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观吧 关注:5,899贴子:35,684

国内伊斯兰教教派科普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随便找个镇楼


1楼2015-05-19 21:18回复
    国内最常见的教派:戈迪姆。俗称老教。是传入国内最老的教派,充满中国特色,人数最多。尤其是西北以外的中国穆斯林几乎都是戈迪姆。习俗几乎与国际上任何一家都不尽相同。区别其他教派的习俗也是与戈迪姆的区别划分。


    2楼2015-05-19 21:19
    回复
      为什么说戈迪姆中国特色呢?很多人反映中国穆斯林不被国际承认,与戈迪姆的习俗有很大关系。戈迪姆有这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也敬祖先。在戈迪姆葬礼上,痛哭,戴孝,施舍,甚至跪。一样不缺,戈迪姆立碑,过也切(纪念活动),大施舍(期望为亡人赎罪或祈福)。有极端人说这不是伊斯兰教,戈迪姆回应“只有安拉可断人”,戈迪姆禁背谈,禁诋毁其他教派。对教义的理解属于消化吸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逐渐丰富,慢慢的才开始戴帽子,礼拜,封斋。表现出民族特色时多是老人,俗有老回回之称。老教也是源于此


      3楼2015-05-19 21:19
      回复
        戈迪姆以其随和,不极端在中国相传数千年,人数最重,影响也最广。但以禁背谈,禁高声不为众知。也因其“老”,年轻人认可程度较低,是其他各派积极吸收对象。对教义的传播言传身教,也因不激进为其他教派侵蚀。可是'老回回“不是白叫,在有家教戈迪姆家庭出生的孩子,年轻时再离谱,在离经叛道,到老年也会意识到信仰。


        4楼2015-05-19 21:19
        收起回复
          戈迪姆在中国数千年,若说其信仰基础,可以说偏逊尼杂什叶兼苏菲还有儒家特色。在世界的任何一处都没有这么个教派(纯中国特色)


          5楼2015-05-19 21:19
          收起回复
            损乃提,俗称新教。在明时传入中国。其实就是逊尼啦。但与国际上的逊尼派也有区别。在中国也有相当长的历史(中国化程度没有戈迪姆深)但对一些教义的解释,对某些戒律的回避也充满中国特色


            6楼2015-05-19 21:19
            回复
              其特色为遵守教义,但用中国特色迂回。以过也切(纪念亡者)为例。孙乃提在邀请亲朋时会写“在某日虔颂古兰真经,赞颂穆圣先贤。”小字“为亡父求恕。葬礼上不戴孝,舍经不舍财。但事后会以”天课“方式给参与阿訇”助学“。不高声哭,不立碑(但修墓)。强调五功(信礼斋课朝)。


              7楼2015-05-19 21:19
              回复
                孙乃提的特色与大部分逊尼派一样,重圣训(逊尼派的特点是规矩多)。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迂回。但原则问题不妥协(如以物配主)逊尼派清真寺绝不会出现雕龙绣凤等,护身符(有的戈迪姆会以古兰戒指,项坠等方式祈求心理安慰)个人崇拜(若有个人崇拜风向,孙乃提会大批特批)不搞迷信(如有些地区相信某阿訇的“吹杜瓦”纸能治病)。很多反迷信特色让孙乃提成为仅次于戈迪姆的教派。


                8楼2015-05-19 21:19
                回复
                  孙乃提多见于西北,西南。诸位见到过比较“虔诚”的穆斯林多是孙乃提。


                  9楼2015-05-19 21:19
                  回复
                    门宦们大多是清朝传入中国,多半都有一个较牛逼的创始人,或是学者,或是领袖,或是清政府指派等。其传承方式也五花八门,如解放前出名的三马(世袭)前领袖指派,也有群众自发推举,或是阿訇们推举各式各样。解放后门宦对信众的控制力逐渐减弱。门宦的分布都在西北。现有有影响力的门宦已经不多了


                    14楼2015-05-20 13:19
                    回复
                      建国前的本土教派就这些,等我清理一下不明生物在更,建国后传进来的


                      16楼2015-05-20 13:19
                      收起回复
                        教义就不说了,政府都在打压。说几个特征:女性:全身黑袍,蒙面,不穿袜子。男性:非宗教工作者蓄须,缠头。老年不算。随地礼拜,不避人。随身带“太阳门石”。
                        中国传统穆斯林不论那个族没有穿黑袍蒙面的。而且就算东乡族也认为在旅途欠的拜功可以回家再补。传统穆斯林认为只有在极端情况才可用“太阳门石”洗小净。


                        19楼2015-05-20 13:19
                        回复
                          这个信众不多,个人认为都是智商不足数的,偏向老年人。
                          二号黑名单


                          25楼2015-05-20 13:20
                          回复
                            这后面科普一些建国以前的教派纷争。注意,是建国前。帮助大家了解现在各教派之间的关系


                            26楼2015-05-20 13:20
                            回复
                              前文说过,老教比较随和,新教坚决抵制个人崇拜。而大规模的教派冲突没有组织者不可能。所以占绝大多数的这两派卷入大规模冲突的可能较小。而门宦一则有领袖,二则不同教派的教义纷争也大。所以门宦是教派纷争的重灾区。而围观者不可能分清其中原委,一有纷争就说是人数最多的老教和新教争教门。清廷统治者因缺乏基层干部没有了解不到基层斗争原委,一闹就不分青红皂白的血洗,驻地武官也借此刷功勋。造成了整个清朝西北就没太平过。各种版本的纷争不断。


                              27楼2015-05-20 13:20
                              回复