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130,943贴子:3,449,784

施耐德M1919式75毫米山炮和105毫米山炮资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36年广东的陈济棠在德国顾问林德曼的建议下购买了法国施耐德公司的52门M1928式75毫米步兵炮,40门M1919式75毫米轻便山炮,和4门M1919式105毫米重山炮。林顾问身为德国人,却放下心中的成见,向陈济棠推荐宿敌法国人的火炮,可见施耐德火炮必有其过人之处。
系出名门——1914年法国陆军山地部队认为自己装备的施耐德M1906式65毫米山炮威力太弱,已经难以满足未来战争的需要,因此要求施耐德公司研发一款威力更大的山炮,以施耐德公司的研发实力,研发山炮小菜一碟,正当工程稳步推进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法国人想象中的75毫米野战炮骑士对决并没有发生,不讲武德的德国人拉来了 105毫米,150毫米,210毫米以及更大口径的重炮,把法国人炸晕了。法国人这才如梦方醒,现代战争需要重炮,于是要求施耐德公司研发大口径重炮,施耐德公司文思泉涌,设计成功多款重型火炮,其中一款M1917式155毫米榴弹炮极为成功,以至于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都购买的了其生产许可证,并被美国人称为一战最优秀的6英寸榴弹炮。该炮从此确立了155毫米口径为6英寸火炮的主流口径。一战时期法国的优先级别是重炮的研发和生产,山炮的研发和生产级别很低,等到1919年75毫米和105毫米山炮设计投产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
施耐德M1919式75毫米山炮技术数据:
口径:75毫米
炮管长度:1398毫米L18.6倍经
膛线长度:1063毫米
后座距离:1-1.1米
最大射程:9千米
炮口初速:400米/秒
射速:爆发20发/分, 5分钟40发,持续射速120发/小时
炮架:箱式炮架
炮闩:间断螺纹式
放列全重:659千克
行列全重:721千克/740千克
方向射界: 10度(左右各5度)
高低射界:-10度——22度(低轴) 10度——40度(高轴)
火线高度:低轴0.745米 高轴1.11米
炮盾厚度:4毫米
炮轮直径:90厘米
辙距:1.25米
炮组成员:7-8人
驮运速度:5公里/小时
拖曳速度:7公里/小时
鞍具和驮具重量:36千克
弹重:弹重随弹药种类而变化
M1919式75毫米火炮只是法国施耐德公司众多颇为成功的设计其中之一。由于它问世较晚,未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投入使用,但由于它不仅被法国陆军使用,还出口到其他国家,参加过很多局部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被受使用者好评。施耐德M1919式山炮结构简单强度高,射击稳定性高,机动性好,75山炮炮口为75毫米口径,炮管的长度约1.4米,内置24条右旋恒定膛线,缠度为8度,炮闩为施耐德公司祖传的间断螺纹式,后坐力系统为水压制退器,液气复进机。该炮瞄准具为弧形标尺瞄具,与炮身不发生直接接触,在炮组成员在进行瞄准时,只要操作瞄准具,而无须反复调整沉重炮身,既省时又省力 。该炮的后座系统是长后座系统,能够大幅度抵消火炮的后坐力,大幅降低火炮炮架的重量,缺点是炮管回复时间长,降低了火炮的射速。该后座系统能使火炮的后座距离,随着火炮射击仰角的变化而自动变化,保证火炮在最大40度仰角射击时炮尾不接触到地面。该炮使用了分装式炮弹,可调整装药,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作战适应能力非常强,火力覆盖面积广。施耐德山炮法国版使用六种可调整装药,出口中国的是简配版(猴版)只有四种可调整装药。75山炮全装药炮管寿命为7000—8000发。
