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28,750贴子:74,560,348

【乱侃】三国中的冤家对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可以说是人一生中最感到过瘾的事,这种例子哪个朝代都有,三国时代最多——两个完全同一当量的英雄,却偏偏不在同一个阵营(很让人捉急),好像老天爷故意的安排,安排他们给后人演出一幕幕好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5-25 10:16回复
    刘备VS曹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5-25 10:17
    收起回复
      2025-07-31 16:31: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完全没的说,没有这两个人就没有三国的历史。当然有人要问:“孙权呢?”孙权不算,如果不是刘备派诸葛亮一个劲儿的挑唆孙权联合自己对抗曹操,那有没有赤壁之战还两说着呢。而且赤壁之战刘备也贡献了相当大的力量,有的史书甚至提到赤壁之战的时候根本不说孙权的抵抗。比如《三国志。武帝记》里边就这样写:“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提都不提周渔的名字。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5-25 10:17
      收起回复
        刘备也很讨厌曹操,有一次对庞统说:“我什么事儿都和曹操对着干,他急噪,我缓慢;他刑法严峻,我待人宽厚;他多疑,我信任下属。这些方面我都不和他学,我就能够成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5-25 10:18
        回复
          后人为这个还写了首诗——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5-25 10:19
          收起回复
            司马懿VS诸葛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5-25 10:30
            回复
              这两个人是真正的对手,诸葛亮谋略为一代之冠,可是到了司马懿这里偏偏壮志难酬;司马懿呢?百战百胜,偏偏到了诸葛亮这里就变成了缩头乌龟。司马懿在西线对抗诸葛亮时候的窝囊样儿手下的大将都看不顺眼,埋怨司马懿不打仗,自己立不了功,耽误前程,为了这个事儿还差点哗变。最后司马懿被逼迫的实在没法子,只好给皇帝写信,请求皇帝帮他唱双簧,才总算弹压下去。诸葛亮听了这个事儿笑着对姜维说:“司马懿要是能搞定我的话,怎么会出这种主意,他这也是被逼得没办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5-25 10:31
              收起回复
                后来在《晋书。宣帝记》里,唐太宗李世民都忍不住写了段评论(《晋书》是唐朝时候唐太宗组织编写的。):“我一直搞不明白司马懿这个人,他在讨伐辽东公孙渊的时候,那谋略,那筹划,简直跟孙子吴起差不多,多么英明啊。可是一到了西线对抗诸葛亮,为什么变的那么怯懦和胆小呢?自古以来关西就盛产强劲的士兵和精良的战马,而且司马懿手里还有训练多年的幽州精锐,都是打老了仗的兵油子。纠集全天下的粮饷,战斗力绝对要超过远来疲惫的蜀军,可是司马懿惧怕诸葛亮的威名,太谨慎小心了,从这点上,我就认为他不能算是个良将。”李世民可以说是懂得兵法的专业人士,他的评论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那只能解释为司马懿太惧怕诸葛亮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5-25 10:31
                收起回复
                  2025-07-31 16:25: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更加神妙的是,两个人虽然是敌人,却保持着一种不错的私交!还经常通信呢,《三国志。黄权传》里这样写:黄权投奔了魏国(夷陵之战时负责保护刘备侧翼,刘备战败后路被陆逊卡断,只好投降了魏。),司马懿很佩服他的气宇,写信给诸葛亮说:“先生啊,你不知道,黄权这个人真是个痛快人,跟他交往,你不知不觉就会被他的风采迷倒呢。”两个战场上斗红了眼睛的公鸡,居然有闲心写信来评论这么个小人物,让人感动之余还真觉得有那么点儿好玩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5-25 10:31
                  回复
                    诸葛亮死了,司马懿巡视他的营寨,说出了当时人们对于诸葛亮最高的评价:“天下奇才!”这话出于司马懿之口再正常不过,他有切身的体会,最有发言权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5-25 10:32
                    收起回复
                      公孙赞VS袁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5-25 10:42
                      回复
                        这两个人可以说也是渊源颇深,袁绍为什么夺得了河北?公孙赞还真出了一把子力气呢。袁绍打董卓失败后,没地方安身,就来到了冀州,当时冀州牧韩复并没有准备接纳他,袁绍就想了个办法,给公孙赞写信:“咱们俩一块进攻冀州,到手后平分怎么样?”公孙赞当然同意了,于是就进兵。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05-25 10:43
                        回复
                          这个姓韩的州牧一下子谎了,手下一个被袁绍收买的谋士趁机说:“袁绍的名气天下都知道,他现在就在这里,为什么不找他来帮忙呢?”韩复一听就赶快把袁绍找来,袁绍趁机夺得了冀州。可是过后又反悔,压根不跟公孙赞提平分的事儿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4-05-25 10:43
                          回复
                            公孙赞被耍了,那他哪儿干啊,立刻纠集幽州兵,讨伐袁绍。前面提过,幽州兵是相当凶猛善战的,而且公孙赞还训练了精锐的骑兵,都骑白马,人称公孙赞“白马将军”。特别的厉害,公孙赞在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敌人一看到白马来了,就立刻逃跑。袁绍当时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胜利,一次战役中,被公孙赞逼迫的逃到土墙里蹲坑。袁绍也实在给气的不行了,豁出去了,从坑里跳出来把帽子往地上一扔,破口大骂:“我今天不抓住这小子,我就不是人!”结果两个人拉拉扯扯在北方打了好几年,后来袁绍逐渐占据了上风,把公孙赞给灭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4-05-25 10:43
                            回复
                              2025-07-31 16:19: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袁绍的实力一直很一般,得到幽州以后,他的军力成倍的增长,这个时候才成为了诸侯之冠。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4-05-25 10: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