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到这里我也忘了原来要写的是神马东西了。最近短期记忆里丧失,跟头发一样哗哗的掉,真可怕。
看到很多朋友都提到“不能轻轻放下”的例子。我当然知道这有所指。说句心里话,我不觉得凯琳是不能轻轻放下的。她的最爱是空军,而且她也没有对某派做过公鸡神马的,至少我看到的文字中,她不过是引用了大多数人找不到的材料,一方面说明某派不是我的文字里描述的那样“鹤立鸡群”,另一方面说明我当年的文字有太多吹捧,误导读者,“荒诞不经”。
跟凯琳讨论东西比较困难,因为她的材料比任何人都多,动辄引经据典。而我是铁公鸡,很多书只要能从图书馆借,从来都是抄一段然后就还回去,以至于对质的时候手边捉襟见肘。当然,我对任何资料都尊重。无论我相信有关访谈和见证与否,我都愿意有所闻。自己毕竟是票友,免不了写出令自己都汗颜的文字。
但是我还是要犟一下。历史从来都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各种资料的可信度和准确性都不是百分百。我认可某种资料,说句老实话,都是从生活经验和常识判断得来。生活经验不同,自然对资料的判断也不一样。早期我只有几个英/美国作家的材料,其中Reynolds和Whiting的居多。LAH战史那种权威作品,我等是渴望而不可及。所以我根据自己的判断,在有限的资料中选取了我认为比较靠谱的,摒弃了一些很不靠谱的(比如Whiting还八卦派普家里的母女对话啥的),加上自己的一些推测(比如某派的婚姻很政治),凑成了一篇票友文。里面一些后来被点名批评的关键词,神马“要命的幽默感”,“空投坦克”之类的,在我的模糊记忆中来自Whiting,倒不是自创。说实话我的创造能力没那么高,空投坦克那个笑话确实很搞,即使日后怀疑其准确性,我也很喜欢创作这个笑话的态度。选Whiting的半传记小说作资料,而且不知道每句话都需要脚注,算是自己经验不足的错误。(话说脚注太多的作品不见得是好作品啊~~~)但无论如何,关于阿登中某派与其他兄弟部队的比较问题,苦林也好,Reynolds也好,和SS兄弟部队比较,派普战斗群的记载多多(感谢那场审讯),于是我有了Sandig和Hanson成了打酱油的印象。但是我好歹没有描写这两只老兔子是乌合之众,与某派的业绩相比相形见拙的神马的啊。说某派的突破是1 SS中唯一值得提及的成绩,这样的评价来自Reynolds,或者其他什么英文材料(懒惰而记性丧失的人挠头)。(Despite the allocation of SS panzer divisions, the 6th Panzer Army only managed a minor penetration into the northern defensive sector of the U.S. VIII Corps and its advance was thereafter checked by U.S. reinforcements arriving on the northern flank of the offensive)
那篇文是06年的事了,出版在沸腾的雪上面。具体日期不太清楚,大概是那年美丽的冬天(傻笑)。一两年后认识了几个资深的票友,曾经两岸三地HC某派,围着太平洋八卦。大家交换资料互通有无,对某派的资料收集和感悟自然也是到了新的层面。然后某天编辑要我确认一些材料,我挺高兴的意识到,那几个男军迷朋友越来越认真地,票友开始走向专业化。当然,某派艳名登上了纸面印刷品,我候开森啊候开森...10年左右无意中发现凯琳的“荒诞不经”一文,原来她搞到手了LAH战记。这时候的凯琳已经非常专业了,加上LAH战记是很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她开始纠那篇文的错。当然,她大概没时间去查哪些文字是我的臆想哪些来自于某本英文书(英文书和德文书比较,在研究这个特定话题上就是先天不足啊),于是那篇中文传记成了荒诞不经的战后著作中的范例,在她的文中出现频率颇高。
谁看到自己的文被批都不会太舒服。如果凯琳拿出权威的态度来批文,我想她的关键词会是“不准确”,“有失公允”,“查无此据”之类的。但她用了很多望天,耸肩,骠悍的粉丝之类的词,于是这80%的表达方式(据说人在接受他人信息时,20%来自于文字和语言,80%来自于表达方式)深深的伤害了偶脆弱的心灵。我不禁纳闷,一直好好的在灰色空间八卦的网友,这是怎么啦?