施耐德75山炮法国版使用的是0-5号六种装药,其中零号是强装药,五号是最小装药。
该炮能发射多种炮弹,在发射M1900 型高爆榴弹时
炮口初速:
零号装药:400米/秒
一号装药:350米/秒
二号装药:280米/秒
三号装药:235米/秒
四号装药:200米/秒
五号装药:165米/秒
其中零号装药时发射M1900型高爆榴弹(含引信5.5千克)炮口初速400米/秒最大射程为7.2千米,发射M1917型高爆榴弹(不含引信6千克)时炮口初速400米/秒最大射程为8.8千米,其中1900型高爆榴弹内置775克炸药,1917型高爆榴弹内置675克炸药。还以可以发射M1897型榴霰弹弹重7.25千克,内置110克黑火药216颗12克铅丸,最大射程大约7.85千米。
中国的减配版炮口初速如下:
一号装药:400米/秒,
二号装药:300米/秒,
三号装药: 240米/秒,
四号装药:185米/秒。
中国版的施耐德山炮在复杂地形作战适应能力比法国版略有下降。虽然法国出口中国的山炮是简配版,但是却很贴心的给中国军队提供了完整的射表。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对此称赞不已,因为完整的射表可以在实战中往往能占据先机。施耐德向中国销售火炮时曾表示该炮精度极佳,无论从各个角度高度射击,炮架非常稳定,指哪打哪弹无虚发。在后来的测试和抗日实战中,中国军人发现施耐德公司并没有夸大,施耐德山炮精度丝毫不逊色于博福斯山炮,优于新锐日本94式和美国M1型75毫米山炮,更不要说那些老式的中俄日德山炮了。
有趣的是中国买的是M1919式山炮,前面一批法国交付的都是M1919式,后面交付的都变成了M1928式。施耐德吸取了之前各型山炮成功的经验,新型山炮不仅性能优异,更考虑了该山炮的驮运挽曳情况,火炮不需要特殊工具可在数分钟之内分解成六到七个部件,重新组装只需10分钟。由于法兰西拥有大量的世界名马(佩而什阿马,布列塔尼马,阿登高地马,珀彻伦马等),驮马,乘马, 挽马各种马匹的质量世界一流,所以施耐德山炮在法军中分解为六部分,重量从116千克到126千克不等,加上轻便的36千克驮具鞍具,每部重量大约在152-162千克不等,这重量对于法国驮马来说就像吃草一样简单。法国施耐德公司意识一战已经结束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该炮必须出口,而其他国家可能没有法国这么多优质的挽马和驮马,如果分解成六部除了马政强国外其他马政垃圾的国家难以承受,所以施耐德工程师考虑到自己的非洲亚洲的殖民地,东欧,奥斯曼,波斯,阿拉伯各国这些东方国家可怜的马政,在山炮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还能分解成七部,重量从95千克到1118.5千克不等。
近代中国的马政比这些国家更烂,所以采用分解成七部,七部重量如下:
1、炮管部:106.5千克
2、套筒和炮尾部:109.5千克
3、前炮架和机轴部:102千克
4、摇架和底座部:118.5千克
5、炮架延伸件和载体防盾部:95千克
6、车轴,车轮,瞄准盒装置部:111千克
7、炮盾,升降杆,瞄准杆,引信装配机部:96千克
然后咱们对比下博福斯M1922式75山炮分解后的重量:

