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色吧 关注:6,992,339贴子:97,774,455

回复:十个哲理故事 自信的秘密 ————受益匪浅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秘密:当我们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时,绝对不要悲观抱怨乃至任何负面情绪,一定要相信后面还有更好的等着你。要相信一扇窗关了,必会打开一扇门。


36楼2012-12-22 13:12
回复
    立志是男儿身上的一根筋:彼是丈夫我亦尔,何可自轻而退却!


    37楼2012-12-22 13:13
    回复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父母不孝,奉视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为富不仁,积聚无益;
        巧取人财,布施无益;
        不惜元气,服药无益。
        淫逸骄奢,仕途无益。


      38楼2012-12-22 13:15
      回复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疚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则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39楼2012-12-22 13:16
        回复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功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已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怠,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40楼2012-12-22 13:16
          回复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出一源。若但知私已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背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意,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41楼2012-12-22 13:16
            回复
              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43楼2012-12-22 13:22
              回复
                曾国藩日课十三条
                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保身:节欲、节劳、节饮食。
                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44楼2012-12-22 13:22
                回复
                  好好珍惜拥有的,有时,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其实很幸福!


                  45楼2012-12-22 20:24
                  回复
                    不怒百神和畅,
                    不恼心地清凉,
                    不求无谄无媚,
                    不执可圆可方,
                    不贪便是富贵,
                    不苟何惧公堂。
                    明 - 高濂《遵生八笺-清修妙论笺》


                    46楼2012-12-22 20:30
                    回复
                      人生而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淫逸无度,忤逆阴阳,魂神不守, 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终其寿。
                      南朝(梁)·陶弘景《养生延命录·教诫》


                      47楼2012-12-22 20:41
                      回复
                        劳多则精散,营竞则明消。
                        清·尤乘《寿世青编·疗心法言入》


                        48楼2012-12-22 20: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