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之诺吧 关注:4贴子:44
  • 0回复贴,共1

桀骜不驯的咆哮与呐喊——赏析邢之诺诗歌《焰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桀骜不驯的咆哮与呐喊——赏析邢之诺诗歌《焰火》
作者:李开
邢之诺的《焰火》是一首充满激情与力量的诗歌,通过聆听小提琴大师列奥尼德·柯岗演奏的《吉普赛之歌》所引发的感悟。诗人将音乐、历史、文化、情感与个人体验融为一体,营造出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笔者从意境和张力、情感与写作手法、修辞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赏析。先附原诗《焰火》:
已逝人生的声音,
犹如裂帛。
各种嗜血蛀骨的冷,
揪咬着我。
龟伏在《呼啸山庄》沉默,
借柯岗先生的社稷 ,
漫卷,
十万骑狼烟,铁马金戈。
斗吞八荒,
展傲大漠。
一江悲沧兮 !
疑是,
九天泻地银河。
又似,
长空霹雳炸落。
刺裂 ,
这片暗不可测的幽冥之国。
灵魂的抗争 !
静观 ,
敛眉的你,
指尖明灭不定的跳跃。
琴弦上的焰火!
看你,
梦游大唐。
夺取 ,
公孙大娘的剑器,
纵横九万里,斩妖屠魔。
抓过 ,
怀素和尚的椽笔,
上下五千年,挥毫泼墨。
乱石穿空,
千钧坠发。
大风起兮云飞扬!
柯岗?柯岗!
---- 奈若何?
血脉贲张的我呀,
暴红了眼 ,
三千丈青丝 , 怒吼撕扯。
绛紫着脸,
为你击节啸歌。
幻化为,
最炙烈冶艳的一丛篝火。
任心潮,
海啸般汹涌喷薄。
让生命,
桀骜狂野的放逐。
决绝的,
天堂与地狱间穿梭。
旋舞飞天,
碎洒 ,
一地妖蓝媚惑。
火树银花不夜空,
用我,
刹那芳华,
摧毁,
地球最最阴暗肮脏的角落。
轮回的隧道,
袅袅寂寞。
与你相视一笑,
飘忽在,
比远方更远的远的风的传说。
一、意境和张力
1. 意境深远,时空交错
诗歌以“已逝人生的声音,犹如裂帛”开篇, 立即将读者带入一种悲怆而壮烈的氛围中。诗人通过《呼啸山庄》的沉默、社稷的漫卷、狼烟铁马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宏大场景,从历史战场到文化梦境(大唐剑器、怀素书法),再到宇宙洪荒(斗吞八荒、展傲大漠),意境不断扩展,张力十足。
2. 张力层层递进
诗歌从“裂帛”的冷峻开始,逐步推向“一江悲沧”“长空霹雳”的极致,再到“灵魂的抗争”,情感与意象的冲突不断升级。尤其是“静观,敛眉的你”与“血脉贲张的我”的对比,将内敛的演奏与狂野的内心形成强烈张力,最终在“火树银花不夜空”中达到高潮。
二、情感与写作手法
1. 情感浓烈,直抒胸臆
诗人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将听琴时的情感爆发得淋漓尽致。从“揪咬着我”的痛苦,到“暴红了眼”“怒吼撕扯”的狂热,再到“用我,刹那芳华,摧毁,地球最最阴暗肮脏的角落”的决绝,情感层层递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2. 写作手法多样
通感:将听觉(琴声)转化为视觉(焰火)、触觉(冷)、动觉(揪咬),如“裂帛”“霹雳炸落”。
象征:柯岗的演奏象征社稷的雄浑,琴弦上的焰火象征生命的燃烧。
时空交错:将历史(大唐剑器、怀素书法)、神话(飞天)、现实(听琴)交织,形成多维度的艺术空间。
三、修辞方法
1. 比喻与拟人
“犹如裂帛”将声音的撕裂感具象化。
“琴弦上的焰火”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视觉的火焰。
“乱石穿空,千钧坠发”赋予自然景象以力量感。
2. 夸张与排比
“三千丈青丝,怒吼撕扯”极言情感的狂暴。
“斗吞八荒,展傲大漠”以排比增强气势。
3. 反复与呼告
“柯岗?柯岗!”直接呼告,强化情感。
“奈若何?”的设问,表达无以言说的震撼。
4. 用典
《呼啸山庄》《吉普赛之歌》、公孙大娘剑器、怀素书法等文化符号,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诗歌的意境宏大、情感浓烈、手法多样,尤其是修辞的运用,使整首诗如同一曲狂野而悲壮的交响乐,读来令人心潮澎湃。
正如文艺评论家徐翎超论邢之诺《焰火》:——琴流天籁之声,诗破地狱之门! 作者天才超绝,无所羁绊。 运笔若风樯阵马,一片神行。 正极奇生,大路出关。气若云岩,笔耸河山! 横绝六合,扫空万古,一曲拭尽英雄泪! 灵魂冲撞的声音,桀骜不驯的咆哮与呐喊!
另附邢之诺简介:女。祖籍南阳,现居北京。斋号“冷逸轩”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家、诗人、音乐评论者、朗诵者。
2013年供职于全国政协礼堂西南厅华宝斋书院。2014年出版个人文集《亢龙无悔》。2019年任中科华企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2021年在北京万科天地成立琅嬛芳音工作室。2022年任将军书画院办公室主任、副秘书长。2023年获任美国FENIX360(霏尼克斯)全球艺术大使。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5-13 15:0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