然后对比下斯柯达M1915式75毫米山炮七部分驮载重量(含鞍具驮具重量):

总体来说施耐德山炮重量还是比较轻的。这个重量对于东欧,土耳其,伊朗,阿拉伯各国的骡马基本能满足,但很明显中国骡马难堪重任的。既然驮运难以满足,要想机动只能拖曳运输了。
当时陆军第一强国法兰西炮兵机动条例规定:原则上只要道路条件允许,山炮须拖曳机动。只有道路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才可驮运,长时间驮运将会给骡马带来不可治愈的损害。看来山炮驮运不仅中国人头痛,就连不缺好马的陆军第一强国法国人也非常头痛。
在施耐德公司的工程师合理设计下,施耐德山炮非常便于拖曳运输,运输时,炮架延伸件向前翻折,火炮重心非常合理,在公路上一匹骡马便可挽曳,在野外二匹骡马挽曳,遇到复杂地形时三匹骡马挽曳。当火炮以轮式行驶时,75毫米火炮可以处于“低轴”或“高轴”两种位置。后者尤其适用于火炮在崎岖不平的地面、高草丛或岩石上行驶的情况。
M1919型还有个M1928型的衍生型号,M1928型主要改进是生产性能更好,使用了成本更低,更容易加工的炮盾。所以法国人提供给中国的火炮后来变成M1928式,不是良心发现,而是追求更高利润。需要注意的是,山炮炮轮采用鼓式制动系统,轮式行驶下坡一小时,休息5-10分钟防止制动系统过热,影响制动。现代汽车车轮一般都是碟刹,鼓刹一般是低配车型,但是一百年前鼓刹才是主流,博福斯山炮车轮也是鼓刹。山炮从拖曳状态转移放列状态需要几分钟的时间,从驮运状态转移到放列状态需要10分钟时间。
炮弹基数是200发,金属弹药箱每箱装6发炮弹、药筒和装药,每个骡马驮运2个弹药箱。装榴霰弹的2个弹药箱重122千克,装高爆榴弹则重126千克。弹药箱的驮具和鞍具重量为29千克。进入炮位之前,将骡马远离炮位的地方,拖曳状态由士兵推进炮位,驮运状态由士兵抬进炮位迅速组装成炮,观察员在此之前需要尽可能接近观测敌人,攻击时前5分钟迅速发射40发炮弹,然后火炮迅速转移。整个过程需要在几十分钟内完成。如果需要长时间炮击,火炮射速为120发/小时。
1920年代初,法国施耐德公司为75毫米炮研发出来了尖锐弹,这是一种弹头更尖锐的炮弹,壳厚弹长内置炸药少,是牺牲火炮精度和威力换取射程的炮弹,M1919山炮的最大射程达增加到9.6千米。1923年巴西购入的施耐德M1919/23型75山炮上首次投入使用。这种炮弹对于列强来说是个鸡肋,法军就没有装备它。(法军:一战炮弹库存太多)希腊是法国之外装备该型火炮最多的国家,1940年意大利入侵希腊时,希腊部队装备了120门M1919式105毫米山炮和192门M1919式75毫米山炮,希腊用这些火炮痛扁了意大利法西斯领袖一顿。


IP属地:山东1楼2025-04-22 14:08回复
    M1919式105山炮与75山炮具备同样优点,结构简单,强度高,射击稳定性高,机动性能好,其结构简单,易于检查检修,其零件,接头,活塞,阀门等均可更换。无论射击强度如何, 施耐德火炮炮架均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即使在野战情况下,前线部队也可以通过使用工具和备件来确保该炮保持良好的作战状态。西班牙于1919年采购了不少105毫米山炮,感觉非常好用,干脆在1924年购买了生产许可证,自行生产。1930年代查科战争中,巴拉圭军队使用该款75和105毫米山炮痛击玻利维亚,十几年后,击败玻利维亚的将军凭借这场战争胜利的取得的巨大威望,成功当选巴拉圭总统。
    中国与施耐德105毫米山炮
    中国仅购买了4门施耐德M1919式105毫米山炮,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还买了施耐德105山炮的全部设计制造图纸,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和生产设备工具,悲剧的是中国一门施耐德105山炮也没造出来。虽然中国没有造出105毫米山炮来,可气的是中国的敌人日本却利用缴获中国施耐德105毫米山炮,仿制成功99式10厘米山炮,给与中国军民巨大杀伤。如此让人可悲可气的事情,就是发生在常凯申治下的中国。
    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胜利街101号,厂房错落有致,砖墙斑驳,烟囱高耸,这里便是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太原兵工厂,是近代中国火炮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工业遗产。园区内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独特而醒目,该处是太原兵工厂旧址现在的展览馆,展览馆里面有旧太原兵工厂的镇厂之宝——施耐德索玛膛线机,它主要用来生产炮管里面的膛线。最让人意外的是太原兵工厂的镇厂之宝却不是山西阎锡山购买的,而是四川刘湘将军购买的。

