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药 名】:飞蓬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飞蓬的花。 【功 效】:发汗解表。 【主 治】:用于温热病。 【性味归经】:辛,凉。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9克。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蓬就是这种花。。。。。。。。。。。。
42楼2012-12-18 13:01
泽漆
【性味】 性微寒,味苦;有毒。
【功能主治】 利尿消肿,化痰散结,杀虫止痒。用于腹水、水肿、肺结核、颈淋巴结核、痰多喘咳、癣疮。

43楼2012-12-18 13:02
黄花菜
黄花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采集】:秋季采挖根,除去残茎,洗净切片晒干。
黄花菜花(4张)
【性味】:甘,平。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性平,味甘,有小毒。 ②《云南中草药选》:甘微辛,平。
【功效】:养血平肝,利尿消肿。 治头晕,耳鸣,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肠下血,水肿,淋病,咽痛,乳痈。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虚下奶,平肝利尿,消肿止血。 《云南中草药选》:镇静,利尿,消肿。 治大肠下血:摺叶萱草根端膨大体十个,水煎服。 治肺热咳嗽,腮腺炎,咽喉肿痛:摺叶萱草根端膨大体五钱,水煎服。
[2] (③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⑥治乳痈肿痛,疮毒:黄花菜根捣敷。 (⑦治小儿疳积:黄花菜叶15克,水煎服。近代中外学者对黄花菜的药用价值更有进一步发现,如日本学者把黄花菜称“健脑菜”:中国《营养学报》曾评价黄花菜,具有显著地降低动物血清胆固醇的作用。人们知道,胆固醇的增高是导致中老年疾病和机体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抗衰老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蔬菜并不多,而黄花菜恰恰具备了这些特点。 常吃黄花菜还能滋润皮肤,增强皮肤的韧性和弹力,可使皮肤细嫩饱满、润滑柔软,皱褶减少、色斑消退、增添美容、黄花菜还有抗菌免疫功能,具有中轻度的消炎解毒功效,并在防止传染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黄花菜是近于湿热的食物,疡损伤、胃肠不和的人,以少吃为好,平素痰多,尤其是哮喘病者,不宜食用。

45楼2012-12-18 13:02
一串红

全草能凉血、消肿、解毒。用于疔疮初起,纱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
46楼2012-12-18 13:03
小窃草
生长环境:生长于杂木林、林缘、路旁、河沟边以及溪边草丛,海拔150-3060米。
产地:除黑龙江、内蒙古及新 疆等省区外,全国各地均产。
用途:果实有小毒,有活血消肿、收敛杀虫的功效,用于慢性腹泻、蛔虫病、痈 疮溃烂久不收 口、因道 滴虫病等症。果实还可提芳香油。根与肉共煮可治吐血症。

47楼2012-12-18 13:03
鸭舌草
鸭舌草知识介绍: 鸭舌草为雨久花科植物鸭舌草的全株。鸭舌草多年生草本,高1米许。根茎短,近于直立。叶簇生或单生,卵状至卵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1~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略呈心脏形;叶柄长7~17厘米,具叶鞘。总状花序从叶鞘抽出,生花3~6朵,具柄;花被钟状,6深裂,几达基部,蓝色带红色;雄蕊6,内有1枚较大,花丝一面有齿,花药基部着生,顶裂;子房3室,花柱细。蒴果长卵形,长12毫米,室背开裂,种子多数。花期8~9月。生于潮湿地区或水稻田中。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夏、秋采收,晒干。
鸭舌草食疗作用: 鸭舌草味苦,性凉; 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主治痢疾、肠炎、急性扁桃体炎、丹毒、疔疮等。 本品也可用于急性支气管炎和百日咳。
鸭舌草做法指导: 1. 治吐血:鸭舌草一至二两。炖猪瘦肉服。 2. 治赤白痢疾:鸭舌草适量,晒干。每日泡茶服,连服三至四日。 3. 治疔疮:鸭舌草加桐油捣敷患处。 4. 拔牙:水玉簪二钱,玉簪花根二钱,信石一钱,鲫鱼一条(约一斤重)。前三味药共研细粉,去鱼肠杂,装药缝合,挂阴凉通风处约50天后,鱼鳞上即可生出霜样物,即所用的药粉。用时先轻微剥离牙龈,点上此药(约一个鳞片上的药量),片刻以后,牙即可拔下。此药不可咽下,以免中毒。 5. 治蛇、虫咬伤:鲜鸭舌草,捣敷。
49楼2012-12-18 13:04
凤眼兰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 Fènɡ Yǎn Lán
【别名】水葫芦、水浮莲
【来源】雨久花科凤眼兰属植物凤眼兰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Sol***aub.,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用于中暑烦渴,肾炎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0.5~1两。
50楼2012-12-18 13:04
兰花参
补虚,解表。治虚损劳伤,咳血、衄血,自汗、盗汗,妇女白带,伤风咳嗽,胃痛,泻痢,刀伤。

51楼2012-12-18 13:05
柴胡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肺经、脾经。
功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药材:柴胡用法用量:煎服,3~10g。解表退热用量宜稍重,且宜用生品。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举陷可生用或醋炙,其用量均宜稍轻

52楼2012-12-18 13:05
白芷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53楼2012-12-18 13:06
麦冬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55楼2012-12-18 13:07
葳蕤
又名玉竹
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

56楼2012-12-18 13:07
桑白皮
炮制 取原药材刮净粗皮,洗净,稍闷,切丝,晒干。 炙桑白皮取桑白皮丝片,用炼蜜(桑白皮100公斤,用炼蜜25公斤,适量开水稀释)拌匀,稍闷,以文火炒至金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摊凉。蜜炙后缓和寒泻之性,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性味归经 甘寒,入肺经。
功用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57楼2012-12-18 13:08
栀子
【归经】:心经;肝经;肺经;胃经;三焦经
【科属分类】:茜草科
【功效分类】:清热泻火药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
【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气味】:苦、寒、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未掺或调敷。

58楼2012-12-18 13:08
藿香
祛暑解表;化湿和胃。主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用于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

59楼2012-12-18 1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