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特别注意第14条!

17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8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9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20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21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22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3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24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25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26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2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8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27 要求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