    施耐德索玛膛线机——太原兵工厂镇厂之宝。

    刘湘将军与施耐德公司签订的合川炮厂合同
    刘湘将军统一四川后,为了增强川军的实力,加强中国国防力量,在1934年派人去日本和欧洲考察兵工厂,并请求法国施耐德公司帮忙建立火炮厂,在谈判中,法国施耐德公司表示愿意提供火炮设计图纸,制造图纸,相关技术资料以及制造生产设备和工具的全方位技术支持,双方遂签订合同。合同计划建设月产施耐德105毫米山炮8门,日产炮弹300发的炮厂。该厂准备建在重庆北部的合川,故名合川炮厂,1938年1月,刘湘将军在抵抗日本侵略途中病逝,刘湘将军死后常凯申校长立马将合川炮厂进口的部分机器计60余部截留,此时四川群龙无首,四川省政府不愿支付尾款(商家发货,凯申物流截留,消费者会付尾款继续买?),法方中止供货。合川炮厂希望中央政府接手,兵工专家俞大维也非常乐见自己权职扩大,于是派第四十工厂工务处处长王仍之赴法续订合同。王仍之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科,先后任职上海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和金陵兵工厂,曾参与研制国产迫击炮,是国内少有的精通法语的兵工人才。几经交涉,王仍之顺利结清尾款并监运货品回国。按照原计划,炮厂位于合川,厂房地基已经完成了七七八八。然而1938年10月日军攻陷广州后,中国海运断绝。进口设备必须自越南海防或缅甸仰光上岸,经滇越铁路、滇缅公路运入国内,再转经滇黔、川黔公路运抵重庆合川。兵工署俞大维嫌路途遥远,运输困难,不顾在合川已经找好的厂址,一拍脑门决定改在云南昆明寻找厂址,近接收进口物资。1939年,兵工署在昆明成立第五十二工厂筹备处,由王仍之任筹备处处长,准备在昆明建厂试制施耐德105毫米山炮及山炮弹。当年第五十二工厂一边在山洞建设厂房一边开始购买农民土地兴建厂房,国府兵工署想用法币购买农民土地,抗战时期的法币购买力大家都知道,所以农民则认为你明明可以抢为什么要买呢?遭到百姓阻挠,国府当局则大骂百姓为刁民,没有大局意识,没有家国情怀,使得国家建设的炮厂一再延期。昆明建厂是兵工署专家一拍脑门的主意,后来因施工质量不过关,山洞厂房建设以失败告终,炮厂前期巨额投入付之东流。建设阶段耗费巨大,导致第五十二工厂无力购置后续设备以完善生产线。后来根据厂长王仍之回忆,工厂进口设备多是对半成品进行深加工的特种机器,如膛线机、水压机、高速车床和特大刨床等,虽然是从法国进口的先进设备,但与之配套的普通工作机极少,无法组成完整生产线,因此只能进口半成品炮料加工。为完善生产线,兵工署向施耐德公司增订设备和材料,但购运工作进展缓慢。此外,制造火炮所需的材料专款由孔祥熙领导的中央信托局控制,但连襟哥一直不批。法国战败后,1940年9月,日军出兵越南,第五十二工厂增购设备多被日军缴获,或在抢运过程中遗失。1940年10月,厂区终于落成投产,但火炮生产线尚不健全,造炮原料也严重不足,虽有全套设计图样,却无法生产105毫米山炮和炮弹,到厂进口设备亦因用途过于专一而无用武之地。厂房终于建设好了但是不能生产山炮和炮弹,全体职工都很迷茫,于是兵工专家俞大维做出新的指示,为五十二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俞专家要求五十二厂职工大力生产手榴弹、炸药包、铁丝剪和铁锹。但是由于抗战时期炸药短缺,经常是手榴弹只有空壳,炸药包没有炸药。一个拥有膛线机、水压机、高速车床和特大刨床现代化工厂,变成一个生产冷兵器的工厂。抗战爆发后,日本从中国军队缴获了施耐德105毫米山炮,小日子感觉不错,决定山寨一下,1939年山寨成功,命名为99式10厘米山炮。这个时候,常凯申校长的五十二兵工厂厂房都还没建好。

