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8日漏签0天
站长吧 关注:61,213贴子:530,16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站长吧
>0< 加载中...

IT人若是离开了IT还能干什么?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a5图王
  • 1级站长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天一位同事(已30多了),被老板叫到他的办公室去。老总对他说,由于效益不好,公司不再和他续订到期的合同!我看到他很落寞地离去。他前年才结婚,还供着房子,老婆孩子要养,这一下子就失业了,而且又是快过年的时候!我跑去和他道别,他没有说什么,只让我好好干,公司还是大有前途的。 



  他是一个好人,在技术上决不保密。记得三年前我刚进公司的时候,他正是公司的主力,他对我这个应届毕业生十分关照,只要我不懂的,他一定尽力相告。那时公司的老板也很器重他,可能是正当壮年的时候(还有很多剥削价值)。但自去年开始,公司转向了。NET平台,我们都去研发新技术了,原有的PB老版本程序基本上都由一些老程序员来维护(可能老板想他们年龄不小了,学新技术有些障碍)。公司产品的升级工作进展很快,PB版本的程序越来越少了,我们晚上经常加班,而他由于年龄和家庭的缘故,并不经常加班了。    
  我渐渐地从老板对他的态度的变化——从最早的极为欣赏到一般到渐渐地嫌弃。今年公司的效益不太好,也许正是到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时候了? 


  上世纪末那会儿,曾有“做IT,35岁就可以退休”的说法,历经沧海这么多年,35岁退休成了童话,35岁的职业坎儿却无法让众多IT人回避。有人说,可以转为管理,然而管理的一条线就像窄窄的独木桥,又有多少人可以通过呢(据统计平均大约100名程序员也就只有一两个做管理的机会)?转向传统行业?已经30多了,能再重新来过吗?绝大多数平凡IT人的出路又在哪儿呢? 


  35岁对于IT人是个坎儿,过了这个年纪基本技术生涯即告终结,这是IT界多数人认可的。所以,也让IT人着实为35岁后的自己生了不少忧虑:IT人离开IT后能干什么? 

  印象中的IT人都因为职业的缘故而木讷寡言。他们与机器沟通的能力显然优于与人沟通的能力。从机器到人,IT人必须跨过来。 


  IT业的技术语言过于狭窄。社会却是复杂的。IT人的知识面不够广泛。社会上不需要人人都懂如何设计程序,但IT人却必须要懂社会。 



  IT内的项目,有些人也有些经验,但这些经验性的东西多数是专业性的,个别种类项目的经验能否转化为普遍的社会经验,也确实需要时间。 



  这些劣势,可以说,凡是地球上的IT人大概都知道。除了IT,要重新换个活法一时还真的玩不转。 



  但IT人毕竟是IT人。IT是高薪行业,IT人从业几年十几年,一般都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这是IT人比其他行业的人具有的优势。 

  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我认为,后IT人的关键是要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从技术性思维到社会性思维,从而开创人生事业的第二高峰。 

  技术性思维是面向机器的、僵硬的、封闭的、单向性的;社会性思维要求是面向常识和社会的、灵活的、开放的、多向综合的。后IT的人士最需要的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思维一转天地宽。后IT人会发现社会比IT里面其实更精彩。 


  后IT人可以走出来干销售。这个工作富于挑战,而且收入与工作业绩直接挂钩。IT人有很强的技术背景,更擅长发掘产品性能的优缺点,对于IT产品的介绍具有权威性,容易被客户相信。 


  后IT人可以走出程序迷宫来做培训。IT人在运用某一技术语言上相当精深,另外他们在技术研发中的实战经验,对于学员来说也是相当宝贵的教学资源。 

  后IT人也可以由直面数字转为面向众人做咨询。成功的咨询师决不会因为年龄而贬值。有过实际项目经验的IT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强,出身IT的人作为咨询师是其他行业人士无法取代的。还可以做老板,做IT活动策划等等。 

  需要提醒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离开IT,IT人所要做的是不断调整自我,保持对社会的参与激情。阅读一些人际沟通技巧之类的书籍是必要的,还可以参加社会活动,给自己洗洗脑,从以数字中心、个人中心的思维方式转换到以人为中心、社会为中心的模式中。要注意多与人沟通。同时,个人应该尽早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根据新的事业来重新积累,不断升级完善自身的“软硬件”。 
http://www.admin5.com/html/4/3/20070119/34526.html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站长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