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
感受
这是我第二次支教,我想这应该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支教了吧,去年的现在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或许人生就是这样,有许多惊喜,就像我这次也能来支教一样。当我和李斌博有机会协助晓雪做三下乡的事情的时候,那个时候我的心里就燃起了希望。我记得在去年支教刚结束时,我恶狠狠的发誓再也不来啦!因为真的过的好艰苦,可是再过几个月虽然吃到土豆还是略难下咽,看到茄子还是转身走人,但是我已经开始怀念那段时光了,我怀念的不只是一物一人,而是那空气那阳光,那风土那人情。在今年三下乡面试时,我遇到了何静,我清晰的记得他去年坚定地说过,再也不会去支教了,那种生活体验一次就够了,当他问我是不是今年还去姜家村,我是不是今年会继续去时,我清楚地看到了她脸上的可惜与怀念。我想那时我可以读到他的心,他的怀念,他的向往,他的怀念。我想每一个三下乡人都是一样的吧,对那段时光,早已铭刻于心。这让我想到伊能静曾经在书中写到:“我们的爱也许渺小去也因彼此的认真给与,而闪闪发光过,即使是现在也还是在我心底的某个抽屉里珍藏,有时还会不小心透出一点点光,让我舍不得关上。”而这份回忆,就是那道光,让我舍不得关上。我一直觉得我不是一个会抒情的人,也不是一个可以安静的叙述的人,可是现在,坐在这里,我安静的写着,想着,笑中带泪。这或许就是三下乡的魅力,这就是志愿的魅力,让心安静下来,感受世界,感受爱,感受空气,感受阳光。我还记得也是在三下乡开始报名的时候,我又重燃起了一丝希望,每次都悄悄地问李斌博能不能报名,甚至还要了一张报名表认真填好交给了他,当我得知我可以去时我好高兴,顺便好鄙视李斌博,原来他一直在逗我玩!当我确定可以去支教的时候,我好开心好开心,因为可以去弥补去去年的不足,去抚平这些不足在我心中的痛。就这样,我又踏上了支教的旅程。
在去时汽车上,我看着两边的景色,努力回忆着他们去年的样子,当汽车到达时,我兴奋的看着周围,变了,但是又一点都没变。踏上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我踌躇满志,寄予了太多期望在这次的支教。到达时当天中午,按照惯例,我吃了支教中最昂贵的一餐——方便面!然后就开始举个相机不停地照相,因为去年我带了相机,忘带储存卡了,所以发誓今年一定要把去年的照回来!吃饭,打扫卫生,准备工作,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熟悉。当然开心中也有插曲,横幅事件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捏了一把小小的冷汗,对安全问题重新审视了一番。在支教那几天天气还算是不错的,这算是老天爷对我们眷顾吧。今年的支教中,要说感受最大的就是失望,对自己失望。今年的我,始终在怀念,在对比,在挑剔。周而复始,却没有去做任何实质性地工作。我没有完成来时梦想,也把来时的热情丢掉了,晓雪那天的三道题彻底将我浇醒,他让我彻底的警醒了,我才发现三下乡了这么久,我犯了这么大的错误,现在已经不是纠结那些错误的时候,而是如何不把这些消极情绪待到明年的工作中,努力的调整自己。唯一我认为真正开心的是,就是大班的化学课,虽然可能很多同学没有听懂,或是对化学还是没有太大的概念,但是在做实验时我看到了他们的好奇与兴奋,打开了他们化学的窗,我想这是我做大的贡献了吧。除了教学上的事情,生活上似乎也与去年不同一些,出现了一些我们始料未及的事情,团队中的各种矫情,暗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小孩子的疲惫,学校相关人员的不配合,这些都给我们增加了一些难度,尤其是晓雪,不过不怕,有我们呢。
思考
第一点:我有时在想我们把一些东西停留在我们身上,是不想把不好的东西告诉大家,但是这是不是让一些事情断了连续性,其实很多事情说白了也是一种经验,我们把他止于我们身上,但是总有一天会有新的负责人遇到,我们总说经验的传递,这样算不算断层呢?不论是三下乡或是协会未来的发展,协会中发生的事情应该是坦诚的告诉大家,队员也是一员,告诉他们,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会更强,他们会对大局有了整体的把握和认识,不会接手后盲目无措。对他们的保护没错,但是我认为她们也有知情权。一些事情告诉他们,他们或许害怕无措,但是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引导他们去思考,去解决,这对团队中的凝聚力也是一种帮助,更是为协会不断进步而做出的选择。在第一年三下乡时,所有事情都是谢坤一个人做,一个人扛,他的辛劳我深深体会到了,我敬重他,佩服他。但是就是这份辛劳,阻止了我们更多地了解三下乡背后的故事,这样的三下乡是不完整的,而且我们再接手时,很多问题就都没有经验,只好慢慢摸索,等摸索好了,我们就该走了,我们可以说在走的时候再把经验告诉他们,可是经验就是经验,是我们经历过的考验,不是他们,我们就算说得完,但他们听得完么?我们现在做的努力和改革都是看到和感受到了上一届的不足之处,但是所说的经验呢?真的传下来了么?活动的总结有经验,个人的总结有经验,但是一些深层次的东西真的有经验可传么?所以我更多的是偏向于把事情诚实的告诉大家。
第二点:我今年负责调研的部分,虽然调研只是三下乡中很不重要的那一部分,但是我仍旧希望他可以越做越好。今年的调研存在很多问题,我需要做很多检讨。首先,课题的选择,今年选择的课题是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落实情况,这个课题在渭南这种平原,并且还是水土肥沃的良田地区很难开展,得到的回答没什么代表性。并且政策上的问题,农民不了解,他们的文化水平也很难回答问卷的其他问题,所以问卷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答案。我希望以后的负责人在选课题时,更加贴近农民,贴近当地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其次,问卷的深度。问卷一定要考虑到农民的文化水平的局限性,今年的问卷问题稍稍有些深了,很多农民都有理解问题。最后,人员的安排。今年调研,有的人从头到尾都没有出去调研,这是我们的损失,也是他们的。这就和排课深深挂钩了,希望在以后负责人可以做出一些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