    合川(52厂)炮厂的机械设备,大都由法国进口而来,在当时的中国非常先进,以该厂的膛线机为例,该膛线机是法国施耐德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索玛(SOMUA)公司生产。位于巴黎塞纳河畔的索玛公司,是法国重要的机床生产厂商,该厂生产索玛多刀头膛线机,是施耐德公司吸取一战经验研发出的新式多刀头膛线机,刘湘将军购买的这台膛线机能够拉制150毫米口径以下所有火炮的膛线,是1920年代最先进的膛线机,在它来中国之前,中国拉制炮管膛线机使用的是单刀头膛线机,精度不光差还费时费工废品率还高,索玛膛线机是多刀头膛线机不仅精度好,还省工省时。但在抗战中国最需要火炮的时候,它却被常凯申校长放在仓库里吃灰。虽然校长不识货,但是山西的造炮专家阎老西识货,一心想挖校长的墙角。抗战胜利后,趁着兵工署大缩编裁员,阎锡山终于把它弄到太原兵工厂了,还顺手打包带走了不少技术资料。日本的94式75毫米山炮本来就是靠着施耐德公司技术研发的,太原兵工厂拿着施耐德公司的专业设备技术资料很快仿制成功94山炮——民36式75毫米山炮,生产了191门,为中华民国火炮工业留下了最后一丝颜面。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同样急需火炮,太原厂制造出近300门该山炮支援前线,极大增强了中国军队在朝鲜山地作战能力。中国仿制的94山炮,所有的炮管膛线都是施耐德索玛(SOMUA)膛线机拉制的。朝鲜战争结束后,该机器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为中国生产75毫米76.2毫米85毫米100毫米105毫米120毫米122毫米炮管膛线,一直到2000年才退役,为中国的火炮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施耐德M1919式105毫米山炮具体性能:
    口径:105毫米
    炮管长度:1304毫米L12.4倍经
    膛线:32条右旋恒定膛线缠度12度
    膛线长度:0.99米
    最大射程:8千米
    射击时火炮长度:3.55米
    炮口初速:350米/秒
    射速:爆发8发/分,五分钟20-30发,持续射击60发/小时
    炮架:箱式炮架
    炮闩:间断螺纹式
    放列全重:750千克
    行列全重:815千克
    方向射界: 9度(左右各4.5度)
    高低射界:-10度——40度
    火线高度:0.79米
    炮盾厚度:4毫米
    炮轮直径:90厘米
    辙距:1.25米
    炮组成员:7-8人
    驮运速度:5公里/小时
    拖曳速度:7公里/小时
    该炮也是采用分装式炮弹,可调整装药,有五种不同装药,发射12千克的高爆弹时,炮口初速如下:
    一号装药:184米/秒
    二号装药:210米/秒
    三号装药:237米/秒
    四号装药:277米/秒
    五号装药:350米/秒
    高爆榴弹有两种,M1919式高爆榴弹内置2.2千克炸药,M1925式高爆榴弹,内置2.4千克炸药。炮弹弹重12千克(含引信)最大射程7.85千米。全装药炮管寿命为7000-8000发
    105毫米山炮可以被分解成七部或者八部,马政比较好的国家一般采用分解成七部,一般马政比较落后的国家一般采取分解成八部分。中国自乾隆以来马政废弛,到了慈禧时期,把马养成驴,满清新政时期慈禧决定革新马政,但为时已晚,随后摄政王,袁世凯,段祺瑞,曹锟吴佩孚,张作霖轮番执政战乱不止,马政建设无从谈起,等到常凯申执政的时候,接手马政是个烂摊子,即使该施耐德105山炮分解成八部分中国骡马都难以驮运。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政局稳定,统治集团野心勃勃,日本马政从1877年开始育种到1939年宣告成功,耗时63年,终于培育成功身高160厘米的驮运160千克的优秀马种。施耐德105山炮中国的骡马驮运不了,日本的东洋骡马却可以驮运。
    施耐德105毫米山炮八部分解重量如下:
    1、炮管部:100千克
    2、套筒部:101千克
    3、摇架和底座部:123千克
    4、前炮架和机轴部:123千克
    5、炮架延伸件和瞄准装置部:102千克
    6、车轮和车轴部:90千克
    7、炮盾和防护罩部:97.5千克
    8、机轴、炮尾、升降杆、引信装配机、测角仪部:81千克


