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华侨学院的事儿,那我今天就讲讲华侨学院。
此部分因为很多涉及学校决策层,所以大量的事实楼主也只是听说,根据考据学的原则,这部分不能当做事实依据,所以大家当故事听就好了。如果有人能证实这部分事情,请告知大家。
那年
那时候还没有现在的各个学院,那时候还是系。至于系怎么变成院,咱们以后再说。【楼主貌似挖了很多坑啊
那时候首经贸跟华侨大学(全称燕京华侨大学)并没有什么关系,要说唯一的关系就是一路之隔。那时候首经贸的学生略看不起华侨的学生。毕竟一个是一本加二本的学校,另一个的排名实在不好说。。。
原本这么两个不相干的的学校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那就要提到西门了。
上一次我讲过老西门的故事,就是一个岗亭加上一个铁栅栏的。在这个门的南边,也就是现在西门那个宿舍楼的位置,有一个废弃的篮球场,很简陋。水泥地、几个破篮筐。这片地的归属权在首经贸(首经贸的规划范围咱们以后再说,尼玛又一个大坑。。。)但是当时的篮球场是华侨的。
据称首经贸为了建现在宿舍楼、新西门等等这一片建筑的时候。要使用这片地。但是华侨不肯拆走篮球场。一个熟悉的场景出现了,钉子户。为了动员华侨拆迁,首经贸进行了不少的努力。但是依旧没谈拢。号称华侨的方案是整体并入首经贸。
谈到最后的方案是华侨一部分并入首经贸,就是现在的华侨学院。以此为代价收回的这片地。然后才有了现在的宿舍和西门等等建筑。前文说过首经贸学生看不上华侨的学生,再加上有一条马路分隔,当年大有划江而治的感觉。两方在各自地盘上课,互不侵犯。首经贸的学生活动基本不通知华侨,华侨也基本不跟首经贸玩耍,老死不相往来的节奏。除了一些比如运动会之类的,剩下基本看不出来是一个学校。如果能翻出来一些老贴吧里的帖子,应该还能看见双方互骂的情形。
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渐渐彼此认可了。至少贴吧里面和谐多了。至于现实中是什么样子,楼主毕业多年,只能等后来人普及一下了。
最后,再次声明,上面大部分是楼主听朋友讲述的,楼主并未亲身参与(贴吧的事儿和互不侵犯的事儿我是见了。。。),楼主也没有途径去证实大部分故事的真伪。因此各位看官当做故事听吧,切不可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