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动力源与工作介质
液压系统
介质:使用液压油(矿物油或合成油)。
动力:依赖液压泵产生高压(通常 10-30 MPa),油液不可压缩,能传递巨大推力。
特点:适合高负载、高精度场景,如大直径厚壁管弯曲。
气动系统
介质:压缩空气(可压缩气体)。
动力:由空气压缩机提供(压力通常 0.4-1.0 MPa),压力较低。
特点:适合轻负载、快速动作,如小型薄壁管加工。

2. 输出力与精度
液压:
输出力大,可稳定维持高压,适合 大扭矩、高精度 弯管(误差±0.1mm)。
油液阻尼效应减少振动,运动更平稳。
气动:
输出力小,受气压波动影响,精度较低(误差±1mm以上)。
空气可压缩性导致动作滞后,重复性较差。
3. 速度与响应
液压:
速度较慢(受油液黏度影响),但加速度可控,适合 低速高力 场景。
气动:
动作速度快(气体流动性好),适合高频次、短行程操作(如送料、夹紧)。
4. 系统复杂度与维护
液压:
结构复杂(需油箱、泵阀、过滤器、冷却器等),维护成本高(油液清洁度关键)。
存在泄漏风险,污染环境。
气动:
结构简单,元件标准化,维护便捷(只需过滤空气)。
泄漏无污染,但需处理冷凝水。
5. 能耗与成本
液压:
能耗高(持续运行液压泵),初始投资大,但长期适用于重载。
气动:
能耗低(压缩机间歇工作),成本低廉,适合小规模生产。
6. 典型应用场景
液压弯管机:
汽车排气管、锅炉管道等 厚壁管、大半径 弯曲。
气动弯管机:
家电线管、家具框架等 小直径薄壁管 快速加工。
总结选择依据
选液压:高力、高精度、重负载。
选气动:低成本、速度快、轻负载。
若需兼顾两者,部分设备会采用 气液联动 设计(如气动送料+液压弯管)。
液压系统
介质:使用液压油(矿物油或合成油)。
动力:依赖液压泵产生高压(通常 10-30 MPa),油液不可压缩,能传递巨大推力。
特点:适合高负载、高精度场景,如大直径厚壁管弯曲。
气动系统
介质:压缩空气(可压缩气体)。
动力:由空气压缩机提供(压力通常 0.4-1.0 MPa),压力较低。
特点:适合轻负载、快速动作,如小型薄壁管加工。

2. 输出力与精度
液压:
输出力大,可稳定维持高压,适合 大扭矩、高精度 弯管(误差±0.1mm)。
油液阻尼效应减少振动,运动更平稳。
气动:
输出力小,受气压波动影响,精度较低(误差±1mm以上)。
空气可压缩性导致动作滞后,重复性较差。
3. 速度与响应
液压:
速度较慢(受油液黏度影响),但加速度可控,适合 低速高力 场景。
气动:
动作速度快(气体流动性好),适合高频次、短行程操作(如送料、夹紧)。
4. 系统复杂度与维护
液压:
结构复杂(需油箱、泵阀、过滤器、冷却器等),维护成本高(油液清洁度关键)。
存在泄漏风险,污染环境。
气动:
结构简单,元件标准化,维护便捷(只需过滤空气)。
泄漏无污染,但需处理冷凝水。
5. 能耗与成本
液压:
能耗高(持续运行液压泵),初始投资大,但长期适用于重载。
气动:
能耗低(压缩机间歇工作),成本低廉,适合小规模生产。
6. 典型应用场景
液压弯管机:
汽车排气管、锅炉管道等 厚壁管、大半径 弯曲。
气动弯管机:
家电线管、家具框架等 小直径薄壁管 快速加工。
总结选择依据
选液压:高力、高精度、重负载。
选气动:低成本、速度快、轻负载。
若需兼顾两者,部分设备会采用 气液联动 设计(如气动送料+液压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