    IP属地:山东2楼2025-04-22 14:18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施耐德105毫米山炮分解后驮具和鞍具的重量是36千克,加上后最重的都基本接近160千克了。中国的骡马基本别想了,还是拖曳比较合适。105山炮拖曳和75炮一样,炮架延伸件向上折叠,一匹马公路拖曳,两匹马野外拖曳,三匹马复杂地形拖曳。该炮炮弹基数是100发,金属弹药箱每箱装4发炮弹、药筒和装药,每匹骡马驮运2个弹药箱。驮运榴霰弹时2个弹药箱重121.5千克,高爆榴弹时127千克,驮炮弹的驮具和鞍具29千克。
      M1919式75毫米和105毫米山炮结构简单,强度高,射击稳性好,精度高。它的方向射界是单腿大架里最高的。如果施耐德75山炮和博福斯75山炮同时对9千米处目标射击,博福斯山炮的射击面积只有施耐德山炮的60%。当然施耐德山炮也不完美。火炮的最大射程都一般都是45度角射击的结果,40度仰角射击射不出最大射程。施耐德山炮要想取得最大射程,必须在炮尾下挖坑或者把炮架垫高。施耐德山炮发射M1917高爆榴弹时40度最大射程8.8千米,和老美的M1a1 75山炮的射程差不多,45度的时候才能打到9千米,发射尖锐弹40度只能打到9.5千米,45度的时候才能9.6千米。105炮也是这样,45度大仰角射击火炮最大射程才8千米。挖坑无所谓,毕竟大部分日本炮最大射程也得挖坑,日本人能挖,中国人当然也可以挖,但是遇到岩石地面挖不动怎么办?最大射程是不是虚标吗?这可比博福斯山炮差了事。还有一点就是施耐德火炮的射速比不过博福斯山炮,原因之一就在于炮闩,间断螺纹没半自动横锲炮闩开锁快,另一个原因是后座距离比博福斯山炮长造成了炮管回复时间比博福斯长,施耐德山炮后座距离1.1-1米,而博福斯山炮的后座距离只有0.95-0.525米。当然这也是有优点,螺栓虽慢但是重量轻,后座距离长能大幅抵消火炮后座力,可以把炮架设计的更轻。这也是施耐德山炮比博福斯轻的主要原因。所以火炮设计是一个折中的产物,一个既要又要的要求肯定设计不出来好火炮。
      抗战期间中国拥有75毫米博福斯山炮的设计图样,也有施耐德105毫米山炮的设计图样,只要政府稍微有点执行能力,中国也不至于抗战期间生产不了火炮。但是让人失望的是国民政府真的一门山野炮也没生产出来。从上文的资料可知博福斯,施耐德,斯柯达山炮咱们的骡马都驮运不了,所以兵工署想把博福斯山炮分解成11部,这样咱们的骡马就能驮运,正当博福斯山炮分解计划进行中,突然因为美国M1式75毫米山炮的到来给叫停了。那你以为中国骡马能拖动美国山炮?结果中国的骡马也驮运不动美国山炮,还得从国外进口骡马,既然美国山炮中国骡马驮运不了,为什么叫停博福斯山炮分解计划?兵工署专家真的很砖家。


      IP属地:山东3楼2025-04-22 14:19
      回复
        西班牙施耐德M1941式75山炮——法国M1919式105毫米山炮在西班牙75毫米口径的衍生炮。


