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09日漏签0天
香港电影吧 关注:525,979贴子:3,038,46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香港电影吧
>0< 加载中...

为什么现在没有好看的港片了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写手清龙
  • 鬼马双星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近年来香港电影面临的挑战和变化确实影响了其产出和风格,导致观众感觉“没有好看的港片”。以下是几个主要原因和现状分析:
---
### **1. 人才流失与产业重心转移**
- **北上发展**:自2000年后,大量香港导演、编剧、演员转向内地市场(如徐克、陈可辛、周星驰等),参与合拍片或纯内地项目。香港本土团队的核心创作力量被稀释。
- **青黄不接**:老一辈影人逐渐淡出,新生代演员和导演(如谢霆锋、麦浚龙)虽有一定突破,但市场影响力和作品数量有限,难以重现黄金时代的“巨星效应”。
---
### **2. 市场格局变化**
- **内地市场主导**:内地票房市场规模远超香港本土(2023年内地票房超500亿人民币,香港仅约10亿港元),电影投资更倾向于符合内地观众审美的题材(如主旋律、大特效、喜剧)。纯港式警匪、黑帮、无厘头喜剧等类型受限。
- **合拍片的“妥协”**:为通过内地审查并兼顾两地市场,许多合拍片在剧本、台词甚至演员选择上需平衡,导致港片原有的犀利社会批判、黑色幽默等特色被弱化。
---
### **3. 本土创作空间受限**
- **题材敏感性与审查**:香港社会近年来的变化也间接影响创作。部分涉及政治隐喻或社会现实题材的电影(如《十年》)引发争议,导致投资者更趋谨慎。
- **类型单一化**:近年香港本土电影以警匪片为主(如《拆弹专家》《怒火·重案》),虽然制作精良,但同质化严重,缺乏过去武侠、僵尸、市井喜剧等多元类型的创新。
---
### **4. 全球竞争与观众口味变化**
- **流媒体冲击**:Netflix、Disney+等平台提供了大量国际优质内容,观众选择更多元,港片需与全球作品竞争。
- **怀旧滤镜与情怀消耗**:观众对“港片黄金时代”的滤镜过重,容易忽视新片的创新尝试(如《智齿》《正义回廊》等风格化作品),同时部分续作过度消费IP(如《无间道》翻拍、《窃听风云》系列),口碑参差。
---
### **5. 仍有佳作,但需“淘金”**
近年并非没有高质量港片,只是需从大量商业片中筛选:
- **现实题材**:《树大招风》(2016)、《一念无明》(2016)、《浊水漂流》(2021)聚焦社会边缘人群,保留港片批判精神。
- **类型突破**:《智齿》(2021)以黑白影像探索罪案美学;《正义回廊》(2022)以庭审戏剖析人性,票房口碑双赢。
- **作者电影**:许鞍华、王家卫等导演仍坚持作者性,如《第一炉香》(2021)、《繁花》(2023剧集,王家卫执导)。
---
### **未来展望**
- **本土新力量**:香港政府通过“电影发展基金”扶持新人,如《灯火阑珊》(2023)、《白日青春》(2022)等独立电影崭露头角。
- **与流媒体合作**:与Netflix、Apple TV+等平台合作或成新出路,突破地域限制(如《九龙城寨·围城》2024尝试动作片国际化)。
- **类型融合**:结合港片传统优势与新技术(如虚拟制作)、新题材(科幻、女性叙事),或能开辟新路径。
---
### **总结**
港片的“黄金时代”难以复制,但并未完全没落。其困境是全球区域性电影产业转型的缩影,而“好看”的标准也随时代变迁。若观众愿意跳出怀旧框架,仍可发现兼具本土特色与新锐表达的佳作。香港电影的未来,或许在于平衡商业与艺术、本土与国际,而非简单重复过去。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香港电影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