看到很多朋友都提到“不能轻轻放下”的例子。我当然知道这有所指。说句心里话,我不觉得凯琳是不能轻轻放下的。她的最爱是空军,而且她也没有对某派做过公鸡神马的,至少我看到的文字中,她不过是引用了大多数人找不到的材料,一方面说明某派不是我的文字里描述的那样“鹤立鸡群”,另一方面说明我当年的文字有太多吹捧,误导读者,“荒诞不经”。
跟凯琳讨论东西比较困难,因为她的材料比任何人都多,动辄引经据典。而我是铁公鸡,很多书只要能从图书馆借,从来都是抄一段然后就还回去,以至于对质的时候手边捉襟见肘。当然,我对任何资料都尊重。无论我相信有关访谈和见证与否,我都愿意有所闻。自己毕竟是票友,免不了写出令自己都汗颜的文字。
但是我还是要犟一下。历史从来都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各种资料的可信度和准确性都不是百分百。我认可某种资料,说句老实话,都是从生活经验和常识判断得来。生活经验不同,自然对资料的判断也不一样。早期我只有几个英/美国作家的材料,其中Reynolds和Whiting的居多。LAH战史那种权威作品,我等是渴望而不可及。所以我根据自己的判断,在有限的资料中选取了我认为比较靠谱的,摒弃了一些很不靠谱的(比如Whiting还八卦派普家里的母女对话啥的),加上自己的一些推测(比如某派的婚姻很政治),凑成了一篇票友文。里面一些后来被点名批评的关键词,神马“要命的幽默感”,“空投坦克”之类的,在我的模糊记忆中来自Whiting,倒不是自创。说实话我的创造能力没那么高,空投坦克那个笑话确实很搞,即使日后怀疑其准确性,我也很喜欢创作这个笑话的态度。选Whiting的半传记小说作资料,而且不知道每句话都需要脚注,算是自己经验不足的错误。(话说脚注太多的作品不见得是好作品啊~~~)但无论如何,关于阿登中某派与其他兄弟部队的比较问题,苦林也好,Reynolds也好,和SS兄弟部队比较,派普战斗群的记载多多(感谢那场审讯),于是我有了Sandig和Hanson成了打酱油的印象。但是我好歹没有描写这两只老兔子是乌合之众,与某派的业绩相比相形见拙的神马的啊。说某派的突破是1 SS中唯一值得提及的成绩,这样的评价来自Reynolds,或者其他什么英文材料(懒惰而记性丧失的人挠头)。(Despite the allocation of SS panzer divisions, the 6th Panzer Army only managed a minor penetration into the northern defensive sector of the U.S. VIII Corps and its advance was thereafter checked by U.S. reinforcements arriving on the northern flank of the offensive)
那篇文是06年的事了,出版在沸腾的雪上面。具体日期不太清楚,大概是那年美丽的冬天(傻笑)。一两年后认识了几个资深的票友,曾经两岸三地HC某派,围着太平洋八卦。大家交换资料互通有无,对某派的资料收集和感悟自然也是到了新的层面。然后某天编辑要我确认一些材料,我挺高兴的意识到,那几个男军迷朋友越来越认真地,票友开始走向专业化。当然,某派艳名登上了纸面印刷品,我候开森啊候开森...10年左右无意中发现凯琳的“荒诞不经”一文,原来她搞到手了LAH战记。这时候的凯琳已经非常专业了,加上LAH战记是很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她开始纠那篇文的错。当然,她大概没时间去查哪些文字是我的臆想哪些来自于某本英文书(英文书和德文书比较,在研究这个特定话题上就是先天不足啊),于是那篇中文传记成了荒诞不经的战后著作中的范例,在她的文中出现频率颇高。
谁看到自己的文被批都不会太舒服。如果凯琳拿出权威的态度来批文,我想她的关键词会是“不准确”,“有失公允”,“查无此据”之类的。但她用了很多望天,耸肩,骠悍的粉丝之类的词,于是这80%的表达方式(据说人在接受他人信息时,20%来自于文字和语言,80%来自于表达方式)深深的伤害了偶脆弱的心灵。我不禁纳闷,一直好好的在灰色空间八卦的网友,这是怎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