        1940年德国元首挥师西进法兰西,装甲铁骑激战42天,法国大帅贝当举国投降。这下吓坏了法国南面的邻居西班牙的弗朗哥大帅,和元首貌合神离的弗帅深恐元首挥师南下夺取西班牙,便想着依靠比利牛斯山区抵抗德国装甲铁骑,但是西班牙山地炮兵只有施耐德M1919/24式105毫米山炮感觉少了75毫米山炮,于是弗大帅便下令研发新型75毫米山炮。与此同时,法国战败后,施耐德公司人心惶惶,贝当大帅站出来为再次为施耐德公司指明了发展方向:公司要为元首征服世界增砖添瓦,全力为德国生产武器。但是有些技术人员吃不下这么大的饼,不愿为德国效力,于是逃到了国外。邻国西班牙就接收了一批技术人员,在法国西班牙技术人员的支持下西班牙军工厂是把105毫米的炮管换成了22倍口径的75毫米炮管。一年后,西班牙施耐德M1941式75毫米山炮诞生。
        具体性能:
        口径:75毫米
        炮管长度:1830毫米L22倍径
        炮口初速:520米/秒
        高低射界:-10度——40度
        方向射界:7度
        炮架:箱式炮架
        炮闩:间断螺纹式
        最大射程:10480米
        作战重量:764千克
        炮组成员:1+6人
        射速:持续射速3发/分
        该炮采用和105毫米山炮相同的炮架,同样可以分解成八部分,重量比105毫米山炮略重,但是不影响驮运。
        弗朗哥大帅对此很满意,尤其该山炮射程,面对各国新锐山炮丝毫不落下风。该炮一直在西班牙服役到1960年代,最后被意大奥拓M56式105毫米山炮替代。


        IP属地:山东4楼2025-04-22 14:21
        回复

          施耐德75山炮,运输时炮架延伸件向上翻折,重心合适,适合拖曳。

          105毫米山炮

          2马拖曳


          IP属地:山东5楼2025-04-22 14:24
          回复


            上面是中国装备的M1919/28式75山炮
            下面是巴西装备的M1919/23式75山炮



            IP属地:山东6楼2025-04-22 14:26
            回复

              一战后,贝当大帅亲临视察施耐德75山炮样品,并为施耐德公司发展指明了方向!


              IP属地:山东7楼2025-04-22 14:30
              回复
                希腊部队装备了120门M1919式105毫米山炮和192门M1919式75毫米山炮,希腊用这些火炮痛扁了意大利法西斯领袖一顿。

                坐在105毫米山炮休息

                希腊军人摆拍 装弹

                冒着大雪,希腊军人拖曳着M1919式山炮奔赴抗意前线。

                装填75毫米山炮炮弹。


                IP属地:山东8楼2025-04-22 14:3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巴拉圭装备的M1919/27式75毫米山炮和105毫米山炮,并在查科战争中痛击玻利维亚。

                  巴拉圭M1919/27式75毫米山炮

                  巴拉圭M1919/27式105毫米山炮,图中的一位将军,凭借此战胜利的巨大威望,10多年后成为巴拉圭总统。

                  M1919/27式105毫米山炮

                  M1919/27式75毫米山炮


                  IP属地:山东9楼2025-04-22 14:38
                  回复






                    法国驻北非和叙利亚军队装备的105和75毫米施耐德山炮


                    IP属地:山东10楼2025-04-22 14:39
                    回复
                      德意志虽大,但我们已经退无可退,因为身后就是柏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4-22 20:03
                      回复
                        炮霸辛苦,感谢炮霸!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4-22 20:07
                        回复
                          资料非常详实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4-22 20:22
                          回复
                            如果四一式山炮参考改进,射程能不能大幅度提高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4-22 20:23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介绍的非常详细啊。施耐德主要的问题是仰角太低了,对于一款山地作战的榴弹炮来说是硬伤。如果把博福斯山炮的后座距离延长一下,炮闩改成间断螺纹的,以牺牲射速为代价减轻重量的话,不知道合不合适呢?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4-25 22: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