二氧化碳,现象同样不理想
3.草酸钠单独加热,再加入稀硫酸,虽然没有出现气泡,但是现象依旧是五六毫升就变色了。
继续失败的标定后蜀黍认为可能是加热温度没有严格控制在75-85,但师兄说这个不重要,想请问各位同学学长学姐有没有什么见解,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上周蜀黍在使用高锰酸钾滴定产品的时候出现了超百产率,于是决定标定一下高锰酸钾。
实验方案是这样的,实验室有的是草酸钠溶液和浓硫酸,电加热炉,开始后蜀黍按照师兄的方法,是直接往草酸钠加入浓硫酸,加热,最后开始标定,然而实验现象是非常不理想,五六毫升高锰酸钾就褪色了(参照草酸钠浓度按照理论计算约需要25毫升)
出现这么离谱的结果后我们推测是草酸钠与浓硫酸加热时草酸被分解成二氧化碳了,然后我们用了其他方案补救。
1.草酸钠加入稀释后的稀硫酸加热,现象依旧没变化。
2.草酸钠单独加热,再加入浓硫酸,滴入浓硫酸的过程出现大量气泡,疑似分解出二氧化碳,现象同样不理想
3.草酸钠单独加热,再加入稀硫酸,虽然没有出现气泡,但是现象依旧是五六毫升就变色了。
继续失败的标定后蜀黍认为可能是加热温度没有严格控制在75-85,但师兄说这个不重要,想请问各位同学学长学姐有没有什么见解,问